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她们都被编进了这本诗集里,成为了有血有肉的、各有特点的形象,而不仅仅是旁人口中一句带过的“才女”。
  但她们中许多人的结局都很惨。
  安鱼信看得有些难受。这些人若投身男子,必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然被女子的身份所困,能做的唯有写诗著书,除非入了后宫,又抓住时机,才能在统治者施舍的笼子里听政。
  林二小姐以其创作《春秋侠女传》和才学和创立女子私塾的贡献也能被编进这部书,安鱼信翻到最后一页一看,果见最后一首诗写的是贫屋舍人。
  “道理我都明白。”安鱼信抬起头,“诗词本身固然是极好的,然姐姐这么做无异于将自己推于风口浪尖。我前些日子上街时常听得人议论女子私塾,说其创立是为了拢权。姐姐在最后一首诗中将私塾创立者与《春秋侠女传》著书之人连结到一块儿,太惹眼了,怕是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定定看着林二小姐,却见那人笑笑,也不说话,偏头和萧南风对了一下眼神。萧南风叹了口气,只道“好罢”:
  “先已提醒过你,你若是定当如此,也只得罢了。”
  安鱼信看着林二小姐和萧南风打哑谜,心内一阵烦乱。她站起来,走到林二小姐身前站定,低头直直看她,道:“我不明白。”
  指尖蜷了蜷,她对上林二小姐轻挑着的眉,又重复了一遍:“我真不明白。”
  林二小姐弯了弯眼,伸出手,够上她的脑袋,按下去重重揉了揉。
  “去我家吃午饭?”她问。
  ——
  这回,饭桌上摆了一道荷香糯米鸡。
  林二小姐一刀划开鸡肚子,里头是喷香的糯米。
  “不破不立。”林二小姐笑道,“我若是不惹眼,不能走入台子中央,我所做的一切有何意义?”
  “女子生存条件太苛刻了。”林二小姐说,“你看,我仅仅是因为未戴面纱出门,便被退婚,无从再嫁,一辈子落人口舌。我还算幸运的,更有不知道多少女婴,刚出生便被遗弃。”
  “世人都道,女子不需要有才,只需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其中有多少是真心这么觉得的,又有多少是拿这话压派人,以慰藉自己在外的郁郁不得志呢?”
  “世人都说不行,我偏这么行,将女子之才与女子之泪广而告之,使那些真心这么觉得的人抛弃成见,再一把扯下压派女子之人的遮羞布,赤裸裸地告诉他,女子行,不行的是你。”
  “利用和阳王之势,展现女子的才干与价值,不说扭转女子地位,至少让她们不再因未蒙面而被退婚,不再一出生即面临死亡。”
  “让她们好过些,这便够了。”
  林二小姐盛了一小碗糯米饭,推到安鱼信面前。安鱼信接了,默不作声地闷了几口。
  “可是万一你遇到什么危险……现如今谣言四起,或云幕后之人是为了敛财敛权。”安鱼信又吃了几口,放下筷子,闷声说。
  “此事推行,必会受到阻拦。但阻力愈大,关注之人愈多,不是么?”林二小姐夹了一筷子鸡肉放到她碗里,轻笑道,“我说了,让她们好过些,这便够了。”
  第89章 前世·十二洗澡
  《万春辞》出版, 轰动一时。有人肆意诋毁也有人满腔热爱,甚至在文人间掀起了一阵感慨红颜薄命的风潮,一时竟有了以“才女”为美的风尚, 更有愈来愈多的家庭愿意把孩子往女子私塾送。
  此时恰逢元宵,林二小姐特递了请帖, 邀请萧南风一家去吃汤圆。萧南风拖家带口地去了, 排排坐在庭院里,本就不大的院子一时竟显得有些挤。
  青儿看起来很高兴, 满院张罗着给大伙斟茶,倒搞得白叶怪不好意思的:“你坐。看你忙前忙后的, 我倒在这儿享清福, 怪羞的。”
  “你让她忙。”林二小姐站在庭院边上,听见这儿的动静, 走过来笑道, “她好久没见这么多人, 开心的很。”
  萧南风喝了会儿茶,坐不住, 说想去厨房看看。林二小姐带路, 安鱼信也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你自己做的?”萧南风看着灶台上放着的被捏成各色形状的异形汤圆, 哟了声, “倒是手巧。”
  “和青儿一快儿做的。”林二小姐边嘱咐厨娘快些下锅, 一面笑道, “做了一整天呢。和面,准备馅料,包元宵, 零零散散加起来可费功夫。若不是你们来, 我早就在一旁凉快, 让厨娘来了。”
  晚饭摆在小院里,圆月相伴,桌上热气腾腾,模糊了周遭一切景致,显得格外温暖畅然。四位主子先上了桌,林二小姐回头招手叫两个小丫头:“你们也来,一块儿吃,人多热闹些。”
  地下其余丫鬟婆子们又摆了一席,一时人声鼎沸。林二小姐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坛子酒,拍着酒缸肚,笑道:
  “女儿红,这会子开了,可定要喝完的。”
  “哟,倒是有心,弄了这么一坛子好酒来。”萧南风吹了声口哨,又转头瞥了安鱼信一眼,道,“鱼信就不喝了,她受不住。”
  “十六了,早及笄了,怎么受不住呢?”林二小姐递去一个眼神,“管太严也不好。”
  “不是年纪的事儿……”萧南风还欲往下说,余光瞥见安鱼信皱巴巴可怜兮兮的小脸,不由得失笑,“这么想喝?那我也不拦了,今儿你林姐姐在这里,便容许你放纵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