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宫里的觉禅氏本就多疑多思,担心是自己拖累了胤禩,如今听到皇上亲口骂出的那句辛者库贱妇,她彻底清醒了,原来她这三十年,真的都白活了。
还没入冬呢,觉禅氏就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皇上从热河回来之后倒是过来看了一眼她,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就走了,随后,昭仁殿里就传来皇上封觉禅氏为良妃的旨意。
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冲喜罢了,为了将来办事儿的时候更加好看些,并非真心实意。
舒宁看着屋子里的觉禅氏,她今天像是回光返照一样,醒了好一会儿,舒宁就坐在床边,劝她:
“好死不如赖活着,章佳氏为了自己的儿子尚且苦苦忍耐,皇上对十三阿哥都那样了,她也没放弃希望,等着皇上对十三阿哥哪天消气了,你为什么就想不通呢?”
觉禅氏的病,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心病,舒宁还记得,最早她的愿望就是希望能靠自己让家里人抬旗,后来她希望让胤禩带领着家里抬旗,可如今明显的,靠她自己是不行了,靠胤禩也是不行了,她心如死灰好像是正常的。
可这这个愿望,真的就非要完成不可吗?人生不是说达不成目标就失败了啊。
“你活着,永远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你看皇上这不就封为良妃了,若你再争口气,多撑几年,一口气撑到新皇登基,到时候你就是贵妃了,说不定新皇就能看你的面子给你家抬旗呢?”舒宁尽可能的往好了说,不管是画饼还是什么,总之她得有活着的希望,人才能好啊。
“是我……拖累了……胤禩。”觉禅氏废力的说。
“可你在,胤禩永远有母亲,你走了,胤禩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你真的愿意看到你的儿子沦落到无父无母的境地吗?皇上已经说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了,他就剩你这个母亲了,你若是不撑着,他就成没人要的孤儿了。”劝不行的话,舒宁决定来狠点的。
眼见觉禅氏在思考,像是有效,舒宁连忙继续说:“胤禩是为了你才改变行程的,所以他想要的,不是个高贵的母妃,而是你活着,你只有活着,才不辜负胤禩的期望!”
第141章 出征 扣留
自打那日之后, 觉禅氏像是终于醒悟,不再一心求死,甚至也开始喝起药了, 看到她终于愿意喝药,舒宁才放心下来,愿意喝药就愿意活着, 她简直放心多了。
皇上知道觉禅氏一天天好起来之后, 心里也有些欣慰, 觉得觉禅氏因为他升位份才好的,总算是还有些良心, 也并未因此怨怼于她, 他甚至罕见的吩咐顾问行给觉禅氏带了一句话:“胤禩之错非彼之错,朕待你一如从前。”
舒宁刚听到就害怕觉禅氏因此又被刺激到,她最近都不敢在觉禅氏面前提起胤禩,皇上这样直说,她有些担心。
还好觉禅氏是真的想明白了,她甚至还反过来对着舒宁说:“情况已经这样了,至少现在, 我活着,比死了有用。”
随后,她的眼里出现了一抹愤恨, 不是对着自己, 而是对着皇上:“我怎么敢期望皇上待我一如往昔呢?”他若是有一刻想着自己, 就不会骂出那句贱妇了,胤禩是她的儿子,是她唯一的儿子,做额娘的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好, 他不明白吗?
看觉禅氏这样的态度,舒宁有些担心,怨恨皇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这样做对她的情况并不会有丝毫改善,除非她狠心杀了他,可也只能是泄愤而已,错的是这个社会,就不该有皇上这样的位置存在。
看见舒宁的担心,觉禅氏假笑了一下:“姐姐放心,我不会做傻事的。”她也做不到,深宫之中的妃嫔又能做什么呢?
她只感觉到无力,她还是必须得讨好那个人,因为这样对胤禩更好,她只能去博他还有心,还会心软,只要有一丝心软,胤禩的情况就会更好一点。
觉禅氏的做法不知道是否有效果,皇上依旧是在新年的时候停了胤禩作为贝勒的俸银和俸米,但好在觉禅氏如今身为妃子,俸禄比之前高了一大截,再加上还有之前攒下来的一些钱,都被她送去给了胤禩,甚至包括她的一些首饰也被她拿去内务府折了现银。
宜妃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觉禅氏了,她虽然尖刺,但看着胤禩现在的情况,也知道这个时候去挑剔良妃得不到好处,说不定还会让良妃真的恨上她,这可不值当。
年才刚刚过完没多久,皇上就没心思关注别的事情了,西北异动,具体的地名、人名舒宁也不清楚,大概就是那边又有人不安分,若是一不小心,就是另一场大战。
舒宁记得康熙后期的确是有战争的,甚至十四阿哥胤禵还被封为了大将军王,却没想到居然这么早。
七月,元瑾来了畅春园,带着两个阿哥来给舒宁例行请安,小格格还太小,舒宁也不忍心叫她出门受热。
“弟弟已经出发了,皇上派他去乌兰古等处屯田,以作准备。”元瑾的话很简单,但听她语气,还是有些担心的。
大清的旗人也不是白养着的,有事是真的需要出去打仗的,傅尔丹身为国公,都统,出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只是大概是这事儿真的不太妙,十月的时候,皇上手疾发作,一时之间甚至的不能握笔。
还没入冬呢,觉禅氏就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了,皇上从热河回来之后倒是过来看了一眼她,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就走了,随后,昭仁殿里就传来皇上封觉禅氏为良妃的旨意。
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冲喜罢了,为了将来办事儿的时候更加好看些,并非真心实意。
舒宁看着屋子里的觉禅氏,她今天像是回光返照一样,醒了好一会儿,舒宁就坐在床边,劝她:
“好死不如赖活着,章佳氏为了自己的儿子尚且苦苦忍耐,皇上对十三阿哥都那样了,她也没放弃希望,等着皇上对十三阿哥哪天消气了,你为什么就想不通呢?”
觉禅氏的病,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心病,舒宁还记得,最早她的愿望就是希望能靠自己让家里人抬旗,后来她希望让胤禩带领着家里抬旗,可如今明显的,靠她自己是不行了,靠胤禩也是不行了,她心如死灰好像是正常的。
可这这个愿望,真的就非要完成不可吗?人生不是说达不成目标就失败了啊。
“你活着,永远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你看皇上这不就封为良妃了,若你再争口气,多撑几年,一口气撑到新皇登基,到时候你就是贵妃了,说不定新皇就能看你的面子给你家抬旗呢?”舒宁尽可能的往好了说,不管是画饼还是什么,总之她得有活着的希望,人才能好啊。
“是我……拖累了……胤禩。”觉禅氏废力的说。
“可你在,胤禩永远有母亲,你走了,胤禩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你真的愿意看到你的儿子沦落到无父无母的境地吗?皇上已经说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了,他就剩你这个母亲了,你若是不撑着,他就成没人要的孤儿了。”劝不行的话,舒宁决定来狠点的。
眼见觉禅氏在思考,像是有效,舒宁连忙继续说:“胤禩是为了你才改变行程的,所以他想要的,不是个高贵的母妃,而是你活着,你只有活着,才不辜负胤禩的期望!”
第141章 出征 扣留
自打那日之后, 觉禅氏像是终于醒悟,不再一心求死,甚至也开始喝起药了, 看到她终于愿意喝药,舒宁才放心下来,愿意喝药就愿意活着, 她简直放心多了。
皇上知道觉禅氏一天天好起来之后, 心里也有些欣慰, 觉得觉禅氏因为他升位份才好的,总算是还有些良心, 也并未因此怨怼于她, 他甚至罕见的吩咐顾问行给觉禅氏带了一句话:“胤禩之错非彼之错,朕待你一如从前。”
舒宁刚听到就害怕觉禅氏因此又被刺激到,她最近都不敢在觉禅氏面前提起胤禩,皇上这样直说,她有些担心。
还好觉禅氏是真的想明白了,她甚至还反过来对着舒宁说:“情况已经这样了,至少现在, 我活着,比死了有用。”
随后,她的眼里出现了一抹愤恨, 不是对着自己, 而是对着皇上:“我怎么敢期望皇上待我一如往昔呢?”他若是有一刻想着自己, 就不会骂出那句贱妇了,胤禩是她的儿子,是她唯一的儿子,做额娘的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好, 他不明白吗?
看觉禅氏这样的态度,舒宁有些担心,怨恨皇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这样做对她的情况并不会有丝毫改善,除非她狠心杀了他,可也只能是泄愤而已,错的是这个社会,就不该有皇上这样的位置存在。
看见舒宁的担心,觉禅氏假笑了一下:“姐姐放心,我不会做傻事的。”她也做不到,深宫之中的妃嫔又能做什么呢?
她只感觉到无力,她还是必须得讨好那个人,因为这样对胤禩更好,她只能去博他还有心,还会心软,只要有一丝心软,胤禩的情况就会更好一点。
觉禅氏的做法不知道是否有效果,皇上依旧是在新年的时候停了胤禩作为贝勒的俸银和俸米,但好在觉禅氏如今身为妃子,俸禄比之前高了一大截,再加上还有之前攒下来的一些钱,都被她送去给了胤禩,甚至包括她的一些首饰也被她拿去内务府折了现银。
宜妃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觉禅氏了,她虽然尖刺,但看着胤禩现在的情况,也知道这个时候去挑剔良妃得不到好处,说不定还会让良妃真的恨上她,这可不值当。
年才刚刚过完没多久,皇上就没心思关注别的事情了,西北异动,具体的地名、人名舒宁也不清楚,大概就是那边又有人不安分,若是一不小心,就是另一场大战。
舒宁记得康熙后期的确是有战争的,甚至十四阿哥胤禵还被封为了大将军王,却没想到居然这么早。
七月,元瑾来了畅春园,带着两个阿哥来给舒宁例行请安,小格格还太小,舒宁也不忍心叫她出门受热。
“弟弟已经出发了,皇上派他去乌兰古等处屯田,以作准备。”元瑾的话很简单,但听她语气,还是有些担心的。
大清的旗人也不是白养着的,有事是真的需要出去打仗的,傅尔丹身为国公,都统,出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只是大概是这事儿真的不太妙,十月的时候,皇上手疾发作,一时之间甚至的不能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