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闻冷大概是看出江易周隐藏的疑惑,为她解释了一下房子的由来。
  能自立门户的大夫,肯定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那攒下钱来盖大房子,也是理所应当。
  “原来如此,你外祖父看来是一位名医,现在还在清江城中治病救人吗?”
  江易周有些好奇地问,她主要是看这位闻冷小姑娘天资也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家庭背景,却没有被送到学堂去上学。
  闻冷摇摇头,“我外祖父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从未见过外祖母,也不知道还有那些外祖家的亲戚,后来我娘招来了我爹做上门姑爷,我们就一直住在这里。”
  她说得这些话,村里人都知道,江易周出去稍微打听一圈,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版本的话。
  与其等到时候,江易周听见其他人添油加醋的描述,不如现在从她口中,知道一部分真相。
  江易周一听就知道,又是一段漫长时光里的纠缠。
  到了大门前,闻冷推开门直接进去,扯着嗓子喊道:“娘!我带两个朋友回来了!”
  声音震得江易周耳朵都有些疼了。
  从屋里徐徐走出一个身材瘦弱,木着脸的中年妇人,她看见闻冷便点点头,完全没有理会江易周两人的意思,转身又回了屋里。
  闻冷像是没看见她娘的冷漠,或者说是毫不在意,她招呼江易周两人坐下,不知道从哪儿寻摸出些茶叶来,泡了一壶。
  又是烧水又是洗茶具,中间还记得不停同江易周说话,可忙坏了闻冷,头顶都出了一层汗,大冬天热红了脸。
  江易周和上官温苒什么都没说,她们是闻冷的客人,只需要做一个客人做的事情就行,那就是接受主人家的招待。
  江易周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没喝过这么难喝的茶,一股子说不出的苦味,特别像是熬煮过头的中药汤。
  想着这院子里不时飘来的阵阵药香,江易周放下茶杯,实在是喝不下去。
  她最讨厌喝汤药!太苦了,实在是太苦了。
  上官温苒倒是挺喜欢这个药茶的味道,前朝贵族们泡茶,并不是纯泡茶叶,而是做成茶饼后,磨碎了,加上各种调料去煮。
  她觉得此刻颇有些复古意味。
  等闻冷坐下来的时候,杯中茶已微凉。
  天色正好,快要吃中午饭了。
  江易周还以为会是闻冷区做饭,刚刚闻冷干活儿的模样,好像家里家外都是她干活似得。
  没想到到了午饭时间,从外面进来一个熟人。
  正是在板车上,热情与江易周交谈,最后还打算拉着江易周去帮忙找她的“亲人”的大娘。
  大娘姓王。
  王大娘空着手过来,身上围着粗布片的围裙,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阿冷,今日想吃什么?可有猎来?”
  “王大娘,我上山逮了几只兔子,中午做兔肉吧,蒸馒头,院子里有菘菜,随便摘来用便是。”闻冷心里早就有了想法,一连串说了出来,最后还冲王大娘笑得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我今日有客人。”
  王大娘看见江易周和上官温苒,哎呦一声,“这不是巧了吗?原来两位是闻家的远亲啊!阿冷,闻大夫怎么不出来啊?”
  闻冷不太习惯说谎,对王大娘的远亲猜测,红着脸没搭话。
  等王大娘问她娘在哪儿,她才说在屋里。
  “我娘最近比较忙,有不少药材要炮制。”
  第057章 好人
  到了秋冬之际, 人容易伤风感冒,大夫就成了最忙的人。
  不过江易周觉得那位闻大夫,可一点儿都不像是忙得不理人的模样, 更像是懒得理人。
  王大娘显然比江易周更熟悉闻大夫,闻言便知今日闻大夫心情不好,并不想搭理人,于是没说其他,拎着兔子就往后厨去了。
  等她走了, 江易周跟闻冷解释了一下,她们怎么和王大娘认识的。
  “原来是在板车上一起回来村里,真是有缘, 王大娘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如果没有她,我可能都没法长这么大, 她手艺特别好, 中午两位娘子可以多尝尝她做得饭。”
  闻冷知道来龙去脉后, 没有深问的意思,甚至没有想要去打听打听,江易周之前所说的, 来乡下做作业是要干什么。
  她只是热情地招呼江易周, 之后一定要多吃两口饭菜。
  坐着实在无聊, 上官温苒提出想要看看闻冷的作业,这是个很好的切入口, 可以顺便问问闻冷,为什么不去城里学堂上学, 而是只蹭公开课。
  公开课十天一次,是江易周提出的建议, 尉迟鸣玉同意了。
  上官温苒来的时间短,还不太懂公开课是什么,江易周给她解释,说只当做以前圣贤们在国子监或其他学堂之中的讲学活动,她就明白了。
  上官温苒因这事儿,觉得她对清江城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刻。
  她没有见过面对平民百姓展开的讲学活动,提出这个建议的江易周很厉害,答应下来的尉迟鸣玉也很厉害。
  “我可以讲吗?”上官温苒突发奇想。
  江易周连忙点头,“当然可以,有学之士皆可登台,你同鸣玉说一声便可,到时候提前告知我,我也要去。”
  上官温苒重重点头,还没有开课,就有人提前预订位置,她一下子对公开课期待起来。
  说了两句话,闻冷将她的作业拿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