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君逸尘眸子紧紧定在名单上那写着‘北凉守将顾辞’几字上,周边的声音渐渐在耳边消失,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礼部官员的那句‘顾将军及亲兵于今日下午就能到京城……’久久在耳边盘旋。
“王爷?下官这般安排可是有何不妥?”礼部官员额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整个人局促不安的盯着鞋尖微微发颤。
这位年轻的帝王在位三年,其手段狠辣强硬,文武百官无一不害怕。
“本王,刚才有些走神,劳烦李大人重新复述一下你刚才的话。”君逸尘轻轻捏了捏眉心,神情平淡的看了眼,下首立着的人。
礼部官员李大人闻言,连忙捞起官袍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紧张的赔笑道:“是,下官与几位同僚商量了一下,要不要派人去宫门口迎接一下即将回京顾老国公,他毕竟年龄大了,而且,这些年镇守边疆也确实……”他不敢将话说的太满,毕竟摄政王的手段他可是见识过的,他最不喜欢臣子多嘴。
君逸尘一只手轻轻敲打着桌面,半掩着的眸子,让人一时捉摸不透他的想法,就在礼部官员考虑要不要因为自已的多嘴请罪时,沉默了良久的君逸尘终于开了口。
“李大人所言极是,老国公一生为国劳心劳力,此番时隔几年第一次回家,理应迎接。”
他说着向身侧立着的墨白吩咐道:“传本王旨意,今天下午,三品以上大臣跟随本王前往城门口迎接老国公回家。”
墨白微微一顿,随即颔首退出了书房。
礼部官员李大人,神色猛地一松,看来自已小命是保住了。
阳光渐斜,已至下午,君逸尘静立城门口,三品以上大臣们依序而列,朝服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凝重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远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凝重的寂静。
率先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是一个身穿银灰色盔甲男子纵马驰骋而来,他身姿挺拔如松,一身甲胄也难受掩那与生俱来的矜贵之气。双眸深邃有神,仿若藏着无尽的星辰,只需轻轻一眼,便能令人深陷其中。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抿,带着几分倔强与坚毅。
君逸尘垂着的手指紧了紧,待看清马背上男子的模样,他心中微微一颤,那些隐秘的思念在此刻如同破土而出的大树,肆意疯长。
他瘦了,长高了,眉眼间多了几分锐气和成熟稳重。
顾辞,率先跳下马,快速走到他面前,跪地参拜,“微臣,叩见摄政王!”
身后的马车缓缓撩起,头发微微花白的顾老国公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
君逸尘深深看了眼,跪在他面前的男子,并没有丝毫停顿,他快速走到顾老国公面前,亲自将他扶下马车,弯腰行礼道:“老国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顾老国公眼里划过一丝诧异,连忙慌乱的避开身,惶恐道:“王爷,这可使不得啊!您这是折煞老臣了!”
第121章 开心,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君逸尘却满脸诚挚,神情温和,“老国公于国之功绩,如山如岳,是我辈楷模”说道此处他神情微微一顿,“我年少举步艰难时顾将军帮了我许多,于我而言,老国公与亲人无异,所以,这晚辈礼,您受之无愧!”
他言语间的坦荡,让顾老国公微微一怔,他看着周身散发王者气场的男子,心中满是感概,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四年,曾经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坐拥天下的摄政王。这其中的心酸苦楚恐怕只有他自已清楚。
到手的皇位说放弃就能毫不犹豫的舍弃,这世间的人大多数都是贪图名利的俗人,除非这世间有比名利对他更有诱惑的东西。
思及此,他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四周围观的百姓和夹道而立的朝臣,心中颇为感动。
摄政王这是用实际行动在向世人立威,这京城最不缺拜高踩低之辈。
他们顾家虽然在百姓心中颇有威望,可毕竟离开太久了。
“多谢王爷抬爱!”
君逸尘见他几经变幻的神色,便心里清楚,顾国公这是陈了自已这份情。
他扶着顾国公一路往城内走去,他似乎早已忘了还跪在地上的人,径直从他身边经过,甚至没有丝毫停顿。
顾辞微微一愣,半垂着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受伤,随即他又心里苦笑一声,自已又何须如此,这不就是自已一直想要的吗?现在又在难过什么?
“顾表弟,这几年还好吗?”
顾辞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快速抬起头,就对上了一双满是关怀的眼眸。
两人并排走在君逸尘和一众朝臣后面,亲切的攀谈着,这些年的境遇。
“表哥……”
一想起,几年前周书翰不远万里来到京城的目的,他就心中泛起密密麻麻的疼痛。
周书翰拍拍他的肩膀,眼眶泛起丝丝湿意,“回来就好!”
顾辞微微颔首,脸上重新挂上了一丝笑意,“表哥,听说你已经官拜内阁首辅了,还没恭喜你,改天我请你喝酒。”
“好啊,这次来就不走了吧!”周书翰很自然的将话题,引到了某人最关心的问题上。
“还不一定,北凉虽然签署了十年的停战协议,可战场上的事,哪有绝对的,况且……”顾辞看了眼夹道两旁热情高涨的百姓,眼里多了几分惆怅,“况且,比起京城的繁华奢靡,我更适合北凉边境的漫天黄沙。”
“王爷?下官这般安排可是有何不妥?”礼部官员额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整个人局促不安的盯着鞋尖微微发颤。
这位年轻的帝王在位三年,其手段狠辣强硬,文武百官无一不害怕。
“本王,刚才有些走神,劳烦李大人重新复述一下你刚才的话。”君逸尘轻轻捏了捏眉心,神情平淡的看了眼,下首立着的人。
礼部官员李大人闻言,连忙捞起官袍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紧张的赔笑道:“是,下官与几位同僚商量了一下,要不要派人去宫门口迎接一下即将回京顾老国公,他毕竟年龄大了,而且,这些年镇守边疆也确实……”他不敢将话说的太满,毕竟摄政王的手段他可是见识过的,他最不喜欢臣子多嘴。
君逸尘一只手轻轻敲打着桌面,半掩着的眸子,让人一时捉摸不透他的想法,就在礼部官员考虑要不要因为自已的多嘴请罪时,沉默了良久的君逸尘终于开了口。
“李大人所言极是,老国公一生为国劳心劳力,此番时隔几年第一次回家,理应迎接。”
他说着向身侧立着的墨白吩咐道:“传本王旨意,今天下午,三品以上大臣跟随本王前往城门口迎接老国公回家。”
墨白微微一顿,随即颔首退出了书房。
礼部官员李大人,神色猛地一松,看来自已小命是保住了。
阳光渐斜,已至下午,君逸尘静立城门口,三品以上大臣们依序而列,朝服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凝重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远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凝重的寂静。
率先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是一个身穿银灰色盔甲男子纵马驰骋而来,他身姿挺拔如松,一身甲胄也难受掩那与生俱来的矜贵之气。双眸深邃有神,仿若藏着无尽的星辰,只需轻轻一眼,便能令人深陷其中。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抿,带着几分倔强与坚毅。
君逸尘垂着的手指紧了紧,待看清马背上男子的模样,他心中微微一颤,那些隐秘的思念在此刻如同破土而出的大树,肆意疯长。
他瘦了,长高了,眉眼间多了几分锐气和成熟稳重。
顾辞,率先跳下马,快速走到他面前,跪地参拜,“微臣,叩见摄政王!”
身后的马车缓缓撩起,头发微微花白的顾老国公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
君逸尘深深看了眼,跪在他面前的男子,并没有丝毫停顿,他快速走到顾老国公面前,亲自将他扶下马车,弯腰行礼道:“老国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顾老国公眼里划过一丝诧异,连忙慌乱的避开身,惶恐道:“王爷,这可使不得啊!您这是折煞老臣了!”
第121章 开心,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君逸尘却满脸诚挚,神情温和,“老国公于国之功绩,如山如岳,是我辈楷模”说道此处他神情微微一顿,“我年少举步艰难时顾将军帮了我许多,于我而言,老国公与亲人无异,所以,这晚辈礼,您受之无愧!”
他言语间的坦荡,让顾老国公微微一怔,他看着周身散发王者气场的男子,心中满是感概,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四年,曾经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坐拥天下的摄政王。这其中的心酸苦楚恐怕只有他自已清楚。
到手的皇位说放弃就能毫不犹豫的舍弃,这世间的人大多数都是贪图名利的俗人,除非这世间有比名利对他更有诱惑的东西。
思及此,他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四周围观的百姓和夹道而立的朝臣,心中颇为感动。
摄政王这是用实际行动在向世人立威,这京城最不缺拜高踩低之辈。
他们顾家虽然在百姓心中颇有威望,可毕竟离开太久了。
“多谢王爷抬爱!”
君逸尘见他几经变幻的神色,便心里清楚,顾国公这是陈了自已这份情。
他扶着顾国公一路往城内走去,他似乎早已忘了还跪在地上的人,径直从他身边经过,甚至没有丝毫停顿。
顾辞微微一愣,半垂着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受伤,随即他又心里苦笑一声,自已又何须如此,这不就是自已一直想要的吗?现在又在难过什么?
“顾表弟,这几年还好吗?”
顾辞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快速抬起头,就对上了一双满是关怀的眼眸。
两人并排走在君逸尘和一众朝臣后面,亲切的攀谈着,这些年的境遇。
“表哥……”
一想起,几年前周书翰不远万里来到京城的目的,他就心中泛起密密麻麻的疼痛。
周书翰拍拍他的肩膀,眼眶泛起丝丝湿意,“回来就好!”
顾辞微微颔首,脸上重新挂上了一丝笑意,“表哥,听说你已经官拜内阁首辅了,还没恭喜你,改天我请你喝酒。”
“好啊,这次来就不走了吧!”周书翰很自然的将话题,引到了某人最关心的问题上。
“还不一定,北凉虽然签署了十年的停战协议,可战场上的事,哪有绝对的,况且……”顾辞看了眼夹道两旁热情高涨的百姓,眼里多了几分惆怅,“况且,比起京城的繁华奢靡,我更适合北凉边境的漫天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