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师还没来,倒是卢娜跑过来喊她:“苔苔,我跟你说个事儿!下周你们学生会要选新闻部部长了,你记得给我投票啊。”
  国际部的学生会内部根据选修课程分了好几个部门。
  像姜苔选的绘画课,属于视觉艺术部。卢娜打算读的专业是传媒,因此是新闻部,平时会负责校报刊登和给校园官网拟稿。
  朗御私高学生会的权限很大,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公共班费举办校园活动、号召学生投票选择任课老师的课程安排,甚至调动教师岗位。
  担任“官职”,也能在申请大学的文书cv里成为锦上添花的一笔。
  但因为“手握重权”,各大部门部长都要经过层层选拔,并通过内部表决。其中会长和副会长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姜苔就是副会长,听到是说这件事,点了头:“放心吧,我让她们都给你过。”
  卢娜一脸感动:“谢谢宝贝,过了我请你喝东西!”
  姜苔把她推回去,无所谓道:“客气什么,我俩谁跟谁啊。”
  -
  这周绘画课程改画岩彩,姜苔上手很快。但下个月有期中考试,为了高绩点,不能一心扑在选修课上了。
  她有一门在及格线上苦苦挣扎的数学微积分需要临时抱个佛脚。
  姜苔出校门很早,上了车,却让张叔别这么快开。
  “等小凛啊?”张叔不解,“不是说了他晚上要打工,不和我们一起吗?”
  姜苔吸着果冻,靠着车窗看校门口:“我知道!噢,他出来了,我们跟着他。”
  “……”
  放学高峰期,出出进进都是车流和人流。
  沈凛背着个陈旧的黑色单肩包,高峭身影在人群里鹤立,正往马路尽头的公交站台走,昏金色的夕阳落在他肩上。
  傍晚的风微微吹过少年上衣,布料在那瞬间紧贴身体,腰身线条紧韧。
  下一刻,衣摆又被他伸手抻平整了。
  公交站这的人不少,等了约两分钟,一行人陆续上车。
  车门那的阶梯高,前面一个女生绊了脚,往后倒了几步。被身后的沈凛及时用手背支撑住后脊,这才站稳。
  沈凛收回手。
  女生转身,看见他时有些惊讶,红着脸又跟他多说了几句话,看口型是在道谢。
  姜苔磨了磨牙,把嘴里的水果粒给嚼碎了。心不在焉地想:看来表白墙上说他人缘好名不虚传。
  张叔看那辆公交车开了,虽然不懂为什么要跟,但还是踩了油门跟在后面。
  六个站台之后,到了熟悉的老街巷。地面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老城区,因拆迁钉子户没能成功改造,纵横交错的巷子也四通八达。
  沈凛下了车,轻车熟路地进巷子里,身影很快消失。
  车开不进巷口。
  张叔问她多久回来,要不要他跟着。
  姜苔摆手,从车后座里抽出来一件连帽卫衣:“今天可能会久一点,快出来了我给您发信息。”
  张叔看着她这变装的架势,不免担心:“沈凛在里面是干什么的?”
  他知道这块地方之前是个烂尾的商场楼,后来开发商跑路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后续。这块地方的广场在节假日还有人摆摊,建筑里面也有商家入驻。
  张叔猜测是开了几间台球室、网吧什么的。
  姜苔也没傻到实话实说,随口答了句:“就网管,我进去打几把游戏。”
  她把卫衣穿好,帽子也戴上。拉链更是拉到底,遮住了下半张脸,鬼鬼祟祟地摸进去了。
  没建完的商场外部确实有烧烤、地摊,往里走是没开张的画室、美睫美甲店等。据她了解,拳击俱乐部开在二楼。
  但比赛擂台是在地下室的二楼。
  她按了电梯直通b2,电梯门上已经贴着拳击赛的宣传单。
  一出电梯门就听见内场至少几百号人的呼声,透过厚重的黑色幕布传到走廊外面。门口杵着两个保安,向她伸手要票。
  姜苔拿出钱包,压低嗓音问:“我现场买可以吗?”
  保安上下看了看她,看似围得严实,但下半身的百褶裙和小靴子一看就是学生。
  他们早就习惯了这里经常出现些什么观众,懒得多管闲事,只说道:“今天不是娱乐赛,都卖光了。”
  不是娱乐赛就代表着在赌输赢,观众会压砝码、下注。听到里面又在亢奋不已地尖叫,估计都开始好几场比赛了。
  姜苔灵光一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应桐在这报班的vip卡:“我是这里的学员,交了几年年费的那种!”
  “……”
  两个保安互相对视一眼,把布帘给她掀开了。
  里面至少有两个电影院的大小,座位也是高梯低阶的排布,270度围着打拳赛的铁网八角笼,观众席第一排是打分的边裁们。
  姜苔来得晚,找半天才在侧边找到一个视角不太好的空位。
  她之前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这里,但也和她想象中差不多。观看席上几乎都是青年和中年男人,烟味、汗味夹杂在一起形成一股脚臭味。
  刚比完一场,大屏幕上显示着胜败方的比分,新一轮即将开始。
  姜苔一抬眼,看见了两边拳手的身高、体重信息和正在投注的比例。
  与此同时,通往擂台的通道上分别走出来两个人。
  其中一个裸着上身,左胳膊有个青色的老虎头纹身,他吊儿郎当地走上擂台,边走边在观众席的欢呼声里秀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