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家殿下喜欢就好。
  他真怕顾世子再说下去,他和弟兄们这几日又有的忙了。
  好在年关将至,老国公爷的队伍近日就要进京了。
  与顾国公爷返京述职消息一同送来的还有南疆皇室的和亲停战商讨书。
  顾辞最近确实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进宫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祖父提前两天到达了京城,这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原本他以为自已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
  翌日一早,正叔陪着顾辞早早便等在城门口了,一起站着的还有太子君逸轩和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和一众大臣,可见皇上对顾老国公爷的看重。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时,一位身着黑灰色盔甲,马背上的老国公爷映入眼帘。他身姿挺拔,威风凛凛,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他的脸庞刚毅而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身上的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经历过的无数场激烈战斗。
  将军的身后,是一支整齐有序的军队。他们土气高昂,步伐坚定,脸上洋溢着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荣耀。
  第十五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
  顾国公老远便看见了站在太子身旁的顾辞,他的宝贝孙子。
  等快走近时顾国公连忙下马快步走了几步,向最前面的人行了一礼,“老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万福金安!”
  太子君逸轩连忙将他扶起,笑着转达了皇上的关怀。
  “国公爷一路辛苦了,父皇很是挂念您”
  顾国公闻言连忙又行了一礼,诚惶诚恐道:“不敢不敢,微臣一把老骨头还劳驾陛下挂念,微臣有罪”太子见他油盐不进,暗骂了句老狐狸,便由着他去了。
  顾国公笑着又跟众人一一寒暄后,这才看向一旁早就眼眶湿润的顾辞。
  他拍了拍顾辞的肩膀,一脸欣慰的笑道:“好小子!长大了”
  顾辞连忙钻进他的怀里,声音嘶哑的说道:“祖父,我好想你啊”说着又抱紧了几分。
  顾国公笑着将他从怀里拽出来打趣道:“过完年就是十五岁的少年郎了,怎么还是这么爱哭鼻子,你父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驰骋沙场的的少年将军了”他看着顾辞的眼神渐渐有几分迷离。
  像是在追忆那很久远的事。
  在场的众人看着这一幕无一不动容,更有老臣竟泪洒当场。
  家国大义,军人的血泪,在顾国公身上体现的尤为惨烈,顾家一门忠烈英魂。
  顾国公眼含热泪轻轻拍了拍顾辞的手,“先回去吧,祖父去见过陛下就来与阿辞一起吃晚饭”说罢,便骑上马继续向宫门走去。
  顾辞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突然就觉得他的祖父老了。
  皇宫,宣政殿。
  皇上一看到顾国公身披铠甲走进来,便立马起身迎了上去,等顾国公行完拜叩大礼后这才亲自将人扶了起来,关切的责备道:“老国公,您这是做什么?朕不是说了吗?您不用给朕行大礼,您可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众大臣……皇上您倒是拦着国公爷别让人家跪啊!
  顾国公听完这话立马一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模样,老泪纵横道:“陛下,老臣受之有愧啊!陛下是君,君便是天啊,陛下不让老臣叩拜天,那便是要老臣的命啊,老臣受先皇所托,陛下信任,这才凭着一把老骨头走到今日,”说话间已经眼泪鼻涕一大把。
  在场的人,能进入宣政殿上早朝的都是人精中的翘楚。
  众人一看这副场景,便心里有数了。
  这是皇上和国公爷又开始唱戏了,这种君臣互捧的戏码基本一年一次,从先帝那一代就开始了,上演了三十几年,老一辈的朝臣早就见惯不怪了。
  这不,今年和以往的每次一样,都是皇上处于下风。
  “陛下啊,老臣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老臣一路上都在感念先帝在天之灵的保佑啊,保佑老臣还能活着见到陛下和老臣的宝贝孙子啊,臣深感荣幸啊。”
  皇上无奈的揉了揉眉心,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吼了声,“快,来人,老国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送老国公回去休息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老国公说了这么多,只有后面那句“想活着见到宝贝孙子”是真的。
  不过顾辞确实是老国公在这个世上唯一牵挂得人了。
  想到这儿,他便又有些于心不忍,让人给国公府送去了好些赏赐。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逢魔遇佛,皆为度化。
  顾国公心里其实明白,皇上这是在变相试探他的忠心,而他表现得越是卑微,越是惶恐,就越让皇上放心。
  历代帝王皆多疑,当今皇上尤甚。
  他顾家几代儿郎战死沙场,如今只有顾辞这么一个独苗,皇上嘴上说让阿辞留在京城享福,实则是作为拿捏他的人质软禁在身边。
  这边顾国公前脚踏出宫门,就一改刚才在宣政殿内痛哭流涕的狼狈样,高高兴兴的骑着马回家去了。
  皇上接到密探来报,也只是笑骂了句老匹夫,并不见责备的意思。
  顾国公老远就看见等在家门口的顾辞和正叔。
  顾国公从马上跳下,快速奔向他们,待到跟前正叔已经泪眼婆娑的说了句“将军老了”说完率先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