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钟春兰一向消息灵通,当即就开口接话,“听说过几句,这人二十来岁了还没成亲,说是忙着读书,这回不知道怎的让人来说亲了。别的就没听说了。”
  “莫不是什么娶不上媳妇夫郎的人家吧?”
  “婶子你这可就想错了,这人我也知道一点,长得俊人也勤快,听说书读得不错,老高秀才还说他要是有个好师傅说不定已经考上秀才了,可惜家里条件不行,田地不多,他娘身体也不太好。”
  “难怪现在还没成亲,田地少哪有好人家敢嫁。”
  “按理来说不应该啊,又不是刚搬来的,这两年也没闹过灾,咋田地那么少,莫不是卖了?”
  “这谁晓得,听着这沈家条件可比不上之前那尚家,也不知道林家会不会答应。”
  “虽说条件差些,但人家有诚意啊,要是这沈家小子是个上进的,过两年再考上秀才,日子不就好过了。”
  ……
  林远扛着锄头回来的时候这群人正聊得火热,他本来没在意,谁家不被人说呢,但恰好听到关于沈淮之的话,他便站在拐角处仔细听了,直到听完这一段才继续往前。
  树下的老太太们还没说完这一茬,正热闹着,就瞧见林远过来,急忙止住了话头。
  不过这群老太太们可不尴尬,面不改色地笑着问,“大林,刚下地回来啊?”
  “嗯,婶子吃过饭了吗?”
  林远虽然寡言,但这群老太太都是长辈,他也一一叫了人,寒暄了两句才继续往家走。
  林远刚进院子林樾就听到了动静,一边端菜一边叫人,“爹,快今晚吃饭,今晚的菜都是你喜欢的。”
  “是炒了腊肉吗?刚进来就闻到味儿了。”
  “爹你鼻子真灵,今早我和林杨割草的时候摘了不少野菜,其中有一把野葱鲜嫩极了,我就拿来炒了腊肉,比单独吃肉香多了。”
  林远进灶房才发现里头只有林樾,疑惑道:“你娘和林杨呢?”
  林樾往外头看了一眼,“我娘在后院呢,我刚让林杨去叫了。”
  林远上前帮忙端了汤,今晚林樾做的春笋三鲜汤,微黄的嫩春笋片,翠绿的莴笋,去年晒干的菌子,储藏的萝卜,一碗汤放到桌子正中央,颜色堪称鲜艳夺目,只看着就让人觉得食指大动。
  剩下一些杂七杂八的马兰头,荠菜,灰灰菜,枸杞头,林樾直接做成一碗凉拌菜,各色混在一起,口感十分丰富。
  吃过饭,林远将方才听到的那些话给家里人说了一遍,林樾还没说什么,林杨先跳起来了。
  “爹,我觉得他不行,我哥那么好怎么能将就呢?嫁过去不会吃不饱饭吧?”
  周问兰瞪了他一眼,“闭嘴,胡咧咧什么,就是条件差些,不是家徒四壁,怎么可能吃不饱饭。”
  “那也不能天天吃糠咽菜啊!”
  林樾听完倒不觉得什么,沈淮之这人看着就不是那等游手好闲的,家资不丰而已,算不得什么。
  他之前还没想明白沈淮之怎么会突然让人上门说亲,今早见面的时候却突然想通了,以沈淮之的品性肯定不会乘人之危,这次突然让人上门,说不定是看在他们见过几次面的份上想帮他挽回名声,真是个好人啊!
  这么一想,林樾觉得这门亲事也不错,沈淮之既然来求亲了,应该也不讨厌他,他也不讨厌沈淮之,两人又都各有些不足,别说,还挺般配,他也不想再让自己的亲事折腾一家人了。
  林樾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无懈可击,便挑挑拣拣地和他爹娘说了,最后一锤定音,“爹,娘,我觉得这人不错,答应吧。”
  林远也觉得这沈淮之不错,读书上进,干活勤快,就算眼下条件差些,日后肯定也能过好,便点了头。
  周问兰看他们父子俩拿了主意,心里却更愁了,“樾哥儿,真的不再考虑了吗?婚姻大事可不能轻率。”
  林樾眼神平静,嘴角勾起一丝笑,“娘,我真的想明白了,他品性不错,即便日后出了问题也不会闹得太难堪,拒了这个,下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样,万一还不如他呢。”
  “哪有没成亲就想着会出问题的,不吉利,再说了,品性这事儿哪说得准。”
  一家人商量了许久,最后还是同意了。
  次日一早媒婆再次上门,得了这个消息就欢天喜地地往外走,桌上刚倒的茶还没放凉,媒婆就走没影了。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过得飞快,从上门纳采求亲,到纳征送聘礼,不过五日而已。
  都说沈家条件不好,但聘礼也不差什么,梳子、尺子、压钱箱、如意秤、镜子、都斗、剪刀和算盘,八样礼一样不缺,加上八两银子的聘金,还有两对鸡,一对猪肉。
  送聘礼上门的时候也是热热闹闹的,之前跟着媒婆来说亲的那两个小哥也来了,依旧是一路敲锣打鼓。
  因着亲事,村里人这一旬的话题都是林家,从沈淮之到沈家人,从聘礼到聘金都被说了个遍,说得最多的还是沈家这急迫的样子,几乎日日来人上林家的门,活像是怕慢一步就娶不到夫郎一样。
  林家倒还端得住,面上没露出什么,之前临定亲还出岔子的亲事给一家子都留下了阴影,这回和沈家定亲,在沈家送聘礼上门之前,周问兰经常半夜做梦梦到定亲前一天沈家来退亲,每次都被吓醒,直到送了聘礼,两家人开始商量成亲日期的时候她才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