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于洲叹了口气:“又要麻烦你了。”
  傅敬言笑笑:“不差这一次了。”
  他带于洲去了一家综合卖场,生活用品都能一次性买齐。
  于洲特意挑选了和傅敬言同款的洗漱用品。
  只是一大堆必需品买下来,结账刷卡的时候就难免有些肉痛。于洲看着手机短信显示的可怜巴巴的余额,表情也变得可怜巴巴。
  傅敬言除了在谈判桌上,很少去观察别人的表情。但这两天,他观察于洲的时候格外多。
  大概是因为……很鲜活。
  无关利益的鲜活,并不令人讨厌。
  所以傅敬言也不自觉释放出最大限度的善意:“四件套需不需要清洗一下再换上?”
  于洲微顿:“需要,但是……”宿舍还没有洗衣机。他打算等室友来了商量下,要不要一起购买。
  “可以去我家清洗烘干。”傅敬言建议。
  于洲怔住,这怎么好意思?
  傅师兄也太热心了点,和师兄说的高冷完全是两模两样。于洲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人,遇到骗子了。
  不可能,骗子对他这么好,图啥啊?
  于洲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去傅敬言家里清洗四件套。
  等待烘干的时候,于洲盘腿坐在客厅沙发上和傅敬言闲聊:“师兄,我可以这么叫你吧?”
  傅敬言点头。
  于洲接着问:“你是i人吗?”
  傅敬言一边回复工作消息,一边道:“如果你是指mbti,我大概是。”
  “大概是?”
  “因为没测过。”傅敬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热衷于这种人格测试,就比如他。
  “那你有兴趣测一下吗?我发你。”于洲拿出手机,突然顿住,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加傅敬言的微信。
  “师兄你用微信吗?”
  “不常用。”傅敬言打开微信,将二维码展示给于洲。
  于洲一边扫码添加好友,一边问:“那你们一般都用什么联系沟通?”
  傅敬言说:“公司有内部通讯软件,其他时候用邮件、电话或简讯联系。”
  “真好。”于洲感叹,“国内微信已经变成工作软件了,我们导师发通知和分享文献都是往微信群里丢。”
  “你通过我一下。”
  傅敬言看到了他的微信昵称:宇宙。
  于洲,宇宙。
  不需要修改备注就知道是他。
  傅敬言直接点了通过,随后点开他发来的链接完成测试。
  “intj。”傅敬言将手机页面展示给于洲看。
  于洲怀里抱了个抱枕,凑近了看他的手机,笑着说:“好巧,建筑师型人格。”
  傅敬言:“你也是?”
  于洲摇摇头:“我学建筑,但不是建筑师型人格。我是isfp,探险家型人格。”
  傅敬言找到isfp的人格分析,校验和于洲有几分相符。
  就听于洲说:“我们俩的差别果然很大,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i人。但是,你的i和我的i好像还不一样。”
  傅敬言:“……?”
  见他不解,于洲解释说:“我一度以为你是e人,但想想又不是。”
  “你可能只是更喜欢独处,注重内在感受,但并不是真的内向,不擅长交际。”
  傅敬言看向他:“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有点太热情周到了。于洲心道。
  他捏着抱枕思考了片刻,斟酌着说:“因为一开始,你表现得像是为了完成朋友的朋友的嘱托,不得不来接我。”
  “但是现在,”于洲把脸往抱枕后藏了藏,语气里有点不确定地小心翼翼,“你看起来好像……想和我做朋友。”
  这是可以说的吗?他躲在抱枕后,睁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向傅敬言。
  傅敬言怔住,面对他真挚又好奇的表情,短暂地语塞了片刻。
  “……你说得对。”
  他思考出答案,朝于洲伸出手,正色道:“很高兴认识你,于洲。”
  于洲弯起唇角,伸出手同他握了握:“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朋友。”
  第9章 差异 有一点遗憾和可惜
  于洲在国外交到了第一个朋友。
  不过这位朋友有点忙,再加上不习惯用微信,回消息总是很慢。
  但于洲不介意。
  他刚开学,还在适应环境,又没有其他朋友,习惯性给傅敬言分享校园生活,遇到问题还会向他求助。
  傅敬言虽然回复慢,但回复得很认真,不仅有问必答,就连于洲随手拍张照片,配文字“哈哈哈哈哈”,他也会夸一句拍得不错。
  但他很少主动分享什么给于洲。于是在于洲渐渐熟悉校园生活,学业也忙碌起来之后,两人自然而然就断了联系。
  某天于洲下课,突然接到傅敬言的电话:“我正好在学校附近办事,要不要一起吃晚餐?”
  于洲顿了下,朝室友挥了挥手,对电话那头说:“好啊,你在哪?”
  “你到学校门口等我,我五分钟后到。”
  于洲在校门口上了傅敬言的车,系上安全带问:“怎么想起来找我吃饭了?”
  他刚刚回想了一下,他们竟然有半个月没联系了。
  傅敬言一边开车一边说:“受人所托照顾你,总要了解一下你的近况。”
  “哦。”
  于洲心里有点说不上的失望,就听傅敬言接着说:“作为朋友,也想关心一下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