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陶椿被逗笑了,她想了想,山林是野物的天下,人是防不了它们的。幸亏祭田不用交税,这要是再交税,种下去的种子都收不回来。
  “饭好了,搬桌子。”姜红玉出来说。
  饭桌已经摆好了,陶椿要进屋去端菜,大堂嫂翠柳把孩子塞她怀里,说:“不到你端菜的时候,你是新主也是新客,趁这会儿新进门还是客,你好好偷懒,以后有你勤快的。”
  陶椿故意幽怨地瞥邬常安一眼,奈何他郎心似铁,压根不拿她当人看,一点羞愧都没有。
  三个小孩十二个大人分坐两桌,荤菜有炖鸡炒鸭、鸡杂鸭杂一锅烩、还有酸笋腊肉汤,素菜有蒸南瓜、炒木耳、水煮花生、韭菜炒蛋、炖蛋,都是山里天生地养的东西,滋味十足。
  “弟妹,我听说你在侯府跟你姨母学做菜,我们做的菜合你的胃口吗?”香杏问。
  “好吃,侯府做菜讲究精细,工序多,菜大多失了原味。我还是喜欢我们山里做菜的方式,菜是好菜,肉是好肉,怎么做都好吃。”陶椿说。
  “你这话说得就不真诚了,山里的肉可不见得都是好肉,野猪肉骚气熏天,肥膘还少,鲜肉吃着骚,熏肉吃着柴。”翠柳斜眼瞥她,“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陶椿笑,“我不晓得,你改天给我送刀野猪肉我尝一尝。”
  “行啊,秋天是猎野猪的好时候,等苞谷和番薯能收了,它们就要下山祸害庄稼,到时候你吃野猪肉能吃到吐。”翠柳说,“到时候你教教我,怎么能去掉野猪肉的骚味。”
  陶椿点头,“我琢磨琢磨。”
  “我想起来罐子里还有点蜂蜜,我去冲一盆蜂蜜水来。”姜红玉起身,“忙昏头了,都忘了这个事。”
  “常顺,你们是明年春天要进山取蜜吧?”邬小婶问,“今年秋天取不取?取蜜的时候你们兄弟四个一起去,多取点,我要托人给你们妹子捎一罐。”
  陶椿闻言坐直了,她搭话说:“能不能秋天取蜜,我娘过年的时候还想给我姨母送些山货下去。”
  邬常安看她一眼,说:“忙完秋收了再说,要是来得及,我巡山的时候去找找蜂巢。”
  陶椿心领神会,要她卖力干活嘛。
  饭后送走邬小叔一家,香杏帮忙收拾了锅碗也抱着小毛回去了,姜红玉把睡午觉的小核桃托付给陶椿,她跟着邬家兄弟俩下地干活。
  趁着孩子在睡觉,陶椿把换下来的脏衣裳和脏鞋洗了,等小核桃醒了,她烧水给自己和小孩洗个头,之后用编辫子的手艺一下把小孩征服了。
  *
  黄昏,姜红玉从地里回来见烟囱在冒烟,她心有猜测,到家见小核桃坐在灶前烧火,陶椿在灶台上切着什么。
  “你咋在做饭?不是让你歇着吗?”她温声说。
  “你们都在忙,我哪好意思歇。”陶椿回头,“大嫂,以后我们轮流做饭,你跟我大哥负责一天,我跟邬常安负责一天。”
  姜红玉没意见,“你在切啥?”
  “嫩南瓜,我跟小核桃在南边草丛里找到的,晚上把晌午的剩菜热一热,再炒盘素南瓜条。”陶椿说。
  “行,你忙着,我去洗把脸。”
  正说着,邬常安回来了,他直奔晒花生的地方,地上什么也没有 。
  “大嫂,你把花生收起来了?”
  “不是我,我也刚回来,是你媳妇收的。”
  “还没晒干,我抱进仓房了。”陶椿在灶房大声说。
  邬常安干巴巴“噢”一声,他心里有些复杂,她要不是鬼就好了。
  第16章 炸田鼠洞 拔花生
  黎明破晓,陶椿吃完饭准备跟邬常安下地干活,见男人去了仓房,她跟过去问:“我要准备什么吗?”
  邬常安把昨天收回来的花生抱出去摊开,他打量她一眼,说:“河边有太阳,你要是怕晒就找大嫂借顶草帽。”
  陶椿“噢”一声,她去找姜红玉,不仅借到了草帽,对方还提醒她下地的时候带上昨天换下来的衣裳,顺手就在河边洗了,比在家里用水方便。
  陶椿回屋拿上衣裙,见邬常安挑着担子在外面等着,她拎个木盆忙跟上。
  邬常安沉默一瞬,他也回屋拿上脏衣裳,走的时候不忘抓一把皂角。
  姜红玉在给小核桃喂饭,等陶椿和邬常安走远了,她回头跟丈夫说:“老三跟他媳妇各洗各的衣裳,哪像两口子,活像搭伙过日子的。”
  “管不了,我昨儿私下问他,他什么都不说。”邬常顺蹲下去穿鞋,他摇头说:“我就想不通了,他要是这样过日子,这媳妇娶回来做什么?问题是不是出在弟妹身上?”
  “不像,昨儿香杏问她,她说要是老三松口,她当晚能搬进他屋里,不像是看不上老三的样子。”姜红玉不赞同,“我也是女人,我想了想,我要是看不上一个男人,我压根不愿意跟他回来。我觉得还是老三有问题,不晓得在哪儿撞邪了。”
  “胡说。”邬常顺听不得神神叨叨的话,他去仓房挑两个筐出来,说:“我先下地了,你把小核桃送到小叔家就去花生地找我。”
  先一步出门的两个人走到邬小叔家门口了,这家干活的人早下地了,只有一间屋的门半敞着,里面有奶娃娃的哭声。
  陶椿多看了几
  眼,冷不丁看见屋顶上游过一条蛇,她“哎哎”两声,“你瞧你瞧,屋顶上的菜花蛇眼不眼熟?是不是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