第221章
  “啊?”众人大惊失色,竟是看走了眼。
  说起谢昭,沈老将军轻咳两声,脑袋朝后方探了一下,板着脸问道:“他不是同你好得穿一条裤子?怎么让你一个人来这北地。”
  沈煜解释:“我们分工不同,他在后方要研究给你们的这些兵器、火药,我同……同陆姑娘负责运送物资。”
  沈老将军又问道:“听说他在岭南称帝了?这是可是真的?”
  “当然是假的,您从哪里听来的谣言。”沈煜立马否认,“他去了崖州后每日给百姓义诊,然后忙着谈情说爱,哪有时间称帝。”
  沈老将军愣住了,当今圣上先前的旨意里明明说谢昭已然称帝,目中无人,让他出兵剿灭。
  而他迫于北疆局势迟迟没有时间动身。
  莫不是……陛下随口编造的借口,只是为了铲除异己?
  “咳咳……”一直没说话的陆令嘉开口,她笑了一声,“沈老将军不妨先听我讲讲,我们从崖州到岭南,再到这北地一路所做的事,还有这一路的见闻?”
  沈老将军将身子端坐好,又命人搬了两条椅子,伸手示意:“姑娘但说无妨。”
  这一年,陆令嘉也算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便从崖州飓风开始讲起,到后来百姓居无定所,朝廷征收赋税,再到她们岭南百姓如何自开城门,想要实施新政。
  讲得更多的是百姓们的反应,还有两相生活的对比。
  等她说得口干舌燥,沈煜适时递上一杯热茶。
  她轻声笑道:“多谢。”
  而帐中其他人,却都沉默了。
  方才身形最为魁梧,又口出狂言的武将起身,拍手称道:“这才是我们想要效忠的国家,让百姓们自发开城门欢迎‘叛军’入内,这难道不是表明了,他们对之前的国家不满,对政策不满吗?”
  没人再让他慎言,有的只是死一样的沉默。
  沈老将军只定定地看着沈煜,说了一句:“你确实长大了。”
  沈煜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只见沈老将军起身,往自己的营帐走去。一边走一边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跟上来。
  他也要好好想一想,现在做的,究竟对还是不对。
  -
  翌日一早,所有将士整军待发。
  沈老将军显然没有睡好,顶着两个垂挂的眼袋,跨上了马背。
  陆令嘉也没询问他的答案,只打了声招呼,便跟着一齐在队伍之中。
  昨日,她已将火铳的使用方法告知军营中的弓箭手。
  比起弓箭,火铳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射程更远,杀伤力也更大。
  几名弓箭手尝试之后,立马爱不释手。一个个豪情壮志:“有了此物,不说重新夺回赤古,就是将从前失去的几座城池重新占领,也是极其简单的!”
  沈老将军依然保持着沉默。
  沈煜悄悄附在陆令嘉的耳边告诉她:“老头就这个性格,你多担待。反正我小时候不管做得再好,他也从来不会夸我一句。”
  陆令嘉远远地看着那个虽已满天银发,却依然将背脊挺直的老将军。
  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军队行至赤古城的一半,沈老将军却突然对沈煜开口:“你回去。”
  沈煜不解中又带着一丝怒意。这丝怒意是从小积累的情绪,终于在此刻爆发:
  “凭什么让我回去?我才不走!”
  沈老将军中气十足:“你在这有什么用?只会添乱!”
  沈煜愤恨更甚,几乎是吼了出来:“我添乱?你仔细瞧瞧,队伍中这些人装备的兵器是谁千里迢迢送过来的?又是谁给你设计了完整的攻防布局?我说沈老将军,就算你对我有偏见,也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是非不分行吗!?”
  沈老将军没有理会,只是重复:“回去!”
  “我不回!我非得亲眼看见收回北边的这些城池不可。”
  就连沈熤也小声劝道:“仲川,要不你先回去?在雁门等我们凯旋。”
  “凯旋?”沈煜冷哼一声,“沈伯远,这么些年,我远离你们自己从一个小兵开始摸爬滚打,没有借住你们一丝力混到了现在,我却从来没忘记沈家的祖训,也不敢忘记。你现在是觉得我不配在这凯旋的队伍里是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说啊!”
  沈煜怒气冲冲地双腿一夹马腹,马儿倏地疾驰到了前方。
  而目睹了这一场争吵的陆令嘉:“……”
  她大概知道,为什么这父兄两个,一直阻止沈煜跟着往北,沈老将军从不夸赞沈煜的原因了。
  她骑在马背上,声音透过风,传了过去,也飘散在风里:
  “不是所有打着‘为他好’这个名义的旗帜,对方知道真相后就会感激的。也许他更注重的是一路的同行。”
  沈熤若有所思,而沈老将军的脊背却又弓了几分。
  -
  不出所料,这场战役打得十分顺利。
  在火药的加持下,鞑子被打得落荒而逃。
  上一秒,他们的首领还在城墙上高呼:“大齐皇帝骗我!”
  下一秒,火药点燃,城墙坍塌。
  时隔二十九年,北疆三池全部收回。
  沈老将军将属于大齐国的旗帜插上城墙时,眼眶里流出了浑浊的泪水。
  万丈高楼之上,他对陆令嘉说道:“我不会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