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借着朦胧的晨光,往另一条路跑去。
  姜向北绕着水库边继续走,猛然抬头间,看到不远的地方好像有火光跳跃。
  看似不远,但绕过草丛,跳过好几条沟渠,十来分钟后眼前才终于豁然开朗起来。
  比回收站鱼塘要大上几倍的七八个鱼塘出现在眼前。
  两串火把插在鱼塘边的屋子墙壁上,十来个人聚集在鱼塘边拉网。
  鱼群挣扎而溅起的水花发出很大声响,光看阵仗就比回收站鱼塘大了几倍。
  姜向北眼睛一亮,从两个鱼塘中间走过去。
  “小同志哪来的?”
  背手立在屋子前的老头敲了下烟杆子,慢吞吞地走向姜向北。
  齐刷刷十几道视线落到她身上。
  姜向北心里嘀咕,两种说法迅速在脑中轮过,随后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我哥在前边苏家塘回收站那买鱼,我出来逛逛,无意间走到这了。”
  “老苏他们两口子那?”老头吐出口烟,表情松快了些,随即就抬手挥挥:“那你往这边快回去吧。”
  明显想要赶姜向北走。
  “我刚跟苏老二吵完架,一会再回去。”
  “为啥吵架?”
  “明明秤上是那么多,他非要多说几斤,就是骗我哥好说话。”姜向北气呼呼地叉腰,余光一直注意着老头。
  老头眉心紧蹙,隐隐透着股不悦。
  这股子不悦是对苏老二一家而不是姜向北,因为下一秒旁边拉鱼的人群里就有人冷哼一声:“那个苏老二就是败坏我们村的民声。”
  其他人跟着义愤填膺,纷纷出声指责,显然苏老二不是第一回 这么干了。
  姜向北心思一转,跟着继续倒苦水。
  “你说我们要是买得少也就算了,我们每天可是要买两三百斤他都坑。”
  “多少?”老头问,从嘴里取出烟杆子,又问了遍:“小同志刚才说多少斤来着?”
  “三百斤。”姜向北一字一句地回道。
  看老头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跟着又开口道:“我哥说了,就在苏站长那买这一回,以后我们再去其他地方找找。”
  “小同志不打算在他家买了?”
  “换就换呗,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姜向北说,跟着才像是看到渔网,眼前一亮往前几步:“叔你们这的鱼卖不卖?”
  “卖啊!咋不卖!”
  平头中年男人一身腱子肉,嗓门洪亮,回答完姜向北之后就把网子交给了后边的男人。
  “爹,你就别管苏站长那边啥想法了。”
  男人几步走到老头面前,表情愤慨:“他这几年抢了咱们村不少买卖,还故意将前边的路堵死不让其他人进咱们村。”
  “村长,虎子说得对。”
  “他先不仁义骗人在先,就别怪咱抢他的生意。”
  其他人纷纷响应中年男人的话,老头为难的表情也在慢慢瓦解中。
  姜向北趁机添了把火:“刚我从那边来,田埂边还被人挖了好几条沟,是不是他们拦着不想人过来?”
  “沟?”
  中年人大惊,其他人也跟着丢下渔网,几个人就往姜向北指的方向跑去。
  老头的表情阴沉下来。
  “爹!王八羔子挖了好几条沟,我就说咋今年天这么旱,田里都没水,感情是他们把沟渠水挖断了。”
  “妈的!”
  老头顿时气得额头青筋暴起,领着剩下的村民们跑去查看。
  没一会儿,大家风风火火回来了。
  “你们几个去拿锄头把田埂拢上,其他人拿上家伙什咱们去找苏老二算账。”
  这会儿老头哪还顾得上什么抢人生意不厚道的事,气得竟是要直接去找人算账。
  姜向北舔了舔嘴唇,想问价格来着,又觉着时机不对。
  好在村民们离去,鱼塘边还是留下了两个人收尾。
  方脸中年男人赫然就在其中。
  姜向北赶忙凑上去:“同志,我……”
  “我们村养的鱼无论大小一律一元,不仅有鱼还有河虾……”中年男人兴高采烈地介绍起来,看样子非常乐意两边干仗似的。
  他们整个村大部分姓苏,就是苏站长两口子也是村里人。
  苏家塘公社早几年是专门负责给几个副食品门市供鱼,全村都是靠养鱼赚工分。
  前两年上头突然说要搞什么大包干,他们村作为示范点,改为几户联包制。
  村长和其他三家人承包了村里八个鱼塘。
  除了给门市供鱼外,还会把鱼卖给外头零散的鱼贩子,公社里承包了鱼塘的人家都这么干。
  苏站长瞧村里人赚了钱,也干脆把自家田地挖成鱼塘。
  不过苏老二不厚道,偷偷摸摸去水库里摸鱼,这年把都快把水库的大鱼网干净了。
  网鱼不说,那苏老二还抢客,站路口把进村来卖鱼的鱼贩子都截到了自家。
  此举早让村里人不满,就差一件导火索两边就要闹开。
  这不……今天姜向北可算给他们找到了个机会。
  “小同志你明天就往大路来,路口进来几分钟就能瞧见我们村。”中年男人笑呵呵的。
  两边都很高兴。
  男人找到机会干架,姜向北也寻到了便宜两毛钱的鱼。
  网收好,村里的人拿了农具怒气冲冲地往回收站冲去。
  姜向北估摸着老哥他们应该早就买完鱼,于是干脆按照男人指的路径直往大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