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人,您的废丹是有用处的。”春歌说, “宫里的老太监本来都要死了, 但吃了那丹药之后,不但没死,还变得更加年轻了。”
“只是, 只是……他和我一样, 身体无法动弹,就算能长生不老又有什么作用……”所以太和道长才想着要给他们换一具身体。
换一具能动的身体。
“大人。”春歌眼神凄戚,眼角流出泪水来, 顺着白皙的皮肤往下滑落,“大人,杀了我,我不想这样活着,我不想当个怪物!”
春歌哭得像个孩子,她身后还有几个和她一样人首动物身体的侍卫,他们脸上都没有表情,只有一双眼睛在滴溜溜地转动。
“好。”庒灵止声音沙哑,轻声对春歌说:“我杀了你。”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唔!”春歌声音戛然而止。
她黄鳝般细长的身躯扭动了几下,彻底没了动静。
石室里静悄悄的其它几个侍卫对于春歌的死没有任何反应,庒灵止怀疑他们根本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他不需要这些侍卫,不需要春歌,也不需要其他的什么人为他试药。
庒灵止发现,他炼不出丹来了。
每每快要凝成丹药时,他都会看见那几个侍卫扭曲的身体,就好像春歌还在他耳边对他说:“大人,杀了我,求您杀了我!”
他一颗丹药也炼不出来。
连每日要交给春莺用以应付皇帝的丹药也炼不出来。
春莺比他还要急,说要是再不能弄出成果,皇帝恐怕要对他下手了。
庒灵止没有办法,凝不成丹就是凝不成丹。
他不再浪费时间在丹药上,而是专心研究起墙上以吐蕃人头骨制成的阵法。
这阵法阴邪无比,把数万人的性命不当回事,而作用只有一个,限制修道之人的术法。
小纸人用不了,黄符用不了,咒术也不行。
庒灵止开始着手用匕首撬墙上的头盖骨,只是墙体很硬,他忙活了两天,才撬下来一块,还被皇帝给发现了。
皇帝并没有生气,反而还让人把炼丹室里的侍卫给撤了下去,而后兴奋地告诉庒灵止:“朕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了!”
“什么?”庒灵止放下手中头盖骨,看向状若癫狂的皇帝。
“太和道长说,国师以平民气运补寿命是可行的,但方法着实不易。但若是有人本来就可长生不老,便只需要将那人的气运多夺来便可。”皇帝浑浊的双眸死死盯住庒灵止,“朕觉得他说得有道。”
“你们想干什么?”庒灵止担心他要对青霄观动手。
可皇帝什么也没说,目光瘆人地看了他半晌,便离开了。
第二日,一青灰色道袍打扮的人,带着一众侍卫来了炼丹室。
庒灵止听到有人叫他太和道长,便是那个向皇上提议的人。
一众人像是商量好了一般,进来什么也没说,便直接将庒灵止给绑了起来,用布条封上了嘴。
他发不出一点声音。
太和道长也不跟他多说,左手端碗,右手拿着镶嵌着宝石的匕首。
匕首很锋利,薄如蝉翼般的刃尖划在庒灵止的手腕上,鲜红的血如泉涌一般流往白瓷碗。
因为疼痛,庒灵止的手臂不受控制地痉挛。
不知道这道人是不是不想浪费庒灵止的血,只等白瓷碗装满,便吩咐人给他把手腕撒了药,缠上了白布。
只一碗血,庒灵止还没有太难受。
他大概知道了皇帝要干什么。
皇帝看上了他长生不老的身体,想用他的身体来炼长生药。
现在是血,如果血不起作用,可能就要轮到肉,轮到骨头……
太和第二天又来了,这次带了两只瓷碗。
第三日,第四日依旧如此。
庒灵止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脸上毫无血色,只几天,就好像瘦了十多斤。
春莺每每来送饭的时候,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他:“大人可有什么话要带给宰相大人?”
这是要帮他的意思。
因为身体的原因,庒灵止思绪有些迟钝,想了想才说道:“劳烦宰相大人去青霄观寻我师父,告知我的情况。”
也不知道师父和师叔有没有回来,这石室根本收不到外界的消息。
春莺走了,连着几日来送饭时,都没有说外面情况如何,庒灵止也没有主动问。
想也知道,必然是师父和师叔还没有回来,不然早就找了过来。
庒灵止只好在昏暗的炼丹室里,边等,边研究那些石壁上的阵法。
他的身体越来越瘦,皇帝怕他撑不下去,让取血的人隔几天才来一次,只有春莺日日都过来。
直到有一天,庒灵止在她身上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才惊觉时间竟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外面已经是秋天了吗?”时隔多日,这是庒灵止头一次跟她说话。
春莺依旧很小声:“回大人,已经入秋。”
“嗯。”庒灵止点点头。
“大人……”春莺犹犹豫豫道:“青霄观一直未曾见到有人出入。”
“我知道了,多谢你。”庒灵止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虚弱。
春莺不忍道:“大人,奴婢还有一事相求。”
“你说。”
“奴婢之前和您提起过国师在吐蕃的事情,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春莺看见庒灵止点头,继续说道:“外边传来消息,说国师的阵法马上就要大成,但宰相大人重金请了几位道长,都无济于事,奴婢想要问问大人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只是, 只是……他和我一样, 身体无法动弹,就算能长生不老又有什么作用……”所以太和道长才想着要给他们换一具身体。
换一具能动的身体。
“大人。”春歌眼神凄戚,眼角流出泪水来, 顺着白皙的皮肤往下滑落,“大人,杀了我,我不想这样活着,我不想当个怪物!”
春歌哭得像个孩子,她身后还有几个和她一样人首动物身体的侍卫,他们脸上都没有表情,只有一双眼睛在滴溜溜地转动。
“好。”庒灵止声音沙哑,轻声对春歌说:“我杀了你。”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唔!”春歌声音戛然而止。
她黄鳝般细长的身躯扭动了几下,彻底没了动静。
石室里静悄悄的其它几个侍卫对于春歌的死没有任何反应,庒灵止怀疑他们根本听不到周围的声音。
他不需要这些侍卫,不需要春歌,也不需要其他的什么人为他试药。
庒灵止发现,他炼不出丹来了。
每每快要凝成丹药时,他都会看见那几个侍卫扭曲的身体,就好像春歌还在他耳边对他说:“大人,杀了我,求您杀了我!”
他一颗丹药也炼不出来。
连每日要交给春莺用以应付皇帝的丹药也炼不出来。
春莺比他还要急,说要是再不能弄出成果,皇帝恐怕要对他下手了。
庒灵止没有办法,凝不成丹就是凝不成丹。
他不再浪费时间在丹药上,而是专心研究起墙上以吐蕃人头骨制成的阵法。
这阵法阴邪无比,把数万人的性命不当回事,而作用只有一个,限制修道之人的术法。
小纸人用不了,黄符用不了,咒术也不行。
庒灵止开始着手用匕首撬墙上的头盖骨,只是墙体很硬,他忙活了两天,才撬下来一块,还被皇帝给发现了。
皇帝并没有生气,反而还让人把炼丹室里的侍卫给撤了下去,而后兴奋地告诉庒灵止:“朕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了!”
“什么?”庒灵止放下手中头盖骨,看向状若癫狂的皇帝。
“太和道长说,国师以平民气运补寿命是可行的,但方法着实不易。但若是有人本来就可长生不老,便只需要将那人的气运多夺来便可。”皇帝浑浊的双眸死死盯住庒灵止,“朕觉得他说得有道。”
“你们想干什么?”庒灵止担心他要对青霄观动手。
可皇帝什么也没说,目光瘆人地看了他半晌,便离开了。
第二日,一青灰色道袍打扮的人,带着一众侍卫来了炼丹室。
庒灵止听到有人叫他太和道长,便是那个向皇上提议的人。
一众人像是商量好了一般,进来什么也没说,便直接将庒灵止给绑了起来,用布条封上了嘴。
他发不出一点声音。
太和道长也不跟他多说,左手端碗,右手拿着镶嵌着宝石的匕首。
匕首很锋利,薄如蝉翼般的刃尖划在庒灵止的手腕上,鲜红的血如泉涌一般流往白瓷碗。
因为疼痛,庒灵止的手臂不受控制地痉挛。
不知道这道人是不是不想浪费庒灵止的血,只等白瓷碗装满,便吩咐人给他把手腕撒了药,缠上了白布。
只一碗血,庒灵止还没有太难受。
他大概知道了皇帝要干什么。
皇帝看上了他长生不老的身体,想用他的身体来炼长生药。
现在是血,如果血不起作用,可能就要轮到肉,轮到骨头……
太和第二天又来了,这次带了两只瓷碗。
第三日,第四日依旧如此。
庒灵止身体逐渐变得虚弱,脸上毫无血色,只几天,就好像瘦了十多斤。
春莺每每来送饭的时候,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他:“大人可有什么话要带给宰相大人?”
这是要帮他的意思。
因为身体的原因,庒灵止思绪有些迟钝,想了想才说道:“劳烦宰相大人去青霄观寻我师父,告知我的情况。”
也不知道师父和师叔有没有回来,这石室根本收不到外界的消息。
春莺走了,连着几日来送饭时,都没有说外面情况如何,庒灵止也没有主动问。
想也知道,必然是师父和师叔还没有回来,不然早就找了过来。
庒灵止只好在昏暗的炼丹室里,边等,边研究那些石壁上的阵法。
他的身体越来越瘦,皇帝怕他撑不下去,让取血的人隔几天才来一次,只有春莺日日都过来。
直到有一天,庒灵止在她身上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才惊觉时间竟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外面已经是秋天了吗?”时隔多日,这是庒灵止头一次跟她说话。
春莺依旧很小声:“回大人,已经入秋。”
“嗯。”庒灵止点点头。
“大人……”春莺犹犹豫豫道:“青霄观一直未曾见到有人出入。”
“我知道了,多谢你。”庒灵止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虚弱。
春莺不忍道:“大人,奴婢还有一事相求。”
“你说。”
“奴婢之前和您提起过国师在吐蕃的事情,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春莺看见庒灵止点头,继续说道:“外边传来消息,说国师的阵法马上就要大成,但宰相大人重金请了几位道长,都无济于事,奴婢想要问问大人有没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