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哎哎哎,”张秀梅突然推了推她,“你看她在做什么?”
  “那是……书?她还看书呢?”钱婶惊讶问道。
  另一边,唐园确实拿出了书,将书摊开放在膝盖上,就可以遮盖住她没有神采的眼神。
  这几天她不是没有听到锅炉房的人的话,说她呆愣的越来越多,仔细一听才知道,当她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身体的时候,这个身体的眼神会逐渐失去光彩。
  换句话说,像个真正的傻子。
  这可不行。
  她可以是“傻乎乎的姑娘”,但绝对不能是“傻子”,前者只是不太聪明,还能做事、能交流、能干活,后者是完全什么都做不了的。
  要是真传出她是个“傻子”的消息,她现在这份工作可未必能保住。
  所以她特意出去一趟,将前些天淘回来的书带了,装在包里拿到了锅炉房。
  这些书她这几天已经看过一遍,没有特别出挑的内容,小学课本对她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如今拿出来,一来可以借看书来遮盖她出神时呆愣的目光,二来往后做一些超出原主文化水平的事,也不会引起怀疑。
  傻乎执拗的人,有的时候在学习上的天赋反而会高一些。
  看书没多久,她察觉到钱婶回来的脚步声,特意没有抬头,看书的同时还是要让锅炉房的人养成习惯,不要经常跟她说话,就算跟她说话,站在她面前,她不搭人也是正常现象。
  ……
  “咋样?”
  “小学三年级的课本,还真是在看书,”钱婶与身旁的人说话,“你说她能看进去吗?”
  “看不看进去另说,她愿意看就让她看呗,不耽误工作就行,”边上的人低声,“咱们现在可以把毛线都拿出来了吧?她肯定不会去跟外头说什么。”
  “不然给她调个位置,让她去角落里?就说给她一个安静的看书环境。”钱婶与身旁的人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锅炉房的工作不忙,其实这些工作一两个人干都没问题,但没有人愿意多干活,闲下的时间不如去做点别的事。
  纳鞋底子,补衣服,做手帕,织毛衣……什么都有。
  眼看着过了夏天,就要凉下来,又到了要织毛衣的时间,大家就怕有人出去多说,如今见唐园“内向”,自然乐的见这一幕。
  唐园再抬头,就听到钱婶跟她说话,说是要给她一个安心看书的位置,立即屁颠屁颠起身拎包,往角落里过去。
  感受着大家流露在面上的高兴,她心里也十分高兴,在角落里她就算不低头看书,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她眼神恍惚的问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古人诚不欺我啊!
  第011章 给你换来
  “你来了。”
  “沈姐放心,没人注意,”唐园上前,打开随身背着的包,“我在乡下收了些黄豆,沈姐你要吗?”
  “黄豆?”沈文玉拉大口子,摸了一把黄豆出来,“晒的还挺干,这多少钱?”
  “两毛一斤,”唐园伸出两根手指,“价格稍微贵点,但它晒的干,水分少,重量要轻一点。”
  沈文玉又摸了摸手里的黄豆,确实比较干,这东西大小也是道菜,还耐存储,多买一些也不要紧:“行,你这里有多少,我都要了。”
  “应该是有十斤。”唐园拉下袋子,将袋子放在废品站平常称重的大称上,称出来十斤还多一点。
  她以十斤的价格卖给沈文玉,总共也就进两块钱。
  算了钱,沈文玉带她到废纸区:“上回你来,跟我说找些盘子碗,这都不好找,能送来废品站的都不是好东西,真完好能用的,人自己就留家里用了,不过我这看了个匣子,感觉还挺好,你来看看。”
  说着,她从废纸区的底下翻出一个木头匣子。
  这东西藏的还深,要不是她知道在哪个位置,还不容易找出来。
  “这东西看着有点旧。”唐园拿过匣子仔细翻看,可能是因为用的时间久了,这木匣子的颜色都泛了白,一看就是用了好多年的。
  但要是说它是个古董,她看不出来,也看不懂。
  “是说呢,就是因为它旧,我才觉着或许是,”沈文玉说着,看向唐园,“你觉得呢?”
  “看不懂,就是这样大的东西不好藏,藏的深了还容易腐蚀。”唐园皱眉,她虽然想捡漏,却没想什么垃圾都往回捡,游戏里的小屋面积也就那么大,要都往里放那也放不下。
  书籍字画还好说,多多少少占地面积怎么都不会太大,匣子这种大件多放几个要不了多久就能堆满。
  “那先藏着,回头我再看看,”沈文玉说着,把匣子又塞回废纸堆,将提前准备好的书籍字画掏出来,“这些你带走,再拿几张报纸给你压一压。”
  她利索地掏出一小摞报纸,上下压着,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只能看到报纸。
  唐园点头,转头时看到底下的一本集邮册,想着这年头邮票在后世的情况,直接将集邮册放到了报纸上。
  “哎呦,谁家把集邮册也丢了?这值好几毛钱呢。”
  不是集邮册在后世值钱,而是里面的邮票本就是带价值的,每张一分两分,几十张邮票至少值几毛。
  唐园立即拿了报纸又盖了一层:“沈姐,我找着的。”
  “给你给你,小气、抠门,”沈文玉抱着一摞东西站起来,“你带袋子了吗?直接装你袋子里,我这可没有那么多空袋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