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李成玉肩头突然拍下一双手,李青竹在她后头骂道:“好你个李成玉,下回我摘的果子没你的份了。”
  “诶哟!吓死我了!”李成玉捂住心口缓了缓,抬手去打她。
  李青竹躲开,两人围着秦蓁开始打闹。
  不多时,其他姑娘也陆续过来了,怕吵到旁边比试的人,大家慢慢朝僻静的地方走。
  “秦姐姐前几天来我家送葡萄,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我也是!我婆婆还问秦姐姐是哪里来的天仙。”
  大家被逗笑,秦蓁也跟着笑。
  “要不是今年结得多,我还真不好送给谁,大家都把日子过得很好。等以后结得少了,我们也来办个比试,看看谁能把葡萄带回家。”
  “秦姐姐,我离得近,我过来给葡萄藤施肥。”
  “我也离得近,我来松土。”
  “你那点劲不够,还是让我来。”
  一群人说说笑笑,好似又回到了往日那般。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成亲之后的姑娘们愈发能明白这个道理。
  嫁进夫家,要和丈夫的一家人一起相处,有舒心的,也有不舒心的,最可恨的是有些汉子相看时一副面孔,成亲后又是一副面孔,远在婆家的自己连哭诉的地方都没有。
  而秦蓁的到来确实给了有些姑娘一份慰藉。
  坠在后头的汉子都不算熟悉,沈浩安带头和柳岚交谈着,倒慢慢把话聊开了。
  明月当空,照着人群四散而去。
  虽然以前都在一起玩闹,但人和人相处总会分个亲疏远近,有交情更深的三两好友是常事。
  走到最后,秦蓁身边只剩李成玉和李青竹两个人。
  ……
  时辰渐晚,行人各自离去,柳岚牵着秦蓁往回走,在星星点点的萤辉里归家。
  第48章 新家
  鸿雁以身为墨, 在蔚蓝的花笺纸上写成一撇一捺的“人”字。
  旅途奔波,农忙同样劳累。继收稻之后,农人们在田地间的脚步一直未停歇。
  高粱红, 大豆黄。一时之间, 家家户户都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烈阳渐暖, 秦蓁坐在院子里挑选苞米和大豆等庄稼明年要种的种子。
  不远处是柳岚从山上背回来的山核桃, 等晒好后方便剥壳。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家里、地里、山上三头忙活, 秦蓁真怕给人累垮了。不过柳岚说年年都是这样,只要忙过这一阵,冬天就能轻松不少。
  去年还要准备成亲的事情, 难以想象他当初是怎么扛下来的。
  柳岚刚收完庄稼又得忙整地,秦蓁只好自己先慢慢运点东西到新家。
  新建的房子打扫后干净又敞亮,一想到这是独属于她和柳岚的家, 秦蓁内心便充斥着一股难言的喜悦。
  ……
  东方既白, 叶间微露。
  秦蓁小心接住一滴露水,而后连忙去接下一滴。
  她今天起了个大早, 见天色渐明, 突然冒出收清露的想法。
  都说“盘收秋露煎如饴,百病全消身不饥”, 秦蓁自是不信的,但这并不妨碍她附庸风雅,恰好柳岚昨天采了一小筐小秋茶, 两者搭配着正合适。
  晨光熹微时,秦蓁刚好收了两小瓶露水,才走一段路,来时的晨露转眼就消失不见了。
  怪不得书里常说“旭日初升露无痕”,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秦蓁茶艺不佳, 只能将茶叶粗略冲泡,她细呷着杯中的清茶,隐隐能尝出比春茶的味道更香甜。
  经历了三季的沉淀,风味确实独特。
  至于再多,秦蓁可就尝不出来了。
  ——
  柳岚从地里撒完麦种回来,秦蓁端给他一碗秋梨枇杷雪耳汤,秋天的萧瑟尽显,该适当喝点汤水防秋燥,润润肺腑。
  “去请大伯和大伯娘暖宅了吗?”
  “请了,伯娘说今天就过去。”柳岚一口气喝完汤,再用调羹慢慢舀碗里的梨肉和雪耳。
  秦蓁凑过去抢了口梨肉,问道:“几时去?我好帮着铺床铺。”
  “大概申时。”
  “好。”秦蓁点点头,申时不早不晚,正正好。
  过几天就该正式搬家了,乔迁的人家一般会在入住前请亲朋先居住或是烧火做饭,谓之为暖宅。
  日子定在八月初五,是景宁寺大师算好的吉日。
  “伯娘,辛苦伯娘和嫂子过来折腾一趟。”秦蓁到时于红英已经在屋里忙活了,谭月在另一间房,带着柳朗星一起收拾。
  此时的西厢房余晖斜落,看着就令人舒坦。
  于红英摆手道:“这算什么折腾?你和阿岚建了新房,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旁人总以为盖房子的钱是秦蓁出的,可她自己知道,是柳岚一斤斤山货卖出来的。
  成家、立业,柳岚算是都做到了,她也能够放心了,就是这肚子迟迟不见动静。不过月月也生得晚,倒是不用太着急。
  “每个屋子里已经用松柏枝蘸水洒过了,之前忘了和阿岚交代,你们小年轻估计不懂这个。”于红英铺好床铺,衣袖一挽,出门又准备去灶房。
  “搬家那天你记得让阿岚从水井里提一桶水过来煮饭,寓意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