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油盐酱醋这些早已备齐,灶房里的两人也是特地挑选的,剩下的不必过于操心。
  于红英帮着秦蓁交代了几句,便带人出去了。
  揉面做馒头是在家里常干的活,闭着眼也能做得像模像样,于芹见刘叶只闷头做自己的,忍不住说道:“那糕点你要是想拿两块回家给孩子尝尝,等下工了尽管放心拿。柳家都是脾性好的,不会多说什么。”
  “好,好。”
  柳岚拿出那包糕点的时候刘叶只敢悄悄看两眼,生怕惹人不快,以为自己会贪了那些吃食。
  她家穷,年年守着两亩薄地过日子,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活,一年到头连块饴糖都买不起。
  刘叶记得有一次小姑子带孩子回来住两天,因自家孩子盯着小侄子手里的饴糖看,小姑子便骂了几句,还将那包饴糖藏了又藏。
  当时可把她气得不轻,她家的娃再没吃过好东西也不会去做那偷鸡摸狗的勾当!
  于芹和刘叶家离得不算远,多少听说过一点,因此于红英来找她时顺口提了几句。
  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邻里乡亲的,能帮就帮,左右费不了多少事。
  ……
  暖阳渐渐驱散了清早的寒凉,匠人们在整理要用的工具,提前说好的亲友也陆续赶到。
  赵承没有田地要照料,因此比旁人来得更早些。
  春时不能打猎,人有喘口气的时候,地也会在冬季歇歇,山里的猎物同样如此。
  没有老小要照顾的猎户多数不会种地,他们常在山里转悠,由于疏于管理的田地种不出好粮食,粮税又比打猎的税高,一年到头来不仅填不饱肚子,还得倒贴银钱,便干脆不买地。
  大家伙闲了一阵子,卯着劲要过来帮忙。
  柳岚先去招待匠人,待事情谈好后邀大家午时一块留下来吃饭。
  “承哥,到时记得带兄弟们过来。”
  “行。”
  赵承性子独,柳岚真怕他待会自己回去做饭。冷锅冷灶没个意思,不如上他这里吃现成的,分量他都和蓁蓁商量好了,尽量往多了做,把匠人招待好了,他们干活时也会更上心些。
  至于亲友更是不必说,都是自己人,哪能亏待了去?
  避风的墙根脚下,柳罗带着柳彤在看火烧热水。
  如今的天还带着凉意,烧开的热水总归比冷水来得好。
  柳罗力气不够大,只能帮着干点杂活。
  柳岚帮了他这么多,自己也想报答一二,搬青砖夯泥墙的活他做不了,总能找到能干的。
  因此他看到柳岚摆在角落里的炉子就过去接手了,挑水、看火是在家里常做的事,做起来更顺手。
  柳彤也能在一旁烤烤火,不至于冷到。
  小姑娘一听哥哥说是去秦姐姐家就跟过来了,但是现在人太多,她一个人乱窜难免会碍事,还是等看到秦姐姐了再去找人比较好。
  第35章 午饭
  除了过年、元宵这种大日子, 平时的村子少有热闹,偶尔闲下来的人们只能反复聊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此前段时间得了消息的汉子或妇人趁着得闲,都陆陆续续跑到柳家来围观。
  实在是不得空的也会远远看上两眼, 而后背着锄头去地里。也不知那略显苍老的面容是露出羡慕的神色, 还是为了自家的贫寒而愁苦不已。
  落后一步的谭月忙活完家里的事也带着柳朗星过来了, 于红英先前照看不了, 毕竟要忙上忙下, 总会顾不上他,现下有谭月和秦蓁两人一起还是更放心些。
  “蓁蓁,待会跟着你嫂子上家里吃饭, 咱们先吃完也好过来帮忙。”
  “好。”
  在场的多是陌生汉子,秦蓁和谭月作为年轻妇人还是得避避嫌。
  至于柳望山?若是回来得早赶上了,那便一起吃, 若是赶不上吃饭的点, 留出饭菜温在锅里就是。
  ……
  空地中间的方桌上摆了香炉和几样贡品,作为主人家的柳岚拜了三拜, 拿过一旁的铁锹在划定的位置落下一铲, 余下人就能动土开工了。
  开春耕地暂且不提,但像建房子这样的大事还是得向土地爷通报一声的, 不仅是预祝房屋建造成功,也是祈愿一家平安顺遂。
  柳岚没有摆架子,把铁锹换成锄头后跟着大家伙一起干活。
  春茶已经摘过头茬, 愿意花钱的主顾早已买了一批,而柳岚也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隔上几天才会去采摘下一批,如此才能体现这早春茶的价值。
  近来买的人开始减少,应当是市场吃不下了, 既然这样,那他也合该歇息几天。
  山上暂且无事,不如帮着挖土夯墙,早日建完也好早日入住。
  暖融融的日光晒在众人身上,只是春风里还带着些许冷意,不过体热的汉子已经脱了外衫,一锄头一锄头抡得热火朝天。
  午时刚过,于芹和刘叶做好饭菜后吆喝着让大家来吃饭。
  院子里腾了三张桌子出来,每张都摆了六-大碗冒尖的菜,三道菜各分了两碗,既免了一桌人在一个碗里打转,又显得面上好看。
  碗筷也已经备好了,一人三个馒头,不够的再去灶房拿,有柴火温着,无论几时去都是软和的。
  柳罗先前特地挑了一担水供人净手,多数人没有这个习惯,只想着早点过去吃饭,还是被领头的冯师傅喊了几声才过来,边洗边嘀咕着穷讲究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