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这孩子的头还没转过来,还差一点。
瑶令其实也觉得,这一次比前两次都要疼一些。
如果再耽误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她怀着这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后来那么嗜睡,孕期的不舒服也是最少的时候,她就读过很多有关妊娠和生产的医书。
虽然和孩子们说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可是那只白狼在生狼崽子时出现的问题,还是让瑶令的心里有了一些警惕。
人和动物自然是不一样的。瑶令想,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生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这原本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既然已经有了,肯定是要尽量让她和孩子都平安的。
因此她读了许多的医书,趁着那么两三个月,将宫里所藏的孤本都找出来了。
她并没有什么医学方面的扎实功底,很多地方看不懂,都要与太医讨教。
就用了这么些时间,脑子里就装了很多的知识。
内务府的接生嬷嬷都是凭借经验生孩子,她们的实践经验是很足的,但是理论经验比较匮乏。甚至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
瑶令想,如果能结合起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应当会更有胜算一些。
大清的准皇后娘娘,顶着一头的细汗,忍痛对满手是血的接生嬷嬷道:“本宫有个想法。咱们试一试。”
皇上要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的消息早就传遍了。
现在人人都将长春宫的这位主子当作皇后娘娘看待。
皇后娘娘的镇定一下子感染了接生嬷嬷,接生嬷嬷的心跟着定下来:“奴才听娘娘的!”
康熙在外头很担心,心里总是觉得很不安。
他将一切事务都推掉了,就在长春宫里,就在产房外头厅中坐着等着。如果不亲自等到瑶令顺利生产的消息,只怕他无心做任何事的。
惠妃荣妃宜嫔成嫔得了消息,都来了长春宫中。
若是从前,康熙就让她们回去了。
但瑶令在他心中已是皇后。候着皇后娘娘生产,这也是嫔妃应当做的。
康熙就让人进来了。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等阿哥公主们听见了消息,也都来了,康熙照例也让孩子们候着。
太子也坐在那里等着。
十一阿哥牵着六公主,太子和大阿哥让两个孩子坐在他们两个身边。
生十一阿哥没有这么长的时间,生六公主也没有这么长的时间。
里头禀报说,皇后娘娘有些胎位不正,正在努力。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仁孝皇后当年,还有孝昭皇后当年,都是没在这个上头的。
孝昭皇后有过一个孩子,这孩子没满月就去了。孝昭皇后月子里坐下了个病根,所以没几年也跟着去了。
康熙眸光暗沉,将随身携带的圣旨拿出来递给梁九功:“传旨。册嘉皇贵妃为皇后。”
这是他亲自写好的封后圣旨。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宣旨。
这也不是什么冲喜之类的意思。
是康熙认定了这丫头的意思,他要让这丫头明白他的心,他要把她留下来,不许她走。
康熙让出来传话的彩霞进去告诉瑶令:“同你主子说,要不要这个孩子,朕听她的。但是朕说过,朕不能没有她。”
“朕只要朕的皇后。没有第二种选择。”
“去告诉你主子,朕在等她。若她不能好好的,朕如何独活?”
彩霞含泪去了。
康熙的话却叫在场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震惊,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若皇后果真,难道皇上还要做什么么……
人人都心惊,但也没有人敢问个究竟。
太子心下轻叹,低声哄着怀里含泪的六公主。小公主一直忍着没哭,也是好样的。
瑶令听了康熙的话,心里却想狠狠骂他一顿。
这是什么意思,用自个儿的性命威胁她了?
本来已经力竭,却不知又从何处鼓起一股子力气,大概是想着生完了就要把康熙骂一顿的。
她这里才出一口气,身下一轻,什么手段都不肯出来的孩子,竟自己出来了。
瑶令腿一软,压根站不住,要不是彩霞和紫月在底下垫着,她就直接倒在地上去了。
孩子掉在半桶血水里。
早有嬷嬷眼疾手快的把孩子捞出来。
孩子憋了这么久自己哭不出来,嬷嬷经验丰富,当即就开始清理孩子口鼻上的秽物,没一会儿,瑶令就看见她们把孩子收拾好了,这孩子脸上身上憋出来的颜色退下去一点,总算是慢悠悠的哭出来了。
“皇后娘娘大喜!”
是一位小阿哥。
是康熙的十二阿哥。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第三个孩子。
瑶令歇一下去一口气,任由她们将她抱到床上去。
这站着生孩子实在是太累了。
本来瞧见瑶令下头的血有些止不住,宫女嬷嬷们都有些慌神,还好过了小半刻钟后,皇后娘娘身下的血止住了,这才慢慢的叫人松了半口气。
只是当初仁孝皇后就是产后两个时辰大出血的。
皇后娘娘如今这样,谁也不能说完全的就放心了。还是要认真并且及时的观察的,毕竟皇后娘娘下头的伤口很容易裂开,必须要精心护理妥当才行。
康熙这回说什么也不久候了。
他进来的时候,那半桶血水还没来得及收拾,而旁边,还有两桶放在那里。
瑶令其实也觉得,这一次比前两次都要疼一些。
如果再耽误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她怀着这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有后来那么嗜睡,孕期的不舒服也是最少的时候,她就读过很多有关妊娠和生产的医书。
虽然和孩子们说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可是那只白狼在生狼崽子时出现的问题,还是让瑶令的心里有了一些警惕。
人和动物自然是不一样的。瑶令想,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生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这原本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既然已经有了,肯定是要尽量让她和孩子都平安的。
因此她读了许多的医书,趁着那么两三个月,将宫里所藏的孤本都找出来了。
她并没有什么医学方面的扎实功底,很多地方看不懂,都要与太医讨教。
就用了这么些时间,脑子里就装了很多的知识。
内务府的接生嬷嬷都是凭借经验生孩子,她们的实践经验是很足的,但是理论经验比较匮乏。甚至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
瑶令想,如果能结合起来,度过眼前的难关,应当会更有胜算一些。
大清的准皇后娘娘,顶着一头的细汗,忍痛对满手是血的接生嬷嬷道:“本宫有个想法。咱们试一试。”
皇上要册封皇贵妃娘娘为皇后的消息早就传遍了。
现在人人都将长春宫的这位主子当作皇后娘娘看待。
皇后娘娘的镇定一下子感染了接生嬷嬷,接生嬷嬷的心跟着定下来:“奴才听娘娘的!”
康熙在外头很担心,心里总是觉得很不安。
他将一切事务都推掉了,就在长春宫里,就在产房外头厅中坐着等着。如果不亲自等到瑶令顺利生产的消息,只怕他无心做任何事的。
惠妃荣妃宜嫔成嫔得了消息,都来了长春宫中。
若是从前,康熙就让她们回去了。
但瑶令在他心中已是皇后。候着皇后娘娘生产,这也是嫔妃应当做的。
康熙就让人进来了。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等阿哥公主们听见了消息,也都来了,康熙照例也让孩子们候着。
太子也坐在那里等着。
十一阿哥牵着六公主,太子和大阿哥让两个孩子坐在他们两个身边。
生十一阿哥没有这么长的时间,生六公主也没有这么长的时间。
里头禀报说,皇后娘娘有些胎位不正,正在努力。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仁孝皇后当年,还有孝昭皇后当年,都是没在这个上头的。
孝昭皇后有过一个孩子,这孩子没满月就去了。孝昭皇后月子里坐下了个病根,所以没几年也跟着去了。
康熙眸光暗沉,将随身携带的圣旨拿出来递给梁九功:“传旨。册嘉皇贵妃为皇后。”
这是他亲自写好的封后圣旨。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宣旨。
这也不是什么冲喜之类的意思。
是康熙认定了这丫头的意思,他要让这丫头明白他的心,他要把她留下来,不许她走。
康熙让出来传话的彩霞进去告诉瑶令:“同你主子说,要不要这个孩子,朕听她的。但是朕说过,朕不能没有她。”
“朕只要朕的皇后。没有第二种选择。”
“去告诉你主子,朕在等她。若她不能好好的,朕如何独活?”
彩霞含泪去了。
康熙的话却叫在场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震惊,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若皇后果真,难道皇上还要做什么么……
人人都心惊,但也没有人敢问个究竟。
太子心下轻叹,低声哄着怀里含泪的六公主。小公主一直忍着没哭,也是好样的。
瑶令听了康熙的话,心里却想狠狠骂他一顿。
这是什么意思,用自个儿的性命威胁她了?
本来已经力竭,却不知又从何处鼓起一股子力气,大概是想着生完了就要把康熙骂一顿的。
她这里才出一口气,身下一轻,什么手段都不肯出来的孩子,竟自己出来了。
瑶令腿一软,压根站不住,要不是彩霞和紫月在底下垫着,她就直接倒在地上去了。
孩子掉在半桶血水里。
早有嬷嬷眼疾手快的把孩子捞出来。
孩子憋了这么久自己哭不出来,嬷嬷经验丰富,当即就开始清理孩子口鼻上的秽物,没一会儿,瑶令就看见她们把孩子收拾好了,这孩子脸上身上憋出来的颜色退下去一点,总算是慢悠悠的哭出来了。
“皇后娘娘大喜!”
是一位小阿哥。
是康熙的十二阿哥。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第三个孩子。
瑶令歇一下去一口气,任由她们将她抱到床上去。
这站着生孩子实在是太累了。
本来瞧见瑶令下头的血有些止不住,宫女嬷嬷们都有些慌神,还好过了小半刻钟后,皇后娘娘身下的血止住了,这才慢慢的叫人松了半口气。
只是当初仁孝皇后就是产后两个时辰大出血的。
皇后娘娘如今这样,谁也不能说完全的就放心了。还是要认真并且及时的观察的,毕竟皇后娘娘下头的伤口很容易裂开,必须要精心护理妥当才行。
康熙这回说什么也不久候了。
他进来的时候,那半桶血水还没来得及收拾,而旁边,还有两桶放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