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姜璟静静看着她,反问她:“从血缘关系上,您确实是我的祖母,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您的慈爱,我的家人也是。”
  “这些日子,您一直冷眼旁观林氏,即便出了静王夺取公主府的事,您也没有派人去安抚她,是因为您不满,您不满我们夫妇俩不听您的话,打发走了您派的人,所以您借此敲打她,想让她屈服向您求助示好。”
  “祖母,我们夫妇俩因为您是长辈,所以才在您面前弯腰,可是却不意味着您可以打断我们的脊梁。”姜璟语气一直很平稳。
  屋子里鸦雀无声,只有姜太夫人因为生气而有些重的呼吸声。
  姜璟说道:“我先去前院见六叔了,就先告辞了。”
  姜璟丢下姜太夫人就径直离开了,对丫头惊慌喊太夫人的声音充耳不闻。
  姜璟的步伐很快,到了外院的时候,他与太夫人争执的事还没有传到前院。
  除了在外的姜辽,姜家其余几位都在书房里。
  姜迢坐在太师椅上,打量他几眼,才冷哼一声说道:“不愧是升官的人,不请你,你就不肯来。”
  姜六爷听了姜迢有些赌气的话,诧异的看了兄长一脸,但让他诧异的不止姜迢一人,还有他那个头一遭见面的侄子姜璟。
  姜璟有着一副姜家人都有的好皮囊,眉目如画、身姿修长有力,再加上在外历练,浑身气质冷冽又严肃。
  “您是警卫都城安全的国公爷,我是驻守边关的将士,内外有别,还是不要来往那么频繁才好。”姜璟淡淡回道。
  “我是你爹。”姜迢原本对姜璟就有气,听了姜璟这么一句话,怒气更是直冲脑门,一句话让在场的人神色都变了。
  “是伯父。”唯有姜璟面色不改,还能平静纠正姜迢的错误。
  “你……你……”姜迢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姜六爷迅速打圆场,开口说道:“怀光,我是你六叔。”
  姜璟这才把注意力放在姜六爷身上,他当初认真研究过边关大将的履历,姜六爷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却担起了镇守辽东重任,可见他是个有本事的,对于有才干的人,姜璟总是秉持着一丝敬重。
  “六叔。”姜璟行了礼问候了一句。
  “我听说你在宣府的事了。”姜六爷大大咧咧的,露出一口白牙,“不亏是咱们姜家人,干得不错。”
  姜六爷话音才落,国公夫人孙氏就过来了,她听说了太夫人和姜璟的事,特意来了外院告状的。
  屋里只有姜氏几个兄弟,孙氏也就没遮掩,一五一十说了。
  姜迢更是怒不可遏,当即要请家法教训姜璟。
  众人赶忙阻拦,唯有姜六爷和姜璟一动不动,姜璟只是冷眼观望。
  而姜六爷只是看着姜璟。
  “大哥。”姜六爷喊了一声,声音不高不低,却让屋里安静下来了,他先止住了纷乱,后对着孙氏说:“大嫂,母亲那里离不开人,大嫂先回去吧。”
  “怀光,你媳妇还在孝期,你儿子还小,你也先回去吧。”姜六爷知道再留下姜璟也没什么好事,就出口让姜璟回去了。
  姜迢也没有阻止,任由姜六爷做主,把姜家其他人一一清走了,屋里只剩下兄弟俩人。
  姜迢有些疲惫的用手揉着眉间。
  姜六爷在姜迢身边坐下,“不早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大哥还怎么这么烦恼。”
  “怀光毕竟是我的血脉,我不想和他形同陌路。”姜迢也是人,即便旁人和他说过,他对姜璟没有抚养的恩情,姜璟对他并无多少感情,可姜璟毕竟是他第一个孩子,是他第一个亲手抱过的孩子,那孩子刚出生的,他比旁人都多了一份期许,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
  如今确实能支撑门户了,却和他水火不相容。
  “但他确实成为一个能光耀门楣的人。”姜六爷劝道,“子孙成才,这就够了。”
  姜迢何尝不明白,只是他还是难以接受。今日这一出,虽是故意为之,但还是很难受。
  姜璟自入宫后,便敏锐察觉到,皇上并不愿意看到他和姜家亲近,他与姜家并没有多少感情,也不希望姜家阻拦他,所以和姜家翻脸,他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这事也很快传出来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姜璟真得想要和姜家一刀两断,他让自己第一个孩子随了妻姓,入了林家的族谱。
  第137章
  自从黛玉有孕,姜璟便开始思索孩子的姓氏问题,他知道当年林家是有过招赘的心思,自然是对香火延续这件事的重视。
  后来,他被认回了姜家,招赘的事自然是成不了的。林家也没有因此提出什么要求来,而且在黛玉出嫁后,林氏族人反复游说的情况下,都没有过继子嗣。
  过继子嗣的事对林家而言是利大于弊,在世人眼中,黛玉也有了娘家依靠。但林海态度很是坚决,症结大概是在自己这里。
  林家的这种情况在律法上属于户绝,全部财产由女儿继承。若是有了嗣子,那么大部分家产则由嗣子继承。只论财产分配,一旦有了嗣子,自己这个做女婿的要吃大亏。
  当然林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继,更多是因为林家信任自己,知道自己能够成为黛玉依靠,相信即使黛玉手握万贯家产且母族依靠,毫无自保能力的情况下,自己都不会心生贪念。
  还有一点是林海看重得是黛玉,想要延续的是黛玉血脉,林海想把一切留给黛玉及黛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