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转校生这一点挺不好的,他感觉自己仿佛已经错过了和程避愆结交的最佳时期,已经难以融入进他的社交圈子了,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打预备铃了,谢执没反应过来,就看他们都往回走,许择凯特意回头拍了拍谢执肩膀,“哥们你二年几的,有空找你玩。”
  “二年一。”
  “我靠,居然是一班的,牛。”他比了个大拇指转身快步上楼梯,同时,也有其他人的话隔着老远进了谢执耳朵。
  “留级生一班很罕见吗?”
  谢执没答应,他目送程避愆上楼,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他过分关注了,在人群里他后脑勺都挺显眼的。
  他还是觉得这个名字太奇怪了,他记得他已故的长辈曾经说过,取名很有讲究,名字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从童年起就开始影响了,所以很多人会在取名之前找大师给算算。
  像程避愆这种名字,有文化,喻义明确,但也确实太古怪,如果人是很普通的泯然于众的类型,那可能就会压不住这个名字,就会体弱多病,常走霉运。
  程避愆应该是把这个名字压住了。
  程避愆回了班里。
  他们晚自习两节课,这一年都要做模拟卷子,目前大家均衡进度是一模,均衡进度也是标准进度,是老师定的标准,目前就是开始刷一模的阶段,别的班级还没开始,还在讲课,他们一班进度快,每个科目的课程都已经全部完结,全班进入了总复习阶段,没人拖后腿,最慢的偏科生也至少能保持在均衡进度。因为一班是“名校实验班”,国内很多学校都设置了这玩意,是流动性的,那些拖后腿的都挪到其他班级了,同,其他班级出类拔萃的也可以选择进入一班,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最好的,最紧凑、效率最高、好学生最多,如果是容易受他人影响的学生,那么进入到好环境的班级,一定会有好的变化。
  晚自习两节,第一节七点二十到八点十分,中间休息二十分钟,八点半到九点二十。还是会有不少人选择中途出去活动的,只是回到班里时会恢复安静。
  一班因为流动机制,老师们比较省心,很少像其他班级那样反复监督,因为成绩骗不了人,一周一测验,一月一流动,三次周测各自占比20%,月考占比40%,四次成绩综合起来,48人班,45名之后的三位自动“流放”。
  谁也不想成为最后的三名,那几乎在班级里被默认成了多余的存在,也是一种耻辱的存在。为了打造更加强有力的竞争环境,不惜采取这种分等级的形式,这无疑是残酷的,但是是有效的,家长也不会反对,相反,大多数的家长甚至鼎力支持。
  一班是每个年级的人上人班级,是花钱进来一个月就会出去的班级,意思是有投机取巧的空间,但仅限一个月,资本运作的空间极其有限,能成功但并不会持久,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增加了公平性和平等性。
  许择凯抽空和程避愆聊了两句。
  “那哥们啥情况?”
  “他追我。”
  “果然,不是,你就这么跟他出去了?你也喜欢他吗?”
  “不是,只是他长得太帅了,我好奇他有什么事。”程避愆说:“果然还是那种无聊的事。”
  许择凯嘻嘻哈哈笑了半天,“那不然还能是啥事儿,他才高二,难不成还专门找你问题啊?”
  “他长得帅,你不处吗?”
  第4章
  程避愆摇头。
  “也是。”许择凯说:“那种男的闲不住,可能过几天就会找新人了,你不掺和也挺好。”
  程避愆把三模综卷子刷完,又拿出了一张数学,在上个阶段他已经刷完了历年全国卷,没什么意思,x京卷更是直接没看,他现在做的是某苏卷,一节课的时间过去的很快。
  只是在最后几分钟的时候,他好桌面,拿上一本书,有些走神。
  其实这个教室在九点半之后就自动成为了自习室,零点熄灯,不想直接回宿舍的人可以继续留下来刷题,每个年级都有二十几个班,只有前8个班有此殊荣,其他班级不可串班,真想上进的其他班级学生可以去学校另一栋实验楼的下三层,那里也开放自习室,只是离宿舍远了不少。
  程避愆不熬夜,因为那会影响他第二天的精力和状态,他试过,熬夜虽然能撑得住,但并没有早睡早起效率高,他每天的任务都能按计划完成,没必要没苦硬吃。
  所以他只会隔三差五自己买书或者去图书馆借书,找一些名著看看,如果觉得名著走神了,就去刷题,比一比哪个更劝退,一个劝退就知道另一个的好了。
  所以他有时会故意挑一些对他而言读起来有门槛比较吃力的书,这就不叫读了,叫啃。
  程避愆有洁癖,边界感强,但有时他会行他人方便,比如他会把写好的卷子和一些笔记故意摊开放在桌上,基本上第二天再来的时候,他都能察觉到这些已经被人翻过了,有时候大家已经默认了,知道他知道,他的一些资料差不多成了公共用品,不仅是他,班级里其他的一些学霸也效仿他这么干,所以一班的学习氛围是很多届以来最好的,就连老校长都几次公开表扬,也鼓励其他班级效仿。
  程避愆知道哪些物品会被人借阅,心里就会有数。
  至于他本人,不喜欢和其他男同学一起勾肩搭背,好在一班疯玩打闹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