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所以霍长安索性把那些坏掉的枝桠剔除干净,只保留了最精锐的枝干。这枝干,大部分都是当初修运河时期,和霍长安一起造反的民夫。
或许是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霍长安和他们说得也多,这批人的精神境界就相对高些,更明事理一些。
有过失败的经验,霍长安和夏文君提起建议来,头头是道。怎么赢他不太清楚,但怎么搞会输,他心里可门清。
“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这块,我一直都在做,但我现在能用的人还是太少,只在各县的县学安排了老师教学,而且老师还很少。不过评书和大戏,我倒是安排上了。”
说到大戏,夏文君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拖那些世家大族的福,别说以前了,现在流行的大戏里,还有很多都是阴阳红巾军的,当年霍长安都亲自去仙河县看过一场。
不过夏文君现在能说了算,她的地盘里,演唱的曲目都是经过筛选的,已经没有黑霍长安的曲目了。
霍长安很客观的说道:“戏曲的宣传作用确实好,但书籍和老师的作用更大。我记得夏公刚做郡守的时候,你们郡中选用官员,都是考试选拔出来的,如今缺人,怎么不考试选材?”
“没想到连这事你都知道。”夏文君忍不住挑眉。这种小规模的考试,任用的也是基层小官,连隔壁的官员都没怎么注意,她没想到霍长安倒是记得。
她解释道:“前些日子不考试选才,是怕太惹眼。现在倒是不怕了,如今我治下人变多了,地盘也多了,是该多找些人来帮忙。”
如今有这个实力,做事也能随心所欲了。
第64章
带着人和战利品回到平安郡,夏文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考试的公告,第二件事就是安排投靠过来的红巾军。
有霍长安这个活人坐镇,吴大这群心腹将军都还挺好说话的,他们带来的红巾军,都任由夏文君安排。
哪怕这批投降的红巾军,被夏文君打散了处理,也没人找事。
他们自己心里都清楚,这十万精兵不安排清楚,夏文君不敢用,这批红巾军也融入不了夏文君的势力。有反水风险的降兵降将,有危险会被最先利用和抛弃。
只是霍长安不在的话,为了安抚吴大他们这群降将,夏文君可能会花个一两年的时间慢慢收拢人心。现在有霍长安在中间做润滑剂,事情就好办多了,夏文君直接快刀斩乱麻。
大部分红巾军,都被夏文君安插到自己人手里,但她还留下了一小部分精锐,没有对他们做任何安排,算是她对霍长安的投桃报李。
“这批人马,当初都是你的亲兵,我都交给吴大带着了。要是有个万一,你只要露个脸就能叫得动他们。”夏文君说得贴心。
人家投靠过来,总不能把自身性命系在她的良心上。良心这玩意儿,可不太好说。
她不给霍长安留点保障,霍长安肯定会为自己谋划。他会为自己谋划到什么地步,那就不是夏文君能控制的了。
霍长安给她送了那么大个礼,她给霍长安留下保命的底牌,算下来还是她赚大了。
对夏文君的安排,霍长安不置可否,淡定的道了声谢,说道:“我既投靠了你,我自是信你的。”
两人这种合作程度,信任度不达标可做不到。
夏文君给他留了队亲兵,但在霍长安看来,他根本就用不上这队兵马。
做夏文君的谋士,躲在夏文君的府上,就是躲在了最安全的地方。真到他用上那队亲兵的时候,事态肯定都已经烂到没救了,一队亲兵也抵不了什么作用,最多能保下他的命。但没有夏文君这个带他翻盘的人,他苟活着也没意思。
世界上已经没有‘霍长安’这个人,他出现在人前,都得戴面具斗篷遮掩。
夏文君带着一群官员开会商议的时候,他以前只能躲在幕后旁听,不到关键时刻,都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的建议,他都只能私下对夏文君提。
连在自己人面前,都需要藏着掖着,更别说接待外头来客这种事,霍长安一贯都是不参与的。
现在的他只能活成一个影子,也就只有在夏文君面前,能放开了做自己。
瞧他一副顾影自怜的模样,夏文君忍不住吐槽道:“谁叫你给自己取个‘贾仁’的名字。光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
尤其是最近霍长安刚死,一个叫贾仁的黑衣人就出现在自己身边,那也过分巧合了,容易惹人怀疑。
再过段时间,霍长安就可以稍微放开一点行事了。
听到夏文君嫌弃自己的名字,霍长安敲了敲自己的面具,傲娇的问道:“仁义礼智信,这个名字哪里不好?”
“姓不好,谁叫你姓贾的。”
“那我总不能姓‘甄’吧。”
夏文君辣评,“甄仁更难听。”
“反正也没多少人叫我名。”霍长安撇嘴。夏文君府上的下人,统一称呼他为先生,还莫名其妙的都叫他黑先生,就因为他天天穿着一身黑衣服,戴着个黑面具。
或许是刚起步的时候,人少,霍长安和他们说得也多,这批人的精神境界就相对高些,更明事理一些。
有过失败的经验,霍长安和夏文君提起建议来,头头是道。怎么赢他不太清楚,但怎么搞会输,他心里可门清。
“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这块,我一直都在做,但我现在能用的人还是太少,只在各县的县学安排了老师教学,而且老师还很少。不过评书和大戏,我倒是安排上了。”
说到大戏,夏文君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拖那些世家大族的福,别说以前了,现在流行的大戏里,还有很多都是阴阳红巾军的,当年霍长安都亲自去仙河县看过一场。
不过夏文君现在能说了算,她的地盘里,演唱的曲目都是经过筛选的,已经没有黑霍长安的曲目了。
霍长安很客观的说道:“戏曲的宣传作用确实好,但书籍和老师的作用更大。我记得夏公刚做郡守的时候,你们郡中选用官员,都是考试选拔出来的,如今缺人,怎么不考试选材?”
“没想到连这事你都知道。”夏文君忍不住挑眉。这种小规模的考试,任用的也是基层小官,连隔壁的官员都没怎么注意,她没想到霍长安倒是记得。
她解释道:“前些日子不考试选才,是怕太惹眼。现在倒是不怕了,如今我治下人变多了,地盘也多了,是该多找些人来帮忙。”
如今有这个实力,做事也能随心所欲了。
第64章
带着人和战利品回到平安郡,夏文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考试的公告,第二件事就是安排投靠过来的红巾军。
有霍长安这个活人坐镇,吴大这群心腹将军都还挺好说话的,他们带来的红巾军,都任由夏文君安排。
哪怕这批投降的红巾军,被夏文君打散了处理,也没人找事。
他们自己心里都清楚,这十万精兵不安排清楚,夏文君不敢用,这批红巾军也融入不了夏文君的势力。有反水风险的降兵降将,有危险会被最先利用和抛弃。
只是霍长安不在的话,为了安抚吴大他们这群降将,夏文君可能会花个一两年的时间慢慢收拢人心。现在有霍长安在中间做润滑剂,事情就好办多了,夏文君直接快刀斩乱麻。
大部分红巾军,都被夏文君安插到自己人手里,但她还留下了一小部分精锐,没有对他们做任何安排,算是她对霍长安的投桃报李。
“这批人马,当初都是你的亲兵,我都交给吴大带着了。要是有个万一,你只要露个脸就能叫得动他们。”夏文君说得贴心。
人家投靠过来,总不能把自身性命系在她的良心上。良心这玩意儿,可不太好说。
她不给霍长安留点保障,霍长安肯定会为自己谋划。他会为自己谋划到什么地步,那就不是夏文君能控制的了。
霍长安给她送了那么大个礼,她给霍长安留下保命的底牌,算下来还是她赚大了。
对夏文君的安排,霍长安不置可否,淡定的道了声谢,说道:“我既投靠了你,我自是信你的。”
两人这种合作程度,信任度不达标可做不到。
夏文君给他留了队亲兵,但在霍长安看来,他根本就用不上这队兵马。
做夏文君的谋士,躲在夏文君的府上,就是躲在了最安全的地方。真到他用上那队亲兵的时候,事态肯定都已经烂到没救了,一队亲兵也抵不了什么作用,最多能保下他的命。但没有夏文君这个带他翻盘的人,他苟活着也没意思。
世界上已经没有‘霍长安’这个人,他出现在人前,都得戴面具斗篷遮掩。
夏文君带着一群官员开会商议的时候,他以前只能躲在幕后旁听,不到关键时刻,都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的建议,他都只能私下对夏文君提。
连在自己人面前,都需要藏着掖着,更别说接待外头来客这种事,霍长安一贯都是不参与的。
现在的他只能活成一个影子,也就只有在夏文君面前,能放开了做自己。
瞧他一副顾影自怜的模样,夏文君忍不住吐槽道:“谁叫你给自己取个‘贾仁’的名字。光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
尤其是最近霍长安刚死,一个叫贾仁的黑衣人就出现在自己身边,那也过分巧合了,容易惹人怀疑。
再过段时间,霍长安就可以稍微放开一点行事了。
听到夏文君嫌弃自己的名字,霍长安敲了敲自己的面具,傲娇的问道:“仁义礼智信,这个名字哪里不好?”
“姓不好,谁叫你姓贾的。”
“那我总不能姓‘甄’吧。”
夏文君辣评,“甄仁更难听。”
“反正也没多少人叫我名。”霍长安撇嘴。夏文君府上的下人,统一称呼他为先生,还莫名其妙的都叫他黑先生,就因为他天天穿着一身黑衣服,戴着个黑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