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因此陈双厚将信件递过来后,廖捕头就小心翼翼的将信件拆开拿出里面的信函看了一遍,随后信件的内容让廖捕头心中一惊。担心迟了会和来拿信件的人撞上,所以廖捕头快速的记下信件中的内容后就将信件放回了原位,随后就带着陈双厚回城找陆浩去了。
  两人这一折腾回到衙门的时候都已经天亮了,陆浩虽然还没起床但也快了,因此两人就先去洗漱了一番随后去后院找陆浩。按照规矩应该是先通知伍连德让他去通知陆浩才是,但谁让伍连德现在还在林家那边盯梢呢,因此只能先无视规矩了。
  好在陆浩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怪罪两人,甚至一看到两人就让他们赶快坐下,随后询问两人是否有了什么进展。
  “大人,属下和陈捕快昨日半夜的时候看到有一青年男子从林通判后门走出来去了城外。”廖捕头沉声说道。
  陆浩一听到城外两个字瞬间就眉头紧皱,沉声问道“城外???”
  “是的,林通判不知道从哪里拿来的手谕,昨夜负责守门的捕快一看到手谕就放人出去了。”廖捕头沉声说道。
  “你确认是手谕而不是行贿出去的?”陆浩有些不相信的确认道。
  “属下百分百确认那是手谕而不是行贿。”廖捕头肯定的说道。
  陆浩闻言不再多说什么,让廖捕头继续说。
  廖捕头继续说道“对方走到城外大约两公里的一片小树林里将一封信件放到了一棵大树的鸟窝里。我们等他走了之将信件拿下来看了一下,信件里面写的是林通判让省城那边送一批原石过来,信件内还附上了十几张的银票,属下粗略数了一下少说有一千多两。”
  对于原石是从省城那边进过来的陆浩早就从周家那边知道了,不过信件内还放了一千多两的银票,可见省城那边负责原石运送的人地位比林通判更高,或者说他就是林通判的背后之人。
  “信件里有没有提到和林通判通信的人是谁???”陆浩问道。
  廖捕头闻言下意识的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有,上面有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之前汪大人在的时候属下有听他提起过这个人,正是省城的通判姓沐。”
  陆浩听到这件事居然还和省城的通判有关系,眉头皱的更紧了,虽然都是通判但林通判只是九品小官,而省城的通判却是正六品比陆浩还要高出一个品级。如果对方真的是林通判的背后之人,那么这件事陆浩想要一个人解决显然是不可能了。
  知道林通判背后之人是谁之后陆浩就一直头疼该怎么办,先不说还没有找到林通判准确的罪证,单单沐通判的存在就让陆浩没办法真将林通判怎么样。
  就在陆浩头疼的时候汪大人的信件总算是到了,不得不说汪大人家里在省城也是有点人脉的。以前是不知道林通判背后之人是省城那边的,现在知道之后一查就全查清楚了。
  汪大人的信件上写着林通判和沐通判是十年前突然交好,并且两人交好后没多久就开发了一座原石矿山。沐通判那边负责开采,林通判这边负责售卖,至于为何沐通判不直接在省城售卖而是要费尽心思送到青岗县让林家售卖那就没人知晓了。
  而且据说这座原石矿山起先是沐通判的一位友人发现的,这矿山也就在那位友人所在村子的后山里。只是还没开采的时候那位友人就去世了,而且那座村子里的人也都搬迁了,至于是真是假那就没有人知晓了,反正开采的手续办理的十分齐全。
  还有一点就是这位沐通判在省城的风评其实并不好,前面就说过了他比较瑕疵必报谁要惹了他那绝对要脱一层皮,并且他还喜欢耍阴招。据说上一任知府就被这位沐通判给整治过,最后落得个被贬的下场可见他的手段有多厉害,而这任的知府大人刚上任的时候两人好像也吵过架,沐大人好像也想整治一下对方,只是一山还有一山高现任的这位知府大人手段更强不管这位沐通判使用什么手段对方都不怕。
  也正如此汪大人写明了如果陆浩真想对付沐通判的话最好找一找知府大人,知府大人不但手段强据说还是京城出来历练的乃是世家出身身份尊贵,而且据说还和文坛的几位大拿同出一门。
  至于同知的话因为年纪大马上要退休了是个老油条不喜欢得罪人只想混过去,真要找他的话说不准他转头就将你给卖了。
  陆浩在看完汪大人的信件后心中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不过在看到这位知府大人和文坛的几位大拿都有关系,心中想着会不会丁承渊也认识。如果丁承渊也认识的话那就太好了,陆浩此时正烦恼该怎么联系那位知府大人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呢。
  陆浩担心信件上写不清楚,因此趁着太阳下山的时候让伍连德亲自驾车去了一趟镇上找丁承渊。
  丁承渊看到陆浩半夜过来还吓了一跳,以为陆浩出了什么事情,知道陆浩只是过来询问省城那位知府大人他认不认识的时候直接无语了,甚至还将陆浩给训斥了一顿。
  但在听完陆浩为何这个时候来找他,还有原因的时候丁承渊沉默了一会儿总算不训斥了,沉声说道“唐鑫词那家伙我的确认识,我们两人虽然不是师出一门但我们两人的师傅乃是好友关系,我和他的关系也算不错。一会儿你就写一封信将事情写清楚然后我写一封信给他,你的信件就放在我的信件里面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了。唐鑫词那家伙我知道最是刚正不阿,如果事情真如你所说那般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