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因此,他们此次觐见皇帝的地点并非正殿,而是位于一侧的偏殿。
  进入偏殿之后,陈池青等人按照宫廷礼仪向皇帝行过礼。待他们施礼完毕,皇帝微微抬手示意,并赐予了他们二人座位。
  不多时,有小侍从恭敬地端上了香茗放置于几案之上。
  待到一切安顿妥当,皇帝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
  “池白啊,这位便是你们陈家那流落在外多年的兄弟么?”
  皇帝的目光在陈池青身上来回打量着,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探究之意。
  然而,尚未等到陈池白来得及回应皇帝的问话,皇帝便紧接着继续言道:
  “朕瞧着你这弟弟生得倒是颇为俊俏,比起你来以及你的二哥都要好看上几分呢!
  若是再细细端详一番,这模样儿竟隐约透着几分哥儿的秀美之态,你觉得可是如此呀?”
  说完这番话,皇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陈池白,似乎在等待他对此发表看法。
  陈池白听到皇帝如此言语,只觉得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瞬间自脊梁骨处升腾而起,仿佛一条毒蛇沿着脊椎迅速游走,令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陈池青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哥儿俩的真实身份终究还是无法再继续隐瞒下去了。事已至此,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索性将所有事情都坦白开来。
  于是乎,陈池青与陈池白二人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异口同声地向皇帝叩头请罪道:
  第136章提刀的杀神(34)
  “皇上恕罪!草民实在并非有意要对您隐瞒自身身份,这其中实有诸多苦衷,皆是迫不得已之举啊!
  想当年……若不是……一直到现在,我才遇到哥哥,才得以回家……
  陈池青话音刚落,皇帝便微微眯起双眸,似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而跪在地上的两人则始终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不敢稍有动弹。
  没过多久,皇帝终于缓缓开口道:“平身吧。”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令人不敢违抗。
  待两人谢恩起身,并在一旁的椅子上坐稳之后,皇帝才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
  “朕对于你们隐瞒身份之事并未心生怪罪,相反,朕心中甚是欣慰。
  你身为一介哥儿,竟敢独自一人勇闯西域,还能够建立如此赫赫功勋,实在难得!”说到此处,皇帝不禁露出一丝赞赏之意。
  皇帝先是对陈池青大肆夸赞了一番,然而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犀利地盯着陈池青,沉声问道:
  “据朕所收到的来信所述,如今西域之地的兵权似乎尽皆掌握于你之手,可有此事?”
  面对皇帝突如其来的质问,陈池青心头一紧,但很快便恢复镇定,拱手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皇帝闻言点了点头,追问道:“那你手中究竟握有多少兵马?”
  陈池青略作思考,暗自斟酌片刻后,决定有所保留,于是谨慎地回应道:
  “启禀陛下,微臣手下兵力并不算多,其中最为精锐者当属两万骑兵,至于其他兵种,则各自约有万余人左右。”
  听完陈池青这番简略的答复,皇帝眉头微皱,脸上明显流露出些许不满之色。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自然希望能够了解到更为详尽准确的军事情报。
  然而,就在刹那之间,他突然念头一转,心中暗想:面前此人仅仅只是一个哥儿罢了,自己又何须与他如此斤斤计较呢?
  想到此处,皇帝原本紧蹙的眉头逐渐松弛下来,甚至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大声赞叹道:
  “好!好啊!真没想到我大汉王朝的哥儿居然拥有如此卓越非凡的才能。”
  在夸赞完这一句之后,皇帝紧接着说道:
  “朕见你才华横溢、能力超群,故而决定破例一次,特许你进入朝堂为官,并册封你为从六品的安远将军,不知你意下如何?是否愿意接受这份殊荣?”
  听到皇帝此言,陈池青不禁愣住了,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开口回绝。
  可是,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之中忽然响起了一个异常熟悉的声音,那个声音正在疯狂地叫嚷着让他赶紧答应下来。
  由于对这个声音实在太过熟悉,陈池青一时间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犹豫当中。
  然而,这种犹豫并没有持续太久。短短数息过后,陈池青便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一个大礼,同时口中高声呼喊道:
  “微臣谢主隆恩,愿领陛下旨意!”
  见到陈池青欣然应允,皇帝那一直紧锁着的眉头终于彻底舒展了开来。
  他连忙示意陈池青起身平身,接着又与二人畅谈了许久。直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皇帝这才挥挥手,让他们二人先行退下。
  陈池青和陈池白缓缓地走出了偏殿,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映出两道修长的身影。
  就在这时,他们一眼便望见了那道静静伫立在殿外的熟悉身影——陈池风。
  陈池风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倦意,显然是在此处等待多时。
  当他瞧见从殿内走出来的二人时,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尤其是看到那个飞奔而来的哥儿陈池青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只见陈池青像脚下生风,一下冲到了陈池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