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年纪大了就爱吃这种热乎还软和的食物,关键味道也很棒。
  虽然没有跟着出声夸赞,但实际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身为纯正的吃货,许欢更是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每一下都能把桌上的菜全部夹上一遍,这滋味真是绝了,这要是开店做生意,不得没几天就客似云来,美名远扬啊。
  那些个网红店,米其林餐厅,不定有王御厨做的家常菜好吃呢。
  毕竟是真·百年老字号。
  有了王御厨这个金字招牌在,以后有了其他的租客,也不愁他们刚开始没有生意上门了。
  就算从一楼漏出百分之一的人,也能把生意慢慢做起来。
  基础打得是实实在在的。
  更何况,许欢回想起之前看过的那一份份“简历”,他的未来租客们也都是各个身怀绝活的。
  总之,自己就是这么慧眼识珠!
  嗯,运气也很好,不然怎么就掉了个金手指在身上呢。
  王御厨这人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看别人吃自己做的食物,他们吃得越香,自己的心情也越好,做菜、开发新菜品的激情也上来了,如此良性循环下,手艺可不就越来越好了嘛。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许欢正抱着肚子休息呢,就见王御厨凑过来,说了他之后的打算。
  “啥?!你说你打算先支个早餐摊,第一道吃食是喷香大肉饼?就叫这个名字??”许欢本就大的眼睛惊讶之下又圆了一圈,念叨着王御厨说出来的名字,人都傻呆呆的了。
  喷香大肉饼?名字倒是简单粗暴的好记,但从当过御厨的人嘴里说出来,未免也太接地气了吧?
  “嗯呐,就是叫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吗?”王御厨不明就里,跟着默念了几声还是没发现问题出在哪。
  许欢磕巴了一会儿,还是把心里想的给说了出来:“我以为你会直接开店做生意,卖的也是更加精细的饭食……”
  结果就这?
  怪不得明明有条件出这小屋了,却连一步都不舍得迈出去,看样子是提早做了打算,把时间攒起来多去外头摆几个小时的摊啊。
  听了这话,王御厨面色一苦,悄咪咪哭起了穷:“我也想啊,不用风里来雨里去,就有大把的客人上门,这可太好了!可一来我没什么名气,二来也没这么大的本钱,这第一天支摊的成本,老王我还想厚着脸皮同欢欢房东你再借点儿呢……”
  本就欠着房租,现在还得再让许欢支援点做生意的资金,生前从切菜小工一路做到皇宫御厨的王御厨表示,他从来没有这么拮据过。
  关于这点,许欢是早有心理准备的,闻言还开了句玩笑,说债多不愁,赚到钱了别忘记还就行,之后几天需要哪些材料,让王御厨只管和他开口,他会想办法弄来的。
  同时,他也后知后觉的理解了王御厨的选择,毕竟开起一个早餐摊子和正经的吃食饭馆,本金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等王御厨摆一段时间的早餐摊子赚到钱了,肯定会换一个赛道,回晴天小屋一楼这个“大本营”重新发展的。
  想明白后,许欢也不嫌弃王御厨打算卖的食物名字太简单粗暴了,直接点好啊,一下就能让人知道卖的是什么,喷香的,大肉饼子,哇哦,早上吃上一个,不得美得飞上天?
  等明天一早,他就去做王御厨的第一个大客户,多买上一些,给村里人分分,既回报了大家今天的慷慨,也能帮着王御厨打一波硬核广告。
  这么好吃的肉饼,只吃一个,只吃一天哪够啊,自然要连着好些天魂牵梦萦,跑去光顾王御厨生意的。
  这一波客人不就有了?
  许欢和王御厨聊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避着许家老两口,他们也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看他们说得差不多了,也加入了进来。
  “你们这是要在外头支早餐摊子?要不我给你们推荐个地儿,就镇上那个大巴站附近,每天早上都有人推着小车在那里摆摊,卖自家种的菜有,卖早饭的也有,年轻人去上班上学或者出门大多会经过那处,只要味道好,生意不会差!”许爷爷很有经验地说道。
  他们青云村是距离青云镇最近的一个村子了,坐大巴到镇上,都不用另外等公交,脚程快的走上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到村门口。
  村子里的老人也爱往镇上逛荡,买些日用零碎什么的,也有顺道在大巴站附近买早饭的,回来还要和老伙计们吐槽,现在的吃食生意可真好做啊,就算手艺差一点都有人光顾。
  许老爷子也凑热闹去过几次,发觉摊子上卖的吃食还没他们自己做的好吃呢,就渐渐不去了。但是,他心想,如果王大厨之后要去那边摆摊的话,他和老婆子铁定会经常上门光顾的。
  许欢跟着回忆了一下。
  他的小学是在镇上上的,因为家离学校不远,刚开始是爷爷奶奶领着带过去,再大些就是自己和小伙伴骑自行车去上学,自此就实现了早饭自由。
  而他们经常买早饭的地点,就在车站那一块。
  饭团、手抓饼、包子、油条、烧麦、甜味豆浆……就是这些路边随处可见的食物,汇合成了他童年记忆中的华丽一笔。
  “嗯,我也觉得那个地方可以。”许欢投了赞成票。
  王御厨想了想,快速计算自己推着小车过去那边需要花费的时间,皱了皱眉,这一来一回脚程快些的话少说也要半个小时啊,但为了更多的人流量……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