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几天有人听说柳家的午饭有肉有白面馒头还管饱,纷纷到于红英这边打探,想问问柳岚还要不要人。
于红英推说自己只是伯娘,管不了这么多,把人都打发走了。
结果一转头就跟谭月骂道:“一个个好吃懒做的主,还想来阿岚这里打秋风,我没当面骂两句都是好的!”
“娘别气,蓁蓁可不是好欺负的,保准让她们碰一鼻子的灰。”
谭月可听说了,在阿岚之前,王婶当初说破了嘴皮也没能说成那几门亲事。说明只要是蓁蓁心里不认可的事,旁人说再多也无用。
果然,在此之后有好几个汉子问了柳岚这事,他一概只说家里由媳妇做主。
左右村里人都说他是攀的高枝,如今正好坐实了。
两人早已商量好了,柳岚嘴笨,做不来这些事,那便全交给秦蓁。
她向来不看重旁人的眼光,是好是坏都不妨碍自己过日子。
建房子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事情安排妥当后去看两眼就好,有柳岚和大伯娘他们照看着,秦蓁着实算得上清闲。
她在自家堂屋里招待几位面生的婶子,因提前被大伯娘叮嘱过,也懒得放茶叶了,只端了杯热水了事。
几人自进门起双眼就没歇过,好似要把那门窗上随意雕的花看出个门道来。
秦蓁呷了口春茶,一面留神对方在说什么胡话,一面想着让阿岚给周叔他们留点。
这春茶是柳岚自己试着炒制出来的,色香味虽比不过名品,但在镇上也能算是好茶了。
周大石他们好酒,不过同人打交道时还是少不了这一杯茶水,茶越好便越能体现出对人家的重视,谈起话来更方便些。
待人说完,秦蓁放下茶盏客气道:“几位婶子的好心好意我都知晓,只是人多了,买肉菜的花销难免也会跟着变多。柳岚这些年挣的辛苦钱全投里边去了,我还添了点,眼下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财。”
有个妇人讨好一般笑道:“柳岚拿不出,他大伯家总拿得出,添一口饭吃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年轻丫头就是太老实了。”
“确实,”秦蓁点点头,“听说婶子家银子也挣了不少,我不愿欠人银钱,不如到时婶子帮我家还了?钱不多,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妇人双眼一瞪正想骂她,被旁人拽住衣袖,硬生生忍了下来。
秦家在村子里住了这么多年,她们居然才知道镇上的平安镖局是秦蓁干爹干娘开的,这姓秦的实在是惹不起,否则那镖局里随意招两个汉子都得把她们家砸个干净。
“时辰不早了,婶子还要做晌午饭吧?我就不多留了。”
看天色不过才辰时,做哪门子的晌午饭?
可她们不敢多说,只能灰溜溜告辞。
秦蓁没有起身送客,趁着茶未凉又细品了两口。
第36章 周岁
春雷响, 万物长。
随着一年之初的雷震乍动,盎然的生机好似被惊醒,藏在寒冬的岁月解冻, 为大地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绵绵细雨落了两天依旧不见停歇, 盖房子的事宜只得暂时休止。
都说春雨贵如油, 这点毛毛雨对于饱经风霜的农人来说算不得什么, 抓紧时间把地里的活忙完才是要紧事。
柳岚已经把麦田里的土松了松, 趁着时节好施上肥,日后的麦苗能长得更好。芸薹地也没忘除草,种了这么些时日, 就盼着榨油卖点钱,可不能被杂草给糟蹋了。
院里的菜地是秦蓁的心头好,柳岚自然不可能落下。土细细地翻了两遍, 暗自生长的草根被清了个干净, 连蛰伏的虫蚁都不见一只,不过地龙倒是留下了, 毕竟能肥地, 长出来的菜也会因此更好些。
春光大好,花开正艳。
卧房里新折的桃花如女子颊上的脂粉, 衬得整间屋子更加亮丽,而素雅的棠梨花在灶房依旧玉立,为暗淡的灶台增添了几分明媚。
堂屋则摆放着一簇金钱花, 暖黄的色调令人愉悦,更别说绣架旁那一朵朵刺红,身姿玲珑娇艳,还伴有清香,虽放远了些, 但常引得秦蓁去瞧上几眼。
花的品种增多,原先插花的瓷瓶便不够用了,秦蓁特地去寻了几个才把所有花插好。
柳岚见她为此费心,不禁想起去年他在山里找到的那些山花。
若是这几日得闲,倒是可以移栽下来养着,毕竟山上山下的气候略有不同,待花草适应了,日后应当会更好照料些。
打定主意后,柳岚便按秦蓁的喜好和新家的格局规划好应该栽种的花木,雨一停就扛着锄头上山去了。
——
绿树新芽仓庚藏,行人出门莫慌张。
鸟儿悦耳的鸣叫不似在催促,倒像是在祝贺这美好的春日一般。
“东西都带齐了吗?”
“带齐了,没有落下的。”
柳岚又把背篓翻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牵着驴车走出家门。
毛驴被人养得壮实,建房时帮忙托着重物也半点不见吃力。听柳岚说有一户人家想出钱借几天,正好驴子近来有些躁动,柳岚便答应了下来。
可惜驴子生得少,不然还能抱一头来养着。
于红英推说自己只是伯娘,管不了这么多,把人都打发走了。
结果一转头就跟谭月骂道:“一个个好吃懒做的主,还想来阿岚这里打秋风,我没当面骂两句都是好的!”
“娘别气,蓁蓁可不是好欺负的,保准让她们碰一鼻子的灰。”
谭月可听说了,在阿岚之前,王婶当初说破了嘴皮也没能说成那几门亲事。说明只要是蓁蓁心里不认可的事,旁人说再多也无用。
果然,在此之后有好几个汉子问了柳岚这事,他一概只说家里由媳妇做主。
左右村里人都说他是攀的高枝,如今正好坐实了。
两人早已商量好了,柳岚嘴笨,做不来这些事,那便全交给秦蓁。
她向来不看重旁人的眼光,是好是坏都不妨碍自己过日子。
建房子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事情安排妥当后去看两眼就好,有柳岚和大伯娘他们照看着,秦蓁着实算得上清闲。
她在自家堂屋里招待几位面生的婶子,因提前被大伯娘叮嘱过,也懒得放茶叶了,只端了杯热水了事。
几人自进门起双眼就没歇过,好似要把那门窗上随意雕的花看出个门道来。
秦蓁呷了口春茶,一面留神对方在说什么胡话,一面想着让阿岚给周叔他们留点。
这春茶是柳岚自己试着炒制出来的,色香味虽比不过名品,但在镇上也能算是好茶了。
周大石他们好酒,不过同人打交道时还是少不了这一杯茶水,茶越好便越能体现出对人家的重视,谈起话来更方便些。
待人说完,秦蓁放下茶盏客气道:“几位婶子的好心好意我都知晓,只是人多了,买肉菜的花销难免也会跟着变多。柳岚这些年挣的辛苦钱全投里边去了,我还添了点,眼下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财。”
有个妇人讨好一般笑道:“柳岚拿不出,他大伯家总拿得出,添一口饭吃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年轻丫头就是太老实了。”
“确实,”秦蓁点点头,“听说婶子家银子也挣了不少,我不愿欠人银钱,不如到时婶子帮我家还了?钱不多,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妇人双眼一瞪正想骂她,被旁人拽住衣袖,硬生生忍了下来。
秦家在村子里住了这么多年,她们居然才知道镇上的平安镖局是秦蓁干爹干娘开的,这姓秦的实在是惹不起,否则那镖局里随意招两个汉子都得把她们家砸个干净。
“时辰不早了,婶子还要做晌午饭吧?我就不多留了。”
看天色不过才辰时,做哪门子的晌午饭?
可她们不敢多说,只能灰溜溜告辞。
秦蓁没有起身送客,趁着茶未凉又细品了两口。
第36章 周岁
春雷响, 万物长。
随着一年之初的雷震乍动,盎然的生机好似被惊醒,藏在寒冬的岁月解冻, 为大地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绵绵细雨落了两天依旧不见停歇, 盖房子的事宜只得暂时休止。
都说春雨贵如油, 这点毛毛雨对于饱经风霜的农人来说算不得什么, 抓紧时间把地里的活忙完才是要紧事。
柳岚已经把麦田里的土松了松, 趁着时节好施上肥,日后的麦苗能长得更好。芸薹地也没忘除草,种了这么些时日, 就盼着榨油卖点钱,可不能被杂草给糟蹋了。
院里的菜地是秦蓁的心头好,柳岚自然不可能落下。土细细地翻了两遍, 暗自生长的草根被清了个干净, 连蛰伏的虫蚁都不见一只,不过地龙倒是留下了, 毕竟能肥地, 长出来的菜也会因此更好些。
春光大好,花开正艳。
卧房里新折的桃花如女子颊上的脂粉, 衬得整间屋子更加亮丽,而素雅的棠梨花在灶房依旧玉立,为暗淡的灶台增添了几分明媚。
堂屋则摆放着一簇金钱花, 暖黄的色调令人愉悦,更别说绣架旁那一朵朵刺红,身姿玲珑娇艳,还伴有清香,虽放远了些, 但常引得秦蓁去瞧上几眼。
花的品种增多,原先插花的瓷瓶便不够用了,秦蓁特地去寻了几个才把所有花插好。
柳岚见她为此费心,不禁想起去年他在山里找到的那些山花。
若是这几日得闲,倒是可以移栽下来养着,毕竟山上山下的气候略有不同,待花草适应了,日后应当会更好照料些。
打定主意后,柳岚便按秦蓁的喜好和新家的格局规划好应该栽种的花木,雨一停就扛着锄头上山去了。
——
绿树新芽仓庚藏,行人出门莫慌张。
鸟儿悦耳的鸣叫不似在催促,倒像是在祝贺这美好的春日一般。
“东西都带齐了吗?”
“带齐了,没有落下的。”
柳岚又把背篓翻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牵着驴车走出家门。
毛驴被人养得壮实,建房时帮忙托着重物也半点不见吃力。听柳岚说有一户人家想出钱借几天,正好驴子近来有些躁动,柳岚便答应了下来。
可惜驴子生得少,不然还能抱一头来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