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约是因为开始留意了,她才知道程津有多火,程津唯二的两部电影,已经被影迷盘出包浆了,里面的台词也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经典镜头更是在有相似的情节出现时就被拉出来作为天花板比较。
  程津不再演戏以后,路透图也格外珍贵起来,就比如今日这一张。
  身边的人聊天她也能听到程津的名字,大家热火朝天滔滔不觉得表达对他的喜爱,不止是他的演员身份,还有投资人身份,蔺蔺听着已然封神。
  蔺蔺这时候都觉得有些奇怪,以前她到底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到了什么地步,竟然没有听过程津的名字,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
  第二日,蔺蔺起身准备去研究楼的时候就发现程津已经不在家了,但是他仍然很贴心熬了粥温着,然后给蔺蔺光脑留言,提醒她记得喝完粥以后再去工作。
  蔺蔺心口一片熨帖,端出粥来摆好,拿出光脑给程津的通讯拍了一张照片发过去【粥很好吃,辛苦啦,早安!】
  那边大约是忙,没有立即回复,蔺蔺就又往上翻了翻,他们加了通讯从结婚那天算起,足足一个月30天,消息倒是有来有往,但是不多,每天蔺蔺都会早中晚各发一条讯息联系问好,有时候也会拍摄她的食物发过去,开始的时候布置这套新房,还发了很多细节过去,后来就少了,这个还是蔺蔺主动减少的。
  因为她发现她每发出去的任何一条消息,程津都很认真的做出了回复,但是他回复的时间是很不规律的,有时候蔺蔺发出去一条消息,程津能够很快回复,但有时候一条消息从早上发出去要到大半夜才会收到程津的回复,足可见忙碌。
  但是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他对蔺蔺分享的一切完全没有半点敷衍,每一条都很认真的进行了回复,即使是早安这样的无意义问候语
  这也是蔺蔺觉得他又软又乖的原因,后来她自己就不忍心打扰了,主动减少了消息的发送。
  她发完照片以后,就将粥吃完去研究楼。
  等到再收到程津的消息就是中午了:【好吃就下次再煮,不辛苦。】
  【早安!】
  【图片jpg.】
  蔺蔺点开,也是一份早餐,是用家里恒温饭盒装着的粥,她情不自禁笑了一下,看见下面还有留言。
  【昨天说的内测,我协调了一下,直接带全息仓回家来完成就可以,如果可以,我今天要亲自去一趟,明天全息仓就可以运送过来。不过今天晚上就不能回家了。】
  蔺蔺目光一亮,这东西当然是越早越好,她立马给了回复【好!】
  于是这天晚上程津没有回来,屋子里空荡荡的,蔺蔺还有些不习惯。第二天她更是数着时间,一到点就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离开了,研究室里的机械音看着她的动作,立即进行了表扬:“蔺蔺老师,您能做到准点下班,这很值得表扬,请继续坚持。”
  蔺蔺:……
  不过她想到准点下班的理由,忽然推了推鼻梁上眼镜:“我觉得应该能。”
  她说完,弯唇走出了研究室。
  第4章 进入游戏
  回到家打开门,室内果然不像以前一样空荡荡的,也不是一派安静,蔺蔺在玄关就能听见一些细碎的声响。
  她抬头望去,客厅里正在弯腰整理沙发的人似乎也听见了声音,正抬头望她,然后眉眼温柔:“下班啦?”
  蔺蔺久违感到局促和不知所措,弯了弯眉眼轻轻“嗯”了一声。
  “全息仓搬回来了吗?什么时候做任务?”她一边换鞋一边没话找话的问。
  程津摇了摇头:“那个不着急,我们先吃饭吧。”
  蔺蔺细细嗅,屋内果然有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
  两个人安安静静的洗完手吃饭,吃完饭以后,程津才领着她去了之前闲置的一件客房,这里已经被简单收拾过了,原本空荡荡的房间里多了一台大大床式的全息仓。
  还不等蔺蔺发出疑问,程津就先介绍了:“因为是情侣cos play游戏,我们不仅研发了单人全息仓,也有适合情侣单独玩乐的情侣全息仓,因为这是一款全新的产品,就纳入内测范围了。”
  也就是说,待会儿和以后两个人会共用一个全息仓完成这个内测了。
  这简直是……太好了!!
  程津的研发人员,工作室都是大好人呐!蔺蔺不由得感慨,唇角也高兴挑起。
  程津却是有些顾虑的:“我们用这个情侣全息仓可以吗?如果你不习惯,那我就去申请单人全息仓。”
  不习惯,怎么可能不习惯呢?
  蔺蔺按住程津的手,也制止了他准备转身的动作,义正言辞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也是内测的一部分,我们怎么能做事做半截呢?而且,我们已经是联邦认可的伴侣了,只是用一个情侣全息仓而已,不是很正常吗?”
  转身的程津看见按在自己手腕上纤白修长的手,眼睫垂下,然后眼睛不着痕迹的弯了弯:“好。”
  他没有拂开蔺蔺的手,也没有收回自己的手,只是顺着原来的轨迹转回身来,继续介绍道:“我们这是一个很纯粹的真人cos play恋爱游戏,设置了很多情景模式,主要是为了促成情侣在一起。”
  “进入游戏后,首先真实填写自己的基础信息,然后选择情景模式。如果单独玩的,选择情景模式后,系统会根据玩家填写的理想型需求匹配伴侣玩家,如果没有要求,系统会进行随机匹配,当然,如果不喜欢和真人恋爱,也可以随机匹配系统的npc。如果是情侣一起进入,只要共同选择一个情景模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