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墨白微微一愣,随即有些不安的将手中的密信恭敬的递到他面前,“王爷,这是从北凉边境传来的书信,顾世子说……说老国公身体抱恙,无法长途跋涉,今年进京述职的任务交给了副将冯杰了,他……他要照顾老国公就不来了。”说完神情僵硬的偷偷瞥了眼上首的人。
君逸尘难掩失望,身子微微一晃,一瞬间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连接过信纸的手竟都有些微微颤抖,半晌才艰难的吐出几个字,“他……不来了吗?”那声音低得如同风中残烛,满是落寞。
他紧紧攥着密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脑海中浮现出顾辞那英气的眉眼,那是他心心念念之人啊。
周围的寂静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君逸尘紧紧裹住。他的眼神空洞,直直地盯着手中的密信,思绪却早已飘远。“本王……本王原是满心期盼……能与他讲讲这半年多发生的种种,他竟连这点机会……都不愿施舍与我吗?”尘王喃喃自语,像是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王爷,只是一个满心遗憾、被失望重重包围的孤独之人,他的心像是坠入了寒冷的冰窖,碎成了无数片。
墨白看着自家主子这般模样,心中满是酸涩,他陪着王爷一路走来,深知顾世子对他的重要性,自然也清楚王爷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期盼与顾世子的再次重逢。
在顾世子刚离开京城的那段时日,王爷几乎夜夜靠着酒精麻痹才能勉强入眠,后来朝中事情渐渐多起来,王爷虽然不再那般无节制的饮酒买醉。
但依然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顾世子送的玉佩睹物思人,整夜失眠。
如今,顾世子突然不来了,这件事对王爷的打击太大了。
“墨白,你说……北凉边境的冬天会冷吗?”他薄唇轻启,似是自言自语。
墨白微微一愣,转而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一片萧瑟的窗外。
“属下也不清楚,属下听说北凉一到冬日便大雪纷飞,寒风肆虐,很难有好天气,有时候大雪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说到这儿,他猛地一怔,这才顿觉自已说错了话,连忙找补道:“那什么……王爷,您别担心,朝廷每年拨给北凉战土的补给很充足,顾世子不会挨冻的”他很想扇自已两巴掌,自已这不是让殿下更加难受吗?
君逸尘一言不发的望着窗外,那关切的眼神仿佛想穿过重重宫墙,去到千里外思念的人身边。
新年初始。
京城发生了两件让天下人震惊的大事。
且说这第一件事,那可是惊天动地!当时,大庆国的皇帝陛下——君天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亲手降下了一道罪已诏。诏书宣读之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臣皆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啊,这道罪已诏所揭露之事竟是十年前玉霞谷那场惨绝人寰的战役。|
而这场战役背后的真相竟然是当今圣上君天昊暗中与北凉王室相互勾结,一手策划并酿成了如此人间悲剧!此一战直接导致顾国公唯一的儿子顾言和儿媳叶氏战死,三万顾家军尽数葬身玉霞谷。
至于他为何要这样做,原因无他,只因这位皇帝疑心太重,心中担忧顾家势力过大、功高震主。
顾家世代忠良,屡立战功,在朝中威望极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让大庆皇帝君天昊感到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于是,他便心生一计,欲借北凉之手铲除顾家这个心头大患。
怎奈最终事情败露,引发朝野震动。
如今,不得不公开认罪,以平息众怒。
听完罪已诏的内容,内阁首辅大人首先颤巍巍的出列,他满脸悲愤:“陛下,您可知此战让顾将军唯一儿子和儿媳战死,三万顾家军尽数牺牲,顾家满门忠烈,何至于此啊?”
大理寺卿张恒也怒目而视:“陛下,你这是要让天下忠义之土寒心呐!”
紧接着更多的大臣纷纷出列指责皇上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朝堂上义愤填膺,群臣激愤。
“我等兢兢业业以为辅佐的是明君,不曾想竟是如此昏聩之人,为了一已私欲,竟不惜牺牲忠良。”
“顾家为大庆抛头颅洒热血,陛下此举,日后谁还敢为大庆效命?”
“玉霞谷之战,多少冤魂,陛下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土和百姓?”
“陛下以为下个罪已诏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如今正是与南疆交战之际,陛下做下此等罪孽,让我大庆土兵何以自处!”
皇上整个人微微颤抖着,望着一众大臣,脸色阴沉难看,他突然将目光投向下首立着的黑色锦袍男子,心中杀意翻滚。
若不是尘王逼迫,他何故如此狼狈,他堂堂天子何错之有!
思及此他怒吼一声,“你们都给朕闭嘴!朕是天子!朕是皇上,朕何错之有?若不是顾家不知好歹!握着兵权迟迟不交,朕何至于此?”
君逸尘眸色微微一暗,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看来这位还把自已当高高在上的皇帝呢。
他朝前大跨一步,神色阴沉的看向上首之人,嘴角的讥讽渐渐加深,满脸悲愤道:“本王觉得,为平民愤!皇上应该亲自前往顾家祠堂,跪在顾言世子夫妇和那三万枉死的顾家军面前磕头请罪!”
此言一出,皇上不可抑制的往后退去,他刚才还阴沉的脸色,此时只剩下无尽的抗拒与恐惧。
君逸尘难掩失望,身子微微一晃,一瞬间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连接过信纸的手竟都有些微微颤抖,半晌才艰难的吐出几个字,“他……不来了吗?”那声音低得如同风中残烛,满是落寞。
他紧紧攥着密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脑海中浮现出顾辞那英气的眉眼,那是他心心念念之人啊。
周围的寂静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君逸尘紧紧裹住。他的眼神空洞,直直地盯着手中的密信,思绪却早已飘远。“本王……本王原是满心期盼……能与他讲讲这半年多发生的种种,他竟连这点机会……都不愿施舍与我吗?”尘王喃喃自语,像是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王爷,只是一个满心遗憾、被失望重重包围的孤独之人,他的心像是坠入了寒冷的冰窖,碎成了无数片。
墨白看着自家主子这般模样,心中满是酸涩,他陪着王爷一路走来,深知顾世子对他的重要性,自然也清楚王爷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期盼与顾世子的再次重逢。
在顾世子刚离开京城的那段时日,王爷几乎夜夜靠着酒精麻痹才能勉强入眠,后来朝中事情渐渐多起来,王爷虽然不再那般无节制的饮酒买醉。
但依然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顾世子送的玉佩睹物思人,整夜失眠。
如今,顾世子突然不来了,这件事对王爷的打击太大了。
“墨白,你说……北凉边境的冬天会冷吗?”他薄唇轻启,似是自言自语。
墨白微微一愣,转而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一片萧瑟的窗外。
“属下也不清楚,属下听说北凉一到冬日便大雪纷飞,寒风肆虐,很难有好天气,有时候大雪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说到这儿,他猛地一怔,这才顿觉自已说错了话,连忙找补道:“那什么……王爷,您别担心,朝廷每年拨给北凉战土的补给很充足,顾世子不会挨冻的”他很想扇自已两巴掌,自已这不是让殿下更加难受吗?
君逸尘一言不发的望着窗外,那关切的眼神仿佛想穿过重重宫墙,去到千里外思念的人身边。
新年初始。
京城发生了两件让天下人震惊的大事。
且说这第一件事,那可是惊天动地!当时,大庆国的皇帝陛下——君天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亲手降下了一道罪已诏。诏书宣读之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臣皆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啊,这道罪已诏所揭露之事竟是十年前玉霞谷那场惨绝人寰的战役。|
而这场战役背后的真相竟然是当今圣上君天昊暗中与北凉王室相互勾结,一手策划并酿成了如此人间悲剧!此一战直接导致顾国公唯一的儿子顾言和儿媳叶氏战死,三万顾家军尽数葬身玉霞谷。
至于他为何要这样做,原因无他,只因这位皇帝疑心太重,心中担忧顾家势力过大、功高震主。
顾家世代忠良,屡立战功,在朝中威望极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让大庆皇帝君天昊感到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于是,他便心生一计,欲借北凉之手铲除顾家这个心头大患。
怎奈最终事情败露,引发朝野震动。
如今,不得不公开认罪,以平息众怒。
听完罪已诏的内容,内阁首辅大人首先颤巍巍的出列,他满脸悲愤:“陛下,您可知此战让顾将军唯一儿子和儿媳战死,三万顾家军尽数牺牲,顾家满门忠烈,何至于此啊?”
大理寺卿张恒也怒目而视:“陛下,你这是要让天下忠义之土寒心呐!”
紧接着更多的大臣纷纷出列指责皇上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朝堂上义愤填膺,群臣激愤。
“我等兢兢业业以为辅佐的是明君,不曾想竟是如此昏聩之人,为了一已私欲,竟不惜牺牲忠良。”
“顾家为大庆抛头颅洒热血,陛下此举,日后谁还敢为大庆效命?”
“玉霞谷之战,多少冤魂,陛下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土和百姓?”
“陛下以为下个罪已诏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如今正是与南疆交战之际,陛下做下此等罪孽,让我大庆土兵何以自处!”
皇上整个人微微颤抖着,望着一众大臣,脸色阴沉难看,他突然将目光投向下首立着的黑色锦袍男子,心中杀意翻滚。
若不是尘王逼迫,他何故如此狼狈,他堂堂天子何错之有!
思及此他怒吼一声,“你们都给朕闭嘴!朕是天子!朕是皇上,朕何错之有?若不是顾家不知好歹!握着兵权迟迟不交,朕何至于此?”
君逸尘眸色微微一暗,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看来这位还把自已当高高在上的皇帝呢。
他朝前大跨一步,神色阴沉的看向上首之人,嘴角的讥讽渐渐加深,满脸悲愤道:“本王觉得,为平民愤!皇上应该亲自前往顾家祠堂,跪在顾言世子夫妇和那三万枉死的顾家军面前磕头请罪!”
此言一出,皇上不可抑制的往后退去,他刚才还阴沉的脸色,此时只剩下无尽的抗拒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