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真是不幸,本来韩子高还想拜见兰京生母,把兰京之首交给她,再给一笔养老送终的抚恤,算是全了兰京的孝心,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凄凉结局。
韩子高请来敛匠做了一具木头身子,和兰京之首接上后放入棺椁,按土礼与其生母十三娘葬在同一个墓穴里。
“兰将军,晚辈来此,一是拜祭您,二是把您儿子兰京归葬在您身侧,了却您和您儿子生前的心愿。”韩子高跪下焚香祷告。
“兰公子,这杯酒我敬你,在下佩服你的勇气和孝心。”韩子高把一杯酒倒在兰京墓前:“如今你回到了父母身边,可以瞑目了,这次你能回来,多亏了兰陵王,希望你的魂魄不要再纠缠他了。”
祭拜结束,韩子高问刘诚:“昙莲生的尸首查得怎样?”
刘诚道:“头好找,就存在领军府的武库。尸体比较麻烦,找到了当时行刑的几个刽子,昙莲生被车裂后,散落的尸块内脏被装进一只麻袋,埋在离梅岭不远的乱葬岗,因为时间久了,加上当时没作标记,几个人说法不一,属下派人带着他们把可能埋的地方一一挖开,目前还没有找到,不过将军放心,找到是迟早的事。对了,属下打听的时候,还得知一件事,昙莲生当时表演所吹的一支胡笛,估计是上好的乐器,被会稽长公主要去了。”
韩子高心中一痛,过去这么久了,听到有人提舜华,还是不由自主会心痛。
“我知道了,你继续查找。”韩子高说。
第10章 查明真相
回到右军府,韩子高又与长史胡霖决断两个月没处理的公事,正商谈着,秦如意拿着一封信函进来,双手递上说:“湓城来的信,是刘广业将军给您的。”
自韩子高出使齐国后,没几日骑将军刘广业就收到皇帝任命,前往武陵帮助武州刺史吴明彻守城。
“一定是让他查的事有眉目了,当初我在圣上面前推荐广业,故意提了一句武陵缺良将,圣上就懂我的意思了。”韩子高微笑。
“圣上对将军的话没有不听的。”胡霖笑道。
“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讲。”韩子高说着,拿起小刀拆开信检,把来信仔仔细细看了两遍,递给胡霖道:“广业查到有人看到戴晖进武陵城传信,但是之后,吴明彻并没有驻防,中秋夜贺若敦来袭,吴明彻不敌退走巴陵,再没人见过戴晖。”
胡霖看了一遍,沉默不语。
秦如意问:“那戴护卫到哪里去了呢?”
“死了。”韩子高叹口气。
“死了?怎么会死了呢?”秦如意还没弄明白。
“吴明彻收到了信却没有驻防,失了武陵,怕被圣上责怪,就杀戴晖灭口,然后假装没有收到使团的报信。”韩子高解释。
“什么?他怎么能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他不是素有仁义的好名声吗?”秦如意不敢相信。
“哼,没想到他竟是伪善,难怪有人说他心胸狭窄。”韩子高气得一拍桌案:“他未布防导致失城,已是重罪,杀人灭口更是罪上加罪,我的人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我要到圣上面前参他,为戴晖讨回公道。”
“您现在去告他,仅凭这封信,证据还不足。”胡霖提醒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只要圣上派人追查,抓住吴明彻身边的人把口供一对,谁敢帮他隐瞒,看吴明彻到时还能做何狡辩。”韩子高说:“脯时快到了,我正好进宫向圣上禀明。”
“吴明彻是开国侯、边疆大将,在朝中颇有声望,圣上初登位时,任为右卫将军,可见圣上的器重倚赖,将军还是谨慎为上,在没有能告倒他的证据前,莫要得罪了他。”胡霖道。
“别人怕他,我不怕他,他就是知道我告了他,他又能把我怎么样?若不拷问吴明彻的部下,广业又如何能查出更多的证据,我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要给戴晖家眷一个说法,我的部下不能不明不白就这么没了,而且广业寻人的事,若是被吴明彻发觉,只怕广业的处境也会像戴晖一样危险。”韩子高说:“事不宜迟,速参速决。”🗶ᒐ
韩子高换了公服,进宫来到政事堂,王奕立即吩咐尚食宫人上膳。
陆琼已经在吃饭,韩子高跟他打趣:“伯玉兄,今日的公食看起来比御膳更诱人呢!”
陆琼白了他一眼:“那咱俩换。”
“我倒是想,又怕圣上不高兴,说我吃独食。”韩子高道。
“什么话都给你说尽了。”陆琼被气笑了。
陈蒨放下笔,走到饭桌前,敲着桌面说:“朕的饭还嫌弃?你倒底要吃什么?”
第11章 臣要弹劾一个人
韩子高坐下道:“臣哪敢嫌弃,毕竟是免费的饭,就是天天口味差不多,吃得嘴里淡出鸟来。”
“伯玉在呢,注意言辞。”陈蒨提醒。
“哈哈哈——”韩子高满不在乎道:“反正只有史官看得到。”又转头对尚食女使说:“阿姊,明天带只铜铛,再带三四个鸡子、少许盐米、浑豉、麻油,我给圣上做道炒鸡子,换换口味。”
尚食女使笑道:“好的,右军。”
“对了,臣带回来的《齐民要术》转给有司了吧!”韩子高问陈蒨。
“朕跟到侍中说过了,你就放心吧!”陈蒨道:“朕抽看了半卷,虽然南北有差异,但还是很实用。”
吃完了饭,两人坐着饮茶,等尚食宫人收拾餐具离开后,韩子高起身拱手说:“陛下,臣有两件事要请示陛下。”
韩子高请来敛匠做了一具木头身子,和兰京之首接上后放入棺椁,按土礼与其生母十三娘葬在同一个墓穴里。
“兰将军,晚辈来此,一是拜祭您,二是把您儿子兰京归葬在您身侧,了却您和您儿子生前的心愿。”韩子高跪下焚香祷告。
“兰公子,这杯酒我敬你,在下佩服你的勇气和孝心。”韩子高把一杯酒倒在兰京墓前:“如今你回到了父母身边,可以瞑目了,这次你能回来,多亏了兰陵王,希望你的魂魄不要再纠缠他了。”
祭拜结束,韩子高问刘诚:“昙莲生的尸首查得怎样?”
刘诚道:“头好找,就存在领军府的武库。尸体比较麻烦,找到了当时行刑的几个刽子,昙莲生被车裂后,散落的尸块内脏被装进一只麻袋,埋在离梅岭不远的乱葬岗,因为时间久了,加上当时没作标记,几个人说法不一,属下派人带着他们把可能埋的地方一一挖开,目前还没有找到,不过将军放心,找到是迟早的事。对了,属下打听的时候,还得知一件事,昙莲生当时表演所吹的一支胡笛,估计是上好的乐器,被会稽长公主要去了。”
韩子高心中一痛,过去这么久了,听到有人提舜华,还是不由自主会心痛。
“我知道了,你继续查找。”韩子高说。
第10章 查明真相
回到右军府,韩子高又与长史胡霖决断两个月没处理的公事,正商谈着,秦如意拿着一封信函进来,双手递上说:“湓城来的信,是刘广业将军给您的。”
自韩子高出使齐国后,没几日骑将军刘广业就收到皇帝任命,前往武陵帮助武州刺史吴明彻守城。
“一定是让他查的事有眉目了,当初我在圣上面前推荐广业,故意提了一句武陵缺良将,圣上就懂我的意思了。”韩子高微笑。
“圣上对将军的话没有不听的。”胡霖笑道。
“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讲。”韩子高说着,拿起小刀拆开信检,把来信仔仔细细看了两遍,递给胡霖道:“广业查到有人看到戴晖进武陵城传信,但是之后,吴明彻并没有驻防,中秋夜贺若敦来袭,吴明彻不敌退走巴陵,再没人见过戴晖。”
胡霖看了一遍,沉默不语。
秦如意问:“那戴护卫到哪里去了呢?”
“死了。”韩子高叹口气。
“死了?怎么会死了呢?”秦如意还没弄明白。
“吴明彻收到了信却没有驻防,失了武陵,怕被圣上责怪,就杀戴晖灭口,然后假装没有收到使团的报信。”韩子高解释。
“什么?他怎么能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他不是素有仁义的好名声吗?”秦如意不敢相信。
“哼,没想到他竟是伪善,难怪有人说他心胸狭窄。”韩子高气得一拍桌案:“他未布防导致失城,已是重罪,杀人灭口更是罪上加罪,我的人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我要到圣上面前参他,为戴晖讨回公道。”
“您现在去告他,仅凭这封信,证据还不足。”胡霖提醒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只要圣上派人追查,抓住吴明彻身边的人把口供一对,谁敢帮他隐瞒,看吴明彻到时还能做何狡辩。”韩子高说:“脯时快到了,我正好进宫向圣上禀明。”
“吴明彻是开国侯、边疆大将,在朝中颇有声望,圣上初登位时,任为右卫将军,可见圣上的器重倚赖,将军还是谨慎为上,在没有能告倒他的证据前,莫要得罪了他。”胡霖道。
“别人怕他,我不怕他,他就是知道我告了他,他又能把我怎么样?若不拷问吴明彻的部下,广业又如何能查出更多的证据,我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要给戴晖家眷一个说法,我的部下不能不明不白就这么没了,而且广业寻人的事,若是被吴明彻发觉,只怕广业的处境也会像戴晖一样危险。”韩子高说:“事不宜迟,速参速决。”🗶ᒐ
韩子高换了公服,进宫来到政事堂,王奕立即吩咐尚食宫人上膳。
陆琼已经在吃饭,韩子高跟他打趣:“伯玉兄,今日的公食看起来比御膳更诱人呢!”
陆琼白了他一眼:“那咱俩换。”
“我倒是想,又怕圣上不高兴,说我吃独食。”韩子高道。
“什么话都给你说尽了。”陆琼被气笑了。
陈蒨放下笔,走到饭桌前,敲着桌面说:“朕的饭还嫌弃?你倒底要吃什么?”
第11章 臣要弹劾一个人
韩子高坐下道:“臣哪敢嫌弃,毕竟是免费的饭,就是天天口味差不多,吃得嘴里淡出鸟来。”
“伯玉在呢,注意言辞。”陈蒨提醒。
“哈哈哈——”韩子高满不在乎道:“反正只有史官看得到。”又转头对尚食女使说:“阿姊,明天带只铜铛,再带三四个鸡子、少许盐米、浑豉、麻油,我给圣上做道炒鸡子,换换口味。”
尚食女使笑道:“好的,右军。”
“对了,臣带回来的《齐民要术》转给有司了吧!”韩子高问陈蒨。
“朕跟到侍中说过了,你就放心吧!”陈蒨道:“朕抽看了半卷,虽然南北有差异,但还是很实用。”
吃完了饭,两人坐着饮茶,等尚食宫人收拾餐具离开后,韩子高起身拱手说:“陛下,臣有两件事要请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