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如今绣房布置妥当, 甚至比原先那间还宽敞些,很方便秦蓁做绣活。
目前这幅绣作对于秦蓁来说还算简单,因此有余力在期限内给柳岚多做几身衣裳。
柳岚那些破旧的衣裳在拆洗过后, 已经陆续被秦蓁缝制成旧被套了, 衣橱里再也看不到一件打补丁的衣裳。
今年的棉花买得晚了些,一斤比以往贵了两文钱, 秦蓁托伯娘买完, 听她念叨了好几次,说明年一定得记得早些买, 多花的那二十文钱都能买一斤肉了。
秦蓁笑着应下,心想确实如此,二十文够买四两干木耳, 从阿岚到山上摘下再晒干,中间得费不少事呢。
十斤棉花都是给柳岚做冬衣的,薄厚各两身,余下的托人做两双棉鞋。
柳岚盯着缝制衣裳的秦蓁看,半天也舍不得挪眼。
“怎么, 不看书了?”秦蓁手上动作不停,笑着朝他问道。
“不看了。”书本哪有媳妇好看?
近来柳岚黏人得紧,躺着时总想秦蓁在一旁陪他,伤口恢复一点后拄拐杖也要在能看到她的地方。
若是长时间见不着人或是不知晓秦蓁的动向,便会隔一段时间喊一声,直到她出现。
秦蓁倒是不嫌烦,偶尔还会和柳岚玩“捉迷藏”逗他。
柳岚看秦蓁灵动的五指,突然问道:“以前学女红的时候会扎到手吗?”
“唔……很少,”秦蓁抬头望他,“我从小手稳,少有被针扎的时候。”
娘亲曾为此高兴过,天天带着自己学女红,只是她算不得“灵巧”,时常能看到娘亲失望的样子。
“蓁蓁好厉害。”
秦蓁笑了笑,接受着柳岚质朴的夸赞。
卖芝草的事情终于落定,周大石前两天将银钱送了过来,薄薄的三张银票代表着三百两,另外还有二十两银元宝,那株芝草最终卖了三百二十两。
周大石没有收佣钱,他恨不得多给秦蓁送点银子,又怎么会收小两口的钱。
正好柳望山挖了小半筐冬笋回来,秦蓁便留下几个自家吃,其他的就让周大石带回去。毕竟在村里随时都能去挖,比镇上方便许多。
“县城的宅院我已经让那些小子去打听了,到时等阿岚伤好了自己去看看,要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也好换一处。”
“好,多谢周叔。”
周大石朝柳岚摆摆手,问道:“恢复得怎么样了?”
“大夫说再修养一个月就能好全。”
毕竟是年轻的小伙子,一边喝汤药一边吃饭吃肉,自然好得快。
“那就好。”
周大石没有多待,看着家里没有要帮忙的地方也就回去了。
柴火比上次过来时多了很多,估计是柳望山父子俩特地准备的。
——
两个家的菜地里都种了不少菜,秦蓁没有往外送很多,大部分晒成菜干留着过冬吃。
虽说柳岚之前已经准备了许多,但她还是忍不住像大伯娘她们那样囤积过冬的粮食。
去年柳岚能把她照顾得好好的,那今年自己也能把他养好。
柳岚断的两根胁骨没有大碍,腿上的伤口也在结痂,因此休养了一个月后,在秦蓁的允许下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计,比如给柳罗采摘晾晒好的山货分拣开来。
柳罗踏实肯干,跟在柳岚身边学了一年多,随着身量长高、力气渐大,捡山货的手艺也有柳岚七八成的模样。
如今他一个人捡的山货完全能供应给镇上的大部分主顾,这样一来,柳岚明年就可以专心去管县城那边的事了。
入冬前的蜜糖和雪耳最后还是秦蓁和赵承去卖的,柳罗目前心性未定,并不能让人全然放心,等再过几年就好。
……
秦蓁和谭月约着一同去买豆腐,走到半路,谭月见四下无人,悄声在秦蓁耳边说道:“蓁蓁,过两天你哥回来,咱们再吃一次炸豆腐?我让他带烧鸡。”
“好啊,正巧阿岚最近也馋这个。”秦蓁欣然答应了下来。柳岚前段时间一直吃得清淡,上回去医馆问诊后终于能正常饮食了,因此常央着她做些味道重一点的菜。
“他现在能吃这些?”
“可以,问过大夫了,不过不能吃太多。”
“那就好。所幸快康复了,那天可真把人吓了一大跳。”毕竟柳岚自捡山货以来一直没有出事,家里人都很放心他,哪曾想突然会听到那样的消息。
秦蓁笑了笑,转而询问柳文轩近来在书院的事。
谭月也不避讳,轻声道:“书院想让他们教书先生多费点心思在有钱人家的小孩身上。”
当然,按柳文轩转述的原话来看,就差明着说少管那些交不出几两束脩的农门学子了。
秦蓁皱了皱眉,似乎是没想到如今的书院竟是这副做派。
“文轩自己就是苦读出来的,怎么可能不管那些孩子?他和我说,如果非闹到辞馆的地步,那他干脆回来在村子里开个私塾。”
地方他都看好了,就选在祠堂后面的那座破院子里,毕竟是惠及子孙的好事,族里的长辈应当不会拒绝。
“这样也好,回家了还能舒坦些,不用受外人的气。”
“就是!”
目前这幅绣作对于秦蓁来说还算简单,因此有余力在期限内给柳岚多做几身衣裳。
柳岚那些破旧的衣裳在拆洗过后, 已经陆续被秦蓁缝制成旧被套了, 衣橱里再也看不到一件打补丁的衣裳。
今年的棉花买得晚了些,一斤比以往贵了两文钱, 秦蓁托伯娘买完, 听她念叨了好几次,说明年一定得记得早些买, 多花的那二十文钱都能买一斤肉了。
秦蓁笑着应下,心想确实如此,二十文够买四两干木耳, 从阿岚到山上摘下再晒干,中间得费不少事呢。
十斤棉花都是给柳岚做冬衣的,薄厚各两身,余下的托人做两双棉鞋。
柳岚盯着缝制衣裳的秦蓁看,半天也舍不得挪眼。
“怎么, 不看书了?”秦蓁手上动作不停,笑着朝他问道。
“不看了。”书本哪有媳妇好看?
近来柳岚黏人得紧,躺着时总想秦蓁在一旁陪他,伤口恢复一点后拄拐杖也要在能看到她的地方。
若是长时间见不着人或是不知晓秦蓁的动向,便会隔一段时间喊一声,直到她出现。
秦蓁倒是不嫌烦,偶尔还会和柳岚玩“捉迷藏”逗他。
柳岚看秦蓁灵动的五指,突然问道:“以前学女红的时候会扎到手吗?”
“唔……很少,”秦蓁抬头望他,“我从小手稳,少有被针扎的时候。”
娘亲曾为此高兴过,天天带着自己学女红,只是她算不得“灵巧”,时常能看到娘亲失望的样子。
“蓁蓁好厉害。”
秦蓁笑了笑,接受着柳岚质朴的夸赞。
卖芝草的事情终于落定,周大石前两天将银钱送了过来,薄薄的三张银票代表着三百两,另外还有二十两银元宝,那株芝草最终卖了三百二十两。
周大石没有收佣钱,他恨不得多给秦蓁送点银子,又怎么会收小两口的钱。
正好柳望山挖了小半筐冬笋回来,秦蓁便留下几个自家吃,其他的就让周大石带回去。毕竟在村里随时都能去挖,比镇上方便许多。
“县城的宅院我已经让那些小子去打听了,到时等阿岚伤好了自己去看看,要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也好换一处。”
“好,多谢周叔。”
周大石朝柳岚摆摆手,问道:“恢复得怎么样了?”
“大夫说再修养一个月就能好全。”
毕竟是年轻的小伙子,一边喝汤药一边吃饭吃肉,自然好得快。
“那就好。”
周大石没有多待,看着家里没有要帮忙的地方也就回去了。
柴火比上次过来时多了很多,估计是柳望山父子俩特地准备的。
——
两个家的菜地里都种了不少菜,秦蓁没有往外送很多,大部分晒成菜干留着过冬吃。
虽说柳岚之前已经准备了许多,但她还是忍不住像大伯娘她们那样囤积过冬的粮食。
去年柳岚能把她照顾得好好的,那今年自己也能把他养好。
柳岚断的两根胁骨没有大碍,腿上的伤口也在结痂,因此休养了一个月后,在秦蓁的允许下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计,比如给柳罗采摘晾晒好的山货分拣开来。
柳罗踏实肯干,跟在柳岚身边学了一年多,随着身量长高、力气渐大,捡山货的手艺也有柳岚七八成的模样。
如今他一个人捡的山货完全能供应给镇上的大部分主顾,这样一来,柳岚明年就可以专心去管县城那边的事了。
入冬前的蜜糖和雪耳最后还是秦蓁和赵承去卖的,柳罗目前心性未定,并不能让人全然放心,等再过几年就好。
……
秦蓁和谭月约着一同去买豆腐,走到半路,谭月见四下无人,悄声在秦蓁耳边说道:“蓁蓁,过两天你哥回来,咱们再吃一次炸豆腐?我让他带烧鸡。”
“好啊,正巧阿岚最近也馋这个。”秦蓁欣然答应了下来。柳岚前段时间一直吃得清淡,上回去医馆问诊后终于能正常饮食了,因此常央着她做些味道重一点的菜。
“他现在能吃这些?”
“可以,问过大夫了,不过不能吃太多。”
“那就好。所幸快康复了,那天可真把人吓了一大跳。”毕竟柳岚自捡山货以来一直没有出事,家里人都很放心他,哪曾想突然会听到那样的消息。
秦蓁笑了笑,转而询问柳文轩近来在书院的事。
谭月也不避讳,轻声道:“书院想让他们教书先生多费点心思在有钱人家的小孩身上。”
当然,按柳文轩转述的原话来看,就差明着说少管那些交不出几两束脩的农门学子了。
秦蓁皱了皱眉,似乎是没想到如今的书院竟是这副做派。
“文轩自己就是苦读出来的,怎么可能不管那些孩子?他和我说,如果非闹到辞馆的地步,那他干脆回来在村子里开个私塾。”
地方他都看好了,就选在祠堂后面的那座破院子里,毕竟是惠及子孙的好事,族里的长辈应当不会拒绝。
“这样也好,回家了还能舒坦些,不用受外人的气。”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