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十五子,哪位啊?”一些新晋大臣嘀咕道。
“先帝还未沉迷丹术时所生的最后一子,今年才刚满十二,一个宫女所生,听说至今大字不识一个。”
“摄政王殿下,你应该知道,从始至终,先帝属意的人,都不是你。”裴厌辞平静道。
此话一出,简吉安那群人不由一惊,不敢相信地看向顾九倾,看到他满是崩溃的样子,却没有开口否认。
他一直都是没人要的那个。
母妃,郑家,父皇,还有裴厌辞,从始至终,他要么是别人无奈之下的选择,要么完全没被放在眼里。
看着顾九倾这神色,大家原本没几分信裴厌辞的话的人,开始动摇了。
“那顾万崇呢?他为何不是?”顾九倾立刻指着他道,想要和曾经的敌人站在同一阵线上。
“我前不久刚和父皇袒露心迹,不愿困在皇位之上。”顾万崇道,“父皇尊重我的选择。”
这回轮到骐王党的人震惊了。
“殿下,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没有和臣说?”崔涯怒道,为了辅佐顾万崇,成为新皇御下第一功臣,他可是冒着性命之危背叛了棠溪追。
这么一想,他顿时觉得后颈凉飕飕的。
扭头一看,果然,棠溪追幽深黑怖的视线正盯着他。
吾命休矣。
崔涯心惊肉跳,环目四顾时,正巧对上了一直在角落里安静烧纸钱的顾越芊,柔顺,安静,十分有孝心。
人群中心,顾九倾站起来,目光阴毒,“你们难道相信裴厌辞的这番言论?本宫才是太子,是该继承大统的太子!”
所有人都沉默了。
方才棠溪追一事已经说明问题了。
只要没有触及到大宇江山跟谁姓的问题,他们没有背负史书中的骂名,那么,他们先考虑的,一定是自己。
如果这人狼子野心,想要谋权篡位,那些人至少会帮他。
可现在,顾家依然稳坐江山。
只是那位子不属于他。
眼下,所有人都看得分明,这个位子,迟早也是裴厌辞的。
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时辰到,起棺!”一淼嘹亮的嗓音再次适时地响起,打破了沉默。
大臣们陆陆续续地随行出殿。
“你跟我来。”裴厌辞拉着棠溪追的手,悄无声息地往偏殿走去。
“衣裳脱了。”他寒声命令。
“这不太妥吧?”棠溪追故作扭捏了下,“还带着镣铐呢。”
裴厌辞从殿外侍卫腰侧拔/出一把剑,棠溪追脸庞后仰,险而又险地避开剑尖。
他很识趣地快速将自己的衣袍脱了,露出满身的鞭伤。
裴厌辞拧了帕子,将溢血的伤口处干净,胡乱撒上药粉。
抬眸,棠溪追疼得脸色发白,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硬是没吭一声。
裴厌辞虎口锢住他的下巴,将他满是伤口的后背往椅背上压,“很享受是不是?”
棠溪追垂眸抿唇,委屈地摇头。
“你生气了?”
裴厌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将下巴的手松开,转身去殿外接过衣裳,给人穿上。
如今,他也学会照顾人了。
“你先回府,等我回来。”
棠溪追点头,再次看着他毫不留恋转身离开,徒留背影给他。
那一刻,他心里有一种预感。
他们终究是会渐行渐远的。
第151章 仕途路
庆宁六年, 十二岁的享帝继位,改年号武成。
武成元年的夏天,因先帝驾崩而搁置的科举如火如荼地开始举行。
凉亭里, 裴厌辞陪在小皇帝身边, 藤榻边摆着瓶花书帙,冰山上摆着花果酥酪。
另有内侍随侍左右, 一人驱蚊, 两人奉茶, 三人执扇。
顾亿随看着瘦小, 只有八、九岁身量, 枯黄的头发还未养起来, 套上急工赶制出的龙袍, 看起来像是一只街边杂耍的猴子。
他抱着一碗樱桃圆子冰酪一口接着一口吃得嘴边挂着一圈白, 耳朵里是裴厌辞的汇报。
“之前在安京陷落的时候, 国子监那些书生死伤近乎一半,却也帮了大忙, 足以看到其实保家卫国的人不一定是由武夫来干的, 文人能文也能武。那么,武将能文也不是不行, 熟读兵法与天文地, 如此, 我们必然更强盛。”
“我们和大熙不是已经打起来了吗?他们的皇帝已经被我们抓了。”顾亿随这几天一直在恶补前朝的事务,裴厌辞自然而然成了太傅。
“民愤能激发战斗意志,冲锋陷阵可以用, 但还需要指挥有方的统帅。我们培养的,就是这一类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培养统帅?”得到肯定后, 他咽下嘴里的冰酪,犹豫着问,“大概要花多少银钱?”
接任后顾亿随才发现,国库已经空虚五六年了。
若非年初把郑家及其党羽这条肥蠹宰了,填了一部分账,他的继位大典恐怕要被全天下和后人笑话。
他也认识到管一个国家需要用到的银钱数目足以把他淹死。
裴厌辞拿出扎子,上面已经写了具体的章程。
“咱们武将也可以从我们的体系中培养出来,甚至农家出来的子弟,先天身体素质比权贵家中的子弟好,靠军功一点点堆叠出来的将军培养太难,几十年也才出一个带兵神将姜逸,所以臣欲将国子监课程彻底改动一番。六艺培养君子,但国子学人数太多,可以适当挪一些生员名额到武生上。”
“先帝还未沉迷丹术时所生的最后一子,今年才刚满十二,一个宫女所生,听说至今大字不识一个。”
“摄政王殿下,你应该知道,从始至终,先帝属意的人,都不是你。”裴厌辞平静道。
此话一出,简吉安那群人不由一惊,不敢相信地看向顾九倾,看到他满是崩溃的样子,却没有开口否认。
他一直都是没人要的那个。
母妃,郑家,父皇,还有裴厌辞,从始至终,他要么是别人无奈之下的选择,要么完全没被放在眼里。
看着顾九倾这神色,大家原本没几分信裴厌辞的话的人,开始动摇了。
“那顾万崇呢?他为何不是?”顾九倾立刻指着他道,想要和曾经的敌人站在同一阵线上。
“我前不久刚和父皇袒露心迹,不愿困在皇位之上。”顾万崇道,“父皇尊重我的选择。”
这回轮到骐王党的人震惊了。
“殿下,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没有和臣说?”崔涯怒道,为了辅佐顾万崇,成为新皇御下第一功臣,他可是冒着性命之危背叛了棠溪追。
这么一想,他顿时觉得后颈凉飕飕的。
扭头一看,果然,棠溪追幽深黑怖的视线正盯着他。
吾命休矣。
崔涯心惊肉跳,环目四顾时,正巧对上了一直在角落里安静烧纸钱的顾越芊,柔顺,安静,十分有孝心。
人群中心,顾九倾站起来,目光阴毒,“你们难道相信裴厌辞的这番言论?本宫才是太子,是该继承大统的太子!”
所有人都沉默了。
方才棠溪追一事已经说明问题了。
只要没有触及到大宇江山跟谁姓的问题,他们没有背负史书中的骂名,那么,他们先考虑的,一定是自己。
如果这人狼子野心,想要谋权篡位,那些人至少会帮他。
可现在,顾家依然稳坐江山。
只是那位子不属于他。
眼下,所有人都看得分明,这个位子,迟早也是裴厌辞的。
只是缺少一个契机。
“时辰到,起棺!”一淼嘹亮的嗓音再次适时地响起,打破了沉默。
大臣们陆陆续续地随行出殿。
“你跟我来。”裴厌辞拉着棠溪追的手,悄无声息地往偏殿走去。
“衣裳脱了。”他寒声命令。
“这不太妥吧?”棠溪追故作扭捏了下,“还带着镣铐呢。”
裴厌辞从殿外侍卫腰侧拔/出一把剑,棠溪追脸庞后仰,险而又险地避开剑尖。
他很识趣地快速将自己的衣袍脱了,露出满身的鞭伤。
裴厌辞拧了帕子,将溢血的伤口处干净,胡乱撒上药粉。
抬眸,棠溪追疼得脸色发白,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硬是没吭一声。
裴厌辞虎口锢住他的下巴,将他满是伤口的后背往椅背上压,“很享受是不是?”
棠溪追垂眸抿唇,委屈地摇头。
“你生气了?”
裴厌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将下巴的手松开,转身去殿外接过衣裳,给人穿上。
如今,他也学会照顾人了。
“你先回府,等我回来。”
棠溪追点头,再次看着他毫不留恋转身离开,徒留背影给他。
那一刻,他心里有一种预感。
他们终究是会渐行渐远的。
第151章 仕途路
庆宁六年, 十二岁的享帝继位,改年号武成。
武成元年的夏天,因先帝驾崩而搁置的科举如火如荼地开始举行。
凉亭里, 裴厌辞陪在小皇帝身边, 藤榻边摆着瓶花书帙,冰山上摆着花果酥酪。
另有内侍随侍左右, 一人驱蚊, 两人奉茶, 三人执扇。
顾亿随看着瘦小, 只有八、九岁身量, 枯黄的头发还未养起来, 套上急工赶制出的龙袍, 看起来像是一只街边杂耍的猴子。
他抱着一碗樱桃圆子冰酪一口接着一口吃得嘴边挂着一圈白, 耳朵里是裴厌辞的汇报。
“之前在安京陷落的时候, 国子监那些书生死伤近乎一半,却也帮了大忙, 足以看到其实保家卫国的人不一定是由武夫来干的, 文人能文也能武。那么,武将能文也不是不行, 熟读兵法与天文地, 如此, 我们必然更强盛。”
“我们和大熙不是已经打起来了吗?他们的皇帝已经被我们抓了。”顾亿随这几天一直在恶补前朝的事务,裴厌辞自然而然成了太傅。
“民愤能激发战斗意志,冲锋陷阵可以用, 但还需要指挥有方的统帅。我们培养的,就是这一类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培养统帅?”得到肯定后, 他咽下嘴里的冰酪,犹豫着问,“大概要花多少银钱?”
接任后顾亿随才发现,国库已经空虚五六年了。
若非年初把郑家及其党羽这条肥蠹宰了,填了一部分账,他的继位大典恐怕要被全天下和后人笑话。
他也认识到管一个国家需要用到的银钱数目足以把他淹死。
裴厌辞拿出扎子,上面已经写了具体的章程。
“咱们武将也可以从我们的体系中培养出来,甚至农家出来的子弟,先天身体素质比权贵家中的子弟好,靠军功一点点堆叠出来的将军培养太难,几十年也才出一个带兵神将姜逸,所以臣欲将国子监课程彻底改动一番。六艺培养君子,但国子学人数太多,可以适当挪一些生员名额到武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