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前些日子事多,一不留神就忘了。我原想着再等上半个时辰,若是秦姐姐再不回来,我便让青竹给你留话。”
  炕上的小桌摆了一盘糕点和一盘干果蜜枣之类,李成玉含了颗蜜枣,接着道:“我和他商量好了,在附近的村子里盖一座庄子,等过两年就寻个由头搬进去。”
  “才刚成亲不久,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按理说以沈浩安在家的待遇,李成玉应该不至于受大委屈才是。
  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人,也没有旁人在白日里偷听,但李成玉还是悄声道:“他们家里不太平,多的我不知晓,只听浩安说我们还是多做打算为好。”
  “家里长辈还在,分家是分不了了,但好在府里有进账,不会要我们俩的仨瓜俩枣,挣大钱是别想了,我和他只求能自在地过日子。”
  秦蓁回想着自己以前听闻的消息,撇开其他旁支不讲,沈浩安是同辈里最小的一个,上头有四个兄长。
  大哥在府城做官,二哥是县里有名的富商,三哥也在县里当差,老四则靠着几个哥哥在家坐吃山空,至于沈浩安,好似从考取到童生后便很少有人谈论了。
  “庄子想好建在哪了?”
  “没呢,这事不好同他家里商量,我们俩很多事都不懂,只能找信得过的人多问问。”说完,李成玉讨好一般朝秦蓁笑了笑。
  “你家里也不说?”
  “浩安应当是和我爹说了,但我爹也不好插手,这事还得我们自己来。”
  李成玉在心里叹了口气,果然如秦姐姐所说,成亲后路就是自己走的了。
  “建庄子比不得家里建房子,我也不甚了解,只能随意谈谈,你也随意听听。”
  秦蓁在心里略微思索,缓声开口道:“最首要的是你们手里有多少银钱,除去建造的花销,日常取用、人情往来、急事备用这些方面该如何安排。”
  “庄子建成后靠什么门路进账?收不回成本时银钱该怎么调度?……”秦蓁依照柳岚同她说的那些稍作修改,套用到寻常大小的农庄去做筹备。
  李成玉把自己漏下的记在心里,寻思着秦姐姐果然细致,连备用的银钱都考虑好了。
  她和浩安只想着完成眼下的事,从未顾虑到长远的来日,甚至觉得出了事也有沈家兜底。
  具体事宜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将将聊了个大概,便到了李成玉夫妻俩该回去的时辰。
  送别两人后秦蓁见柳岚神情愉悦,看上去和沈浩安相谈甚欢,便好奇地问道:“你和妹夫聊了什么?”
  “没什么,不过是询问附近的农庄工钱如何,什么营生能长久获利此类种种。”
  “不对,”秦蓁盯着他瞧了一会,断言道:“绝不止这些。”
  两人相处了三月有余,对对方的了解不说十成十,至少能有七八成,因此秦蓁能猜出柳岚必然有事瞒着她。
  柳岚但笑不语,只是把人抱在怀里亲了亲。
  沈浩安虽出自书香门第,话语间却足见其赤诚与坦率,竟直言道出他和蓁蓁般配,还说只一见面便能看出两人是何等的恩爱。
  因这种事而高兴不已,还是不要同蓁蓁说了。
  秦蓁也不深究,汉子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又不妨事,她还和好姐妹避着人说话呢。
  ——
  次日,秦蓁和柳岚收拾妥当后去大伯家同行,两家人坐着牛车前往于红英的娘家。
  年礼早已备好,于红英随意问了两句,听到秦蓁的回答后满意地点点头。
  阿岚这小子向来不愿意在这些事上费心思,果然是娶了个好媳妇,家里各处都操持得顺当。
  还懂得疼人呢,连手衣和长靴都是鹿皮做的,让她在老姐妹面前显摆了好半天。那些嘴碎的也消停了不少,可算过了个清净年。
  第32章 元宵
  跟着家里长辈走亲访友的姑娘们终于得了空闲, 纷纷到柳家给秦蓁拜个晚年。
  新年新面貌,又长了一岁,大家的眼眸里闪烁着不同于以往的光彩, 只有几个年纪小的妹妹依旧带着些许稚气。
  等天气再暖和点, 婚期将至的姑娘们便陆陆续续要出嫁了。
  她们会离开养育了自己十多年的家, 赴往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那里经营着自己日后的所有, 为小家奔波忙碌。
  无论夫家是好是坏,都是父母掌眼过,自己也点头同意了的, 未来不可知,眼下只有带着期待和向往安心度日,静候不久的将来, 姑娘们能渐渐生根发芽, 长出独属于自己的花。
  ——
  乍暖还寒时候,已经有迎春花立在枝头, 柳岚时不时在周围的山上转悠, 常会折几枝带回家。
  秦蓁把以前插花的瓷瓶也带过来了,如今摆在屋里, 配着柳岚隔三差五送的花,倒让她回想起未成亲时的日子。
  “阿岚,村里已经鞭春了, 过些时日是不是该整地了?”
  “对,咱们和大伯家一起,有牛耕地能省些力气。”
  两家的地挨着,互相帮忙已是常做的事,若是柳岚不得空, 大伯也会帮着搭一手收拾妥当,日后柳岚多割两筐草喂牛就是了。
  打草的事柳岚没有说,他再忙也不至于连割草的空当都没有,总归不会让秦蓁为这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