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江易雅在听完江易周的话后, 缓缓开口。
  虽然她说得话,自己都不太相信。
  江易雅曾从父兄口中得知,朝中哪位大人特别贪,哪位大人特别清廉,哪位大人特别忠心。
  “只是不知道, 那些清廉忠心的大人,经过这几年的折磨,是死是活。”元盼雁对此嗤之以鼻。
  当初那些人同意向蛮族低头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镇西军还有反击之力时,向朝廷索要粮草, 朝廷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那个时候, 也没人站出来,为镇西军说一句话。
  现在说朝廷里有忠臣,太讽刺了。
  江易周对大庄忠臣的死活不感兴趣, 江易周承认忠臣是好人, 但对她来说, 那些人可都是妨碍。
  就好比这次提出血诏书之计的人,可真是给她带来不小的麻烦。
  “这诏书, 我接了,明日我便领兵亲自去京城, 途径原州,我会带上大姐。易雅, 盼雁,等我离开,长州等地就暂时交由你们看管了。”
  江易雅已经习惯守家了,当即点头说:“好。”
  元盼雁却有些疑惑,“州牧,属下愿意前往,辅佐州牧。”
  她本就是为了给江易周当谋士,才从原州回了长州,怎么到了长州还不能走了?
  “飞雪最近要上学堂了,你多少得看顾着些。”
  江易周搬出元飞雪,元盼雁一时有些迟疑,随后元盼雁说道:“飞雪身边有那么多奴仆,并不需要我看顾,她自小聪慧,性子好强,想必学业上也不会弱于他人。”
  元盼雁从来不会因为元飞雪而停留脚步,她见到元飞雪时,会尽到母亲的职责,爱元飞雪,陪伴元飞雪,但是她有事的时候,就会放下元飞雪。
  她是她,元飞雪是元飞雪,元飞雪是她的孩子,不是她的一切。
  江易周很欣赏元盼雁这种想法,见元盼雁是真心想去,便点头答应了。
  “行,只是孩子成长就这么两年,现在不上心,以后谈及此事,难免会有些遗憾。”
  江易周没生养过孩子,但是她看过不少相关领域的书籍,知道儿童心理健康很重要。
  “人生本就满是遗憾。”
  元盼雁并不在乎这些遗憾,有得必有失,她从来不会要求许多,她只要达到她的目的。
  江易雅在一旁微微皱眉,她很喜欢飞雪那孩子,也觉得那孩子可怜,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元盼雁两面。
  但是打天下又不是出去上工,还能按时按点回来不成。
  “便让元娘子去吧,飞雪上学堂的事情,可以交给我,还有陆秋灵,陆小娘子和飞雪是好友,她会帮飞雪适应学堂环境。”
  元飞雪今年才五岁,陆秋灵都十四了,两人差了将近十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要好。
  可能是因为陆秋灵的老师尉迟鸣玉和元盼雁是好友,元飞雪常去尉迟鸣玉那里玩,这才渐渐熟悉。
  再加上元飞雪年纪虽小,但她非常聪明,也很懂事,陆秋灵可能是将她视作亲妹妹对待,两个孩子才关系要好。
  江易周见元飞雪的事情已经被安排好,也就点头同意了,她本心其实希望元盼雁跟她一起去京城。
  有元盼雁在,或许可以跟京城那个使出血诏书之计的人,斗一斗法。
  第二日,不等京城那边传出血诏书的消息,江易周先一步将消息放了出去。
  掌握主动权,是江易周做事的准则。
  消息从自己口中说出去,和在敌人口中说出去,效果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江易周将事实进行了一番润色,强调她才是大庄真正的忠臣,是天子认证的那种,不然天子怎么不将血诏书给别人,单单给了她呢?
  然后就是京城有个大奸臣,之前京城发布的一系列昏了头般的命令,都是那个大奸臣蛊惑的陛下。
  至于大奸臣是谁,陛下没说,反正一定有这个人,此番江易周前去京城,立誓要将那大奸臣给抓出来。
  江易周手握大奸臣的杀器,到时候,她指谁谁死。
  京城之中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江易周彼时人已经到了原州,和谢叶瑶汇合,不日便会到达京城。
  京城之中,上官宅邸。
  当朝宰相复姓上官,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自打小皇帝上位后,他一般都在家中颐养天年,位置还占着,但很少做事。
  在朝中真正做事的人,是他的大儿子,时任吏部尚书的上官宇。
  上官家族是大家族,大庄各地都有分支,其实京城的这一支上官家,也算不得是主脉,只不过因为京城出了个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才顶替了上官家主脉的地位。
  算是从原本主脉分出去了,自立为一脉。
  上官府上,住着宰相和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其余儿子女儿,大多在各地任职或是已经婚配,二儿子在京中做礼部侍郎。
  若不是怕一门一宰相,两尚书,实在是太过显眼,二儿子早就不是这个地位。
  因自己一直是侍郎,二儿子可以说是全府,最希望宰相退位让贤的人。
  上官泽也想退,可是他退了,大庄怕是就完了。
  上官泽不是个好官,但是有他坐镇京城一天,京城就乱不到哪儿去,这是他为宰多年的底气。
  此刻,他坐在书房里,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眼神阴沉。
  二儿子上官洪开口道:“父亲,那江氏女实在是狡猾,我们的人还没有宣扬血诏书一事,消息就已经从长州传出,传得沸沸扬扬了,此等隐秘,她竟宣之于众,简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