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有人求上门来,夏云林当场就能拒绝,“刚秋收也没余粮,今年收成不好,粮仓空得老鼠进去了都得饿死。富宝郡更惨,今年粮食都没收上来几颗……”
也不是没有觊觎平安郡的叛军,但都顾忌平安郡的军队,还有富宝郡这个援军。
短时间内,平安郡还算太平,甚至在周边地区的衬托下,平安郡居然还算得上繁荣,人口相对还增加了许多。
“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来平安郡找活路的。”夏云林叹气道:“可我们平安郡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啊。无论是皇帝还是霍长安,是谁都好,只要谁能让这天下太平,我都服气,我都认。”
夹缝中求生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这郡守做得夏云林简直是心力交瘁。
但不做也不行,不能做平安郡那个主事的,夏家更是宰割。
他现在就想找个厉害大哥的肩膀靠一靠,大哥是谁都无所谓,只要别像现在这样就好,周边都是菜鸡互啄,他想靠谁都靠不住。
“天下如今这形势,也就霍长安看着厉害点。但平安郡的很多官员,譬如杨高朗他们,怎么都不看好霍长安?”夏云林可惜的说道:“霍长安的口碑是不太好,但又没对夏家怎么样。我觉得还是能靠一靠的。”
北方的灾民声势本就不小,霍长安一去搅和,红巾军的队伍,直接从□□万变成八九十万,当然,这八九十万里,还包括了老弱妇孺。
不管人员构成如何,八九十万人的数字,光是听起来就有够吓人的。
有这么大一群人供霍长安驱使,别说京都的皇帝,南边的夏云林听着,都头皮发麻,觉得这天下可能真的要被霍长安倾覆了。
心里抱着这个念头,平时夏云林都不敢说霍长安的坏话了,以前他还会跟风骂两句对方残暴癫狂,现在他都闭口不谈。
自家亲爹相当红巾军小弟的心思过于明显,夏文君提醒道:“霍长安能把皇帝拉下马,但他坐不上那个位置。他杀的人太多,太招恨了,他灭了那么多家族,世家的报复也不是吃素的。”
这天下有八成的资源、人才、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世家手中。这一点,无论是夏文君,还是郡中的寒门官员,心中都有数。
当年红巾军第一次路过平安郡的时候,没抢底层百姓,只把那些大家族抢了,粮食和布匹就够红巾军消耗一段时间,这收获,比劫掠整个平安郡的百姓效果都还好。从这就能看出,那些大家族,手里到底捏了多少东西。
一个家族里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他们整合一下族中剩下的资源,组成一个复仇者联盟,绝对够霍长安喝一壶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霍长安都已经动手了,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斩草除根,尽量不给自己留后患。
带着八九十万红巾军一路往京都走的时候,霍长安走的还不是直线,绕路都得把周边的世家大族给解决了。这么多人出动,所过之处,无人敢掠其锋芒,走到哪儿,碾压到哪儿,惨遭毒手的世家不计其数。
没办法,要养的人太多了,不抢大族粮食不够吃。就算抢了,队伍里的老弱也只能喝稀粥。
不过大家都还挺满足的,逃荒的时候树皮都吃,还饿死那么多人。跟了霍长安,好歹能吃上饭了,大家都挺感激。
霍长安带着那么多人一路往京都走,皇帝都感觉龙椅烫屁股,不断下令,让周边的官员带兵阻拦,甚至还把边防军往回调,企图拦住红巾军的步伐,各路大军都被调回京都勤王。
京都外有天险屏障守护,又有重兵防守,几十万红巾军就这么被拦在了外面。
拦是拦住了,但大家都知道拦不久。一部分大臣劝皇帝迁都,先躲着点,小命要紧,还有一部分大臣,让皇帝别动,就站哪儿,等着霍长安来,再弄死霍长安。
只要霍长安会死,皇帝死不死不重要。现在朝中高官,有一半都是霍长安的生死仇敌。
霍长安带了个好头,喊着灭世家,诛皇族的口号,杀了那么多人不说,还有很多叛军跟着他学,导致各世家损失惨重,想霍长安死的人可太多了。
朝廷的大军和霍长安正僵持着,平安郡就收到了皇帝的调令,让他们征兵,带人去京都阻截红巾军。
不止平安郡,周边地区都收到了这样的调令。皇帝还下了死命令,大家都得去,不去,立刻革职,他换个新的郡守来。
“还征八千人。以前修运河征民夫都没这么狠。谁爱去谁去。我可不去。”夏文君看着调令就撇嘴,“我就不信了,我要真不去,皇上敢让朝廷大军调转矛头,来对付平安郡。”
夏云林犹豫,“这双方还没决出胜负呢。红巾军人多,但武器不好,存粮也不多,能打的将领也不多……”
最终的大哥还没出来,还不到他们平安郡做选择的时候。
他犹豫了两秒,咬牙说道:“要不你留在平安郡镇着。我带点人去京都露个面意思一下。我带着人去,能不能杀敌倒是不一定,但他们应该能护着我安全回来。”
没想到自家亲爹还会主动冒险,夏文君惊讶的说道:“事情闹到这一步,皇帝和霍长安总得死一个。此去京都,一点也不安全。咱们平安郡几千人,怎么和人家几十万大军比。”
也不是没有觊觎平安郡的叛军,但都顾忌平安郡的军队,还有富宝郡这个援军。
短时间内,平安郡还算太平,甚至在周边地区的衬托下,平安郡居然还算得上繁荣,人口相对还增加了许多。
“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来平安郡找活路的。”夏云林叹气道:“可我们平安郡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啊。无论是皇帝还是霍长安,是谁都好,只要谁能让这天下太平,我都服气,我都认。”
夹缝中求生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这郡守做得夏云林简直是心力交瘁。
但不做也不行,不能做平安郡那个主事的,夏家更是宰割。
他现在就想找个厉害大哥的肩膀靠一靠,大哥是谁都无所谓,只要别像现在这样就好,周边都是菜鸡互啄,他想靠谁都靠不住。
“天下如今这形势,也就霍长安看着厉害点。但平安郡的很多官员,譬如杨高朗他们,怎么都不看好霍长安?”夏云林可惜的说道:“霍长安的口碑是不太好,但又没对夏家怎么样。我觉得还是能靠一靠的。”
北方的灾民声势本就不小,霍长安一去搅和,红巾军的队伍,直接从□□万变成八九十万,当然,这八九十万里,还包括了老弱妇孺。
不管人员构成如何,八九十万人的数字,光是听起来就有够吓人的。
有这么大一群人供霍长安驱使,别说京都的皇帝,南边的夏云林听着,都头皮发麻,觉得这天下可能真的要被霍长安倾覆了。
心里抱着这个念头,平时夏云林都不敢说霍长安的坏话了,以前他还会跟风骂两句对方残暴癫狂,现在他都闭口不谈。
自家亲爹相当红巾军小弟的心思过于明显,夏文君提醒道:“霍长安能把皇帝拉下马,但他坐不上那个位置。他杀的人太多,太招恨了,他灭了那么多家族,世家的报复也不是吃素的。”
这天下有八成的资源、人才、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世家手中。这一点,无论是夏文君,还是郡中的寒门官员,心中都有数。
当年红巾军第一次路过平安郡的时候,没抢底层百姓,只把那些大家族抢了,粮食和布匹就够红巾军消耗一段时间,这收获,比劫掠整个平安郡的百姓效果都还好。从这就能看出,那些大家族,手里到底捏了多少东西。
一个家族里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他们整合一下族中剩下的资源,组成一个复仇者联盟,绝对够霍长安喝一壶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霍长安都已经动手了,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斩草除根,尽量不给自己留后患。
带着八九十万红巾军一路往京都走的时候,霍长安走的还不是直线,绕路都得把周边的世家大族给解决了。这么多人出动,所过之处,无人敢掠其锋芒,走到哪儿,碾压到哪儿,惨遭毒手的世家不计其数。
没办法,要养的人太多了,不抢大族粮食不够吃。就算抢了,队伍里的老弱也只能喝稀粥。
不过大家都还挺满足的,逃荒的时候树皮都吃,还饿死那么多人。跟了霍长安,好歹能吃上饭了,大家都挺感激。
霍长安带着那么多人一路往京都走,皇帝都感觉龙椅烫屁股,不断下令,让周边的官员带兵阻拦,甚至还把边防军往回调,企图拦住红巾军的步伐,各路大军都被调回京都勤王。
京都外有天险屏障守护,又有重兵防守,几十万红巾军就这么被拦在了外面。
拦是拦住了,但大家都知道拦不久。一部分大臣劝皇帝迁都,先躲着点,小命要紧,还有一部分大臣,让皇帝别动,就站哪儿,等着霍长安来,再弄死霍长安。
只要霍长安会死,皇帝死不死不重要。现在朝中高官,有一半都是霍长安的生死仇敌。
霍长安带了个好头,喊着灭世家,诛皇族的口号,杀了那么多人不说,还有很多叛军跟着他学,导致各世家损失惨重,想霍长安死的人可太多了。
朝廷的大军和霍长安正僵持着,平安郡就收到了皇帝的调令,让他们征兵,带人去京都阻截红巾军。
不止平安郡,周边地区都收到了这样的调令。皇帝还下了死命令,大家都得去,不去,立刻革职,他换个新的郡守来。
“还征八千人。以前修运河征民夫都没这么狠。谁爱去谁去。我可不去。”夏文君看着调令就撇嘴,“我就不信了,我要真不去,皇上敢让朝廷大军调转矛头,来对付平安郡。”
夏云林犹豫,“这双方还没决出胜负呢。红巾军人多,但武器不好,存粮也不多,能打的将领也不多……”
最终的大哥还没出来,还不到他们平安郡做选择的时候。
他犹豫了两秒,咬牙说道:“要不你留在平安郡镇着。我带点人去京都露个面意思一下。我带着人去,能不能杀敌倒是不一定,但他们应该能护着我安全回来。”
没想到自家亲爹还会主动冒险,夏文君惊讶的说道:“事情闹到这一步,皇帝和霍长安总得死一个。此去京都,一点也不安全。咱们平安郡几千人,怎么和人家几十万大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