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弘昼顿了顿才说道:“让礼部的人来,准备拟旨。”
原先六阿哥已经是做了贝勒了。
他身子弱,并不能担任差事,所以在仕途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能往上走的机会。然而,自打皇太后过世,六阿哥帮着整理了皇太后生前所有笔记,又整理了太上皇所有文章诗词,还将当年年贵妃的诗词文章也给翻找出来,一一整理印刷。
弘昼不看年贵妃的,但也要看自家亲额娘和汗阿玛的,所以就以辛勤的功劳,封了六阿哥为贝勒。
但现在人都死了,这爵位,自然也是该升一升的。
弘昼沉吟了一下,就说道:“他好文书,又文采斐然,不如就封为毓郡王。”
王河不敢应声,皇上做的决定,他们伺候的太监怎么可能敢应和或者反对?弘昼也并不指望有人能说什么,只叹口气,随即起身:“让礼部一早就去宣旨……另外,到阿哥所说一声,命二阿哥明日里出宫,去主持毓郡王丧礼。”
六阿哥,也就是现在的毓郡王,体弱,六福晋当年十分艰难才生了一个格格,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开怀。丧事嘛,需得有男丁
帮衬,要帮忙招呼来祭拜的,要帮忙打番,还要主持哭灵事宜。
这总不能都让毓郡王家的格格出面吧?
不过,既然毓郡王没有子嗣,就需得过继。
弘昼回到后宫,就问了章佳氏的意见:“老二或者老三……你看哪个合适?”毓郡王毕竟还有个爵位呢,总不好将这爵位白白便宜了别人。
章佳氏就摇摇头:“无论哪个,我都是舍不得的,不过皇上既然问了,那就……老二吧。”
不然过继了老三,留下老二,再让老二心里生了贪念,那可怎么办?所以,倒不如按照顺序,将老二给过继出去,兄弟里面,他先得了爵位,还一上来就是郡王爵位,也算是做父母的对他的顾念了。
弘昼心里也是这样想法,于是等毓郡王的丧事之后,这过继的圣旨也就跟着下来了。
弘历是有些不太高兴的,特意进宫来抱怨:“我和老六都说好了,要过继我家老四的……”
弘昼继位之后,为了让胤禛高兴,索性将弘历给放了出来。弘历呢,才干自然是有的,但同样的,为人风流这本性也是改不掉的。从他得了郡王的爵位,府里就一下子抬了三个侧福晋——一开始的那拉氏,还有生了大阿哥的富察格格,再有接连小产了两次,到现在都不曾再有身孕的高氏。
然后,又广纳姬妾。
弘昼继位嘛,周边国家也都有来庆贺的。高句丽等附属国也送来了美人,弘昼没要,给了弘历。
弘历说的老四,就是这位高句丽的美人生的。
他家里光是阿哥,现如今就有八个,还有格格三个。这子女数量,连他亲爹胤禛都超过了。
虽说弘历能干,银子也赚的不少,但爵位这东西不是那么好赚的啊,生了孩子,做父母的,哪个不想给安排的周周到到的?弘历也早就盯着六阿哥那府里呢,反正他儿子多,过继出去也并不心疼。
但没想到被弘昼给半路拦截了。
弘昼并不以为意,你是当爹的,那我也是当爹的,你为你儿子着想,我为什么不能为我儿子考虑呢?你技不如人,还来抱怨,那可就有点儿太厚脸皮了。
他就说西藏的事儿:“老七眼看要回来了,我打算让你过去接应一番,将那后续的事情料理了,此次,不管是老七还是你,若是能彻底解决了那边事情,你们这功劳,我自然不会忽略。”
七阿哥肯定是一个亲王的爵位了,他虽然年轻,但战功赫赫啊。
七阿哥主要是对和谈的事儿并不擅长,否则也轮不到弘历去接应。
弘昼这样说了,弘历就叹气:“那我去一趟……不过你可得说话算数,我也不要多的,就一个贝勒,我家那老大,我打算将他分出去。”
老大永璜是庶出的,弘历虽然好色,但还算是明智,知道嫡庶不能乱,他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要留给老二永琏。但老大毕竟也是他心爱的儿子,总不能将老大白身给分出去吧?
家宅要是想安宁,就需得学当年的怡亲王,庶长子成了家就分出去。
弘昼很敷衍的点头:“我知道了,你该启程就启程去吧。”
等过几日,他就收到了七阿哥送过来的密折。
弘昼看完之后,也并没有多少情绪波动,这一场仗,他本来就心里有数,现在也就是到了验看结果的时候,所以也并不用太意外。
弘昼只写信回去问了英哥的情况,英哥是塔纳的儿子,当年塔纳夫妻遇刺,因着英哥恰好被送到了胤禛和耿文华身边,倒是让这孩子保住了性命。
本来七阿哥去西藏,英哥也是想去的,但弘昼不许,塔纳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一滴骨血,若是在战场上出了事儿可怎么办?
可没想到,英哥机灵,硬是哄骗了伺候的人,绕过了侍卫宫女嬷嬷,自己偷偷的跟着出了京城。
等弘昼派人追上去,英哥是死活不回来。
又有七阿哥帮衬,说是愿意照看英哥,必定会将活蹦乱跳的英哥给带回来,弘昼这才没法子,紧急下旨,封了英哥一个小将的名号,这才许了他跟着去。
原先六阿哥已经是做了贝勒了。
他身子弱,并不能担任差事,所以在仕途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能往上走的机会。然而,自打皇太后过世,六阿哥帮着整理了皇太后生前所有笔记,又整理了太上皇所有文章诗词,还将当年年贵妃的诗词文章也给翻找出来,一一整理印刷。
弘昼不看年贵妃的,但也要看自家亲额娘和汗阿玛的,所以就以辛勤的功劳,封了六阿哥为贝勒。
但现在人都死了,这爵位,自然也是该升一升的。
弘昼沉吟了一下,就说道:“他好文书,又文采斐然,不如就封为毓郡王。”
王河不敢应声,皇上做的决定,他们伺候的太监怎么可能敢应和或者反对?弘昼也并不指望有人能说什么,只叹口气,随即起身:“让礼部一早就去宣旨……另外,到阿哥所说一声,命二阿哥明日里出宫,去主持毓郡王丧礼。”
六阿哥,也就是现在的毓郡王,体弱,六福晋当年十分艰难才生了一个格格,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开怀。丧事嘛,需得有男丁
帮衬,要帮忙招呼来祭拜的,要帮忙打番,还要主持哭灵事宜。
这总不能都让毓郡王家的格格出面吧?
不过,既然毓郡王没有子嗣,就需得过继。
弘昼回到后宫,就问了章佳氏的意见:“老二或者老三……你看哪个合适?”毓郡王毕竟还有个爵位呢,总不好将这爵位白白便宜了别人。
章佳氏就摇摇头:“无论哪个,我都是舍不得的,不过皇上既然问了,那就……老二吧。”
不然过继了老三,留下老二,再让老二心里生了贪念,那可怎么办?所以,倒不如按照顺序,将老二给过继出去,兄弟里面,他先得了爵位,还一上来就是郡王爵位,也算是做父母的对他的顾念了。
弘昼心里也是这样想法,于是等毓郡王的丧事之后,这过继的圣旨也就跟着下来了。
弘历是有些不太高兴的,特意进宫来抱怨:“我和老六都说好了,要过继我家老四的……”
弘昼继位之后,为了让胤禛高兴,索性将弘历给放了出来。弘历呢,才干自然是有的,但同样的,为人风流这本性也是改不掉的。从他得了郡王的爵位,府里就一下子抬了三个侧福晋——一开始的那拉氏,还有生了大阿哥的富察格格,再有接连小产了两次,到现在都不曾再有身孕的高氏。
然后,又广纳姬妾。
弘昼继位嘛,周边国家也都有来庆贺的。高句丽等附属国也送来了美人,弘昼没要,给了弘历。
弘历说的老四,就是这位高句丽的美人生的。
他家里光是阿哥,现如今就有八个,还有格格三个。这子女数量,连他亲爹胤禛都超过了。
虽说弘历能干,银子也赚的不少,但爵位这东西不是那么好赚的啊,生了孩子,做父母的,哪个不想给安排的周周到到的?弘历也早就盯着六阿哥那府里呢,反正他儿子多,过继出去也并不心疼。
但没想到被弘昼给半路拦截了。
弘昼并不以为意,你是当爹的,那我也是当爹的,你为你儿子着想,我为什么不能为我儿子考虑呢?你技不如人,还来抱怨,那可就有点儿太厚脸皮了。
他就说西藏的事儿:“老七眼看要回来了,我打算让你过去接应一番,将那后续的事情料理了,此次,不管是老七还是你,若是能彻底解决了那边事情,你们这功劳,我自然不会忽略。”
七阿哥肯定是一个亲王的爵位了,他虽然年轻,但战功赫赫啊。
七阿哥主要是对和谈的事儿并不擅长,否则也轮不到弘历去接应。
弘昼这样说了,弘历就叹气:“那我去一趟……不过你可得说话算数,我也不要多的,就一个贝勒,我家那老大,我打算将他分出去。”
老大永璜是庶出的,弘历虽然好色,但还算是明智,知道嫡庶不能乱,他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要留给老二永琏。但老大毕竟也是他心爱的儿子,总不能将老大白身给分出去吧?
家宅要是想安宁,就需得学当年的怡亲王,庶长子成了家就分出去。
弘昼很敷衍的点头:“我知道了,你该启程就启程去吧。”
等过几日,他就收到了七阿哥送过来的密折。
弘昼看完之后,也并没有多少情绪波动,这一场仗,他本来就心里有数,现在也就是到了验看结果的时候,所以也并不用太意外。
弘昼只写信回去问了英哥的情况,英哥是塔纳的儿子,当年塔纳夫妻遇刺,因着英哥恰好被送到了胤禛和耿文华身边,倒是让这孩子保住了性命。
本来七阿哥去西藏,英哥也是想去的,但弘昼不许,塔纳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么一滴骨血,若是在战场上出了事儿可怎么办?
可没想到,英哥机灵,硬是哄骗了伺候的人,绕过了侍卫宫女嬷嬷,自己偷偷的跟着出了京城。
等弘昼派人追上去,英哥是死活不回来。
又有七阿哥帮衬,说是愿意照看英哥,必定会将活蹦乱跳的英哥给带回来,弘昼这才没法子,紧急下旨,封了英哥一个小将的名号,这才许了他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