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与齐昭昀的初衷相违背。
葬在南山下,至少他还能时常去看看,葬在燕川,恐怕就是此生不再相见。
齐昭昀和惠王一样,倘若他将来离开新都,要不然是落败,要不然是从权力中心跌落,这两种可能都有死亡如影随形,而他想做的一切也必然是失败了。因此,可以预见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足够长久和牢固的生活在新都,与惠王制衡,代替曹禤。
说来真奇怪,赵朔驾崩其实还没有多久,但世事已经天翻地覆,他们不再打仗了,但仍有未竟的功业,未完的计划,生活艰难而痛苦,居然始终没有改变。
就像是齐昭昀离开新都也有一段时日,然而当他回来的时候,就像是坠入一个熟悉的梦境一样,又深,又沉,昏黄的颜色。
虽然物是人非,虽然到处都是空洞和诡异的失落感,但这里毕竟熟悉。
傅明站在树影下静静的看着他,察觉出他的醉意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天黑了,外头是很冷的,她只看到一个漆黑的影子坐在地上,姿势随意,毫不顾及仪态。
虽然以前就侍奉这位主人,但傅明很清楚自己位置所在,是绝无可能真如外界所想成为齐昭昀的宠姬的。她只好竭尽所能去照顾他,去陪伴他。
但也仅此而已了。
虽然二人都算是亡国离家的人,但齐昭昀与傅明是截然不同的。她太脆弱,又太无用,像一尊珍贵的瓷瓶,倘若无人保护就要摔碎,而没有人会认出年代与历史。又或者像一株名花,免不了被连根拔起当做柴草烧掉。
而齐昭昀不同,乱世之中名剑自有归宿,只会被争相抢夺,而不会折断融为铁水。除了他自己。
傅明看了许久,才走过去:“郎君。”
她是很温柔的女人,但同样具有韧性,不会轻易退缩,更不会被轻易吓到,因此即使得在黑漆漆的夜里在一个人坟前唤醒齐昭昀,也仍然像是在齐昭昀的寝室里叫醒他一样:“郎君,是时候回去了,夜里很冷。”
齐昭昀没有真正睡着,但也不是很清醒,模模糊糊发声:“嗯……?”
傅明手一颤,弯下腰来搀扶他,又说了一遍:“外面太冷了,该回去了。”
齐昭昀并没有反抗她的意图,反而借力准备站起来。但他毕竟比她沉重,傅明十分费力,摇摇欲坠扶着他站起来。齐昭昀站在原地喘息,十分安静,然而傅明一手还提着灯,稍微顾及不到,火苗就哗啦啦烧着了灯笼纸。
她惊叫一声,连忙扔开烧着了的灯笼。
“火。”齐昭昀忽然说。
一只灯笼,能发出多刺目的火光?傅明忽然被往侧边带过去,齐昭昀扑过去扶着一棵树呕吐起来。
她顾不上更多,回头查看灯笼确实烧没了,也没有引燃地上的草木,这才追过去拍着齐昭昀的后背安抚他。
自从回来之后,齐昭昀的胃病就愈演愈烈。他几乎不怎么吃饭,也无法吃药——他没有受伤,傅明只好猜测胃病是在前线劳碌过度,饮食跟不上所致。她有心慢慢调养,但也知道情况必须尽快改善。
但是,为什么见到火会这样反应?
傅明并不明白。
晚上齐昭昀只和师夜光喝酒,席上有几样傅明安排的小菜,青梅丝,紫姜,还有几样本来不该佐酒的点心。可惜二人都没吃什么,反而很快就喝醉了。
傅明见了,也只有摇头叹息。
不吃饭只喝酒,到现在才吐出来,以齐昭昀现在的身体来说,已经算是好了。她一直等到齐昭昀吐完才摸出一方手帕塞给他,默然不语,什么都不说。
灯笼没了,两人只好摸黑往后门走,好在这条路是很熟悉的,还不至于走岔,天边也有淡淡的鱼肚白,勉强可以辨别方向。
傅明和齐昭昀一前一后走到后门,才在灯笼温吞如水的光晕下站住,齐昭昀想起来师夜光:“他怎么样了?”
“扶进客房睡了,有人守着,不会出事的。”傅明迅速回答。
但二人都没有进门的意思,仍然站在原地。傅明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无法开口。而齐昭昀,他本来应该已经清醒了,但仍然忍不住抬头去看灯笼里的光。
火啊,人本来不该惧怕火,正如人也不会惧怕死。
“郎君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傅明突然问。她从来不能算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初能够捡了齐昭昀的手稿之后逾距暴露自己,现在也一样不能视若无睹。
“想说的话?”齐昭昀望着她,灯笼被风吹动,他的面容身形都模糊不清,一阵颤抖。
傅明知道话说出口就无法改变,于是点头:“这大半年来,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无法开口吧?”
齐昭昀缓缓摇头:“有是有的,只是……也不必说了,我只是很感慨,原来人是如此无能为力。他活着的时候一向很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做更多,但是……其实所有人都这样,我也不过如此。”
生死是如此巨大的一条鸿沟,没有人能跨越,也没有人能够摧毁。
他不再说话,抬手叩门,于是傅明也不发一语,守着后门的家人拉开门闩,把他们迎进去。
天渐渐亮了,师夜光沉睡着,齐昭昀才回到床榻,宫里的小皇帝揉着眼睛准备去崇德殿配殿读书。
好像人人都行走在一条丝线上,交错纵横,织成密密的人世间。
葬在南山下,至少他还能时常去看看,葬在燕川,恐怕就是此生不再相见。
齐昭昀和惠王一样,倘若他将来离开新都,要不然是落败,要不然是从权力中心跌落,这两种可能都有死亡如影随形,而他想做的一切也必然是失败了。因此,可以预见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足够长久和牢固的生活在新都,与惠王制衡,代替曹禤。
说来真奇怪,赵朔驾崩其实还没有多久,但世事已经天翻地覆,他们不再打仗了,但仍有未竟的功业,未完的计划,生活艰难而痛苦,居然始终没有改变。
就像是齐昭昀离开新都也有一段时日,然而当他回来的时候,就像是坠入一个熟悉的梦境一样,又深,又沉,昏黄的颜色。
虽然物是人非,虽然到处都是空洞和诡异的失落感,但这里毕竟熟悉。
傅明站在树影下静静的看着他,察觉出他的醉意已经所剩无几。现在天黑了,外头是很冷的,她只看到一个漆黑的影子坐在地上,姿势随意,毫不顾及仪态。
虽然以前就侍奉这位主人,但傅明很清楚自己位置所在,是绝无可能真如外界所想成为齐昭昀的宠姬的。她只好竭尽所能去照顾他,去陪伴他。
但也仅此而已了。
虽然二人都算是亡国离家的人,但齐昭昀与傅明是截然不同的。她太脆弱,又太无用,像一尊珍贵的瓷瓶,倘若无人保护就要摔碎,而没有人会认出年代与历史。又或者像一株名花,免不了被连根拔起当做柴草烧掉。
而齐昭昀不同,乱世之中名剑自有归宿,只会被争相抢夺,而不会折断融为铁水。除了他自己。
傅明看了许久,才走过去:“郎君。”
她是很温柔的女人,但同样具有韧性,不会轻易退缩,更不会被轻易吓到,因此即使得在黑漆漆的夜里在一个人坟前唤醒齐昭昀,也仍然像是在齐昭昀的寝室里叫醒他一样:“郎君,是时候回去了,夜里很冷。”
齐昭昀没有真正睡着,但也不是很清醒,模模糊糊发声:“嗯……?”
傅明手一颤,弯下腰来搀扶他,又说了一遍:“外面太冷了,该回去了。”
齐昭昀并没有反抗她的意图,反而借力准备站起来。但他毕竟比她沉重,傅明十分费力,摇摇欲坠扶着他站起来。齐昭昀站在原地喘息,十分安静,然而傅明一手还提着灯,稍微顾及不到,火苗就哗啦啦烧着了灯笼纸。
她惊叫一声,连忙扔开烧着了的灯笼。
“火。”齐昭昀忽然说。
一只灯笼,能发出多刺目的火光?傅明忽然被往侧边带过去,齐昭昀扑过去扶着一棵树呕吐起来。
她顾不上更多,回头查看灯笼确实烧没了,也没有引燃地上的草木,这才追过去拍着齐昭昀的后背安抚他。
自从回来之后,齐昭昀的胃病就愈演愈烈。他几乎不怎么吃饭,也无法吃药——他没有受伤,傅明只好猜测胃病是在前线劳碌过度,饮食跟不上所致。她有心慢慢调养,但也知道情况必须尽快改善。
但是,为什么见到火会这样反应?
傅明并不明白。
晚上齐昭昀只和师夜光喝酒,席上有几样傅明安排的小菜,青梅丝,紫姜,还有几样本来不该佐酒的点心。可惜二人都没吃什么,反而很快就喝醉了。
傅明见了,也只有摇头叹息。
不吃饭只喝酒,到现在才吐出来,以齐昭昀现在的身体来说,已经算是好了。她一直等到齐昭昀吐完才摸出一方手帕塞给他,默然不语,什么都不说。
灯笼没了,两人只好摸黑往后门走,好在这条路是很熟悉的,还不至于走岔,天边也有淡淡的鱼肚白,勉强可以辨别方向。
傅明和齐昭昀一前一后走到后门,才在灯笼温吞如水的光晕下站住,齐昭昀想起来师夜光:“他怎么样了?”
“扶进客房睡了,有人守着,不会出事的。”傅明迅速回答。
但二人都没有进门的意思,仍然站在原地。傅明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无法开口。而齐昭昀,他本来应该已经清醒了,但仍然忍不住抬头去看灯笼里的光。
火啊,人本来不该惧怕火,正如人也不会惧怕死。
“郎君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傅明突然问。她从来不能算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初能够捡了齐昭昀的手稿之后逾距暴露自己,现在也一样不能视若无睹。
“想说的话?”齐昭昀望着她,灯笼被风吹动,他的面容身形都模糊不清,一阵颤抖。
傅明知道话说出口就无法改变,于是点头:“这大半年来,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无法开口吧?”
齐昭昀缓缓摇头:“有是有的,只是……也不必说了,我只是很感慨,原来人是如此无能为力。他活着的时候一向很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做更多,但是……其实所有人都这样,我也不过如此。”
生死是如此巨大的一条鸿沟,没有人能跨越,也没有人能够摧毁。
他不再说话,抬手叩门,于是傅明也不发一语,守着后门的家人拉开门闩,把他们迎进去。
天渐渐亮了,师夜光沉睡着,齐昭昀才回到床榻,宫里的小皇帝揉着眼睛准备去崇德殿配殿读书。
好像人人都行走在一条丝线上,交错纵横,织成密密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