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她在规则以内给自己人行方便,外人也没办法说什么。
  就仙河县如今这情况,夏文博什么都不做,照以前的规矩来办,正合适。
  平时夏文博是不怎么努力的,但事关自身安全啊,夏文博做事效率那叫一个高,听到红巾军的消息,立刻就快马加鞭,给郡城送信。
  “红巾军又绕回了银江郡?这怎么可能。霍长安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银江郡也没他的仇人啊。”夏文君忍不住有些犯嘀咕。
  她和霍长安是保持有通信,但这通信断断续续的,她还真没办法了解霍长安的近况。
  现在消息又传得慢,普通人接收到的消息,都是滞后的。当年大家都在传霍长安在银江郡的时候,霍长安早就已经跑到平安郡了,等大家传霍长安杀穿了平安郡的时候,霍长安早就带人跑了……
  “红巾军刚抢过平安郡,最迟也得明年夏收之后来。大哥要是不放心,就让他多安排些衙役巡逻吧。”
  虽然觉得大哥可能是自己吓自己,但好歹是亲大哥,夏文君想了想又说道:“让赵猴子带一千人去仙河县帮忙,也算是安我大哥的心了。”
  在夏文君眼里,赵猴子当过叛军土匪,如今又成了正规军,经验丰富,胆子大得很,肯定能稳住她大哥。
  但没过两天,赵猴子也跟夏文博一样,让人快马加鞭给郡城送信。
  “银江郡真有红巾军出没。大哥也确认了此事为真。崔郡守还派人来求援。”夏云林把信看完,顺手传给下一个人,问道:“那咱们帮不帮这个忙?人家好歹姓崔。”
  红巾军离开银江郡之后,大伯的病假就结束,舔着脸继续回银江郡继续做县令了。崔郡守倒也没挑他的理,因为当时没人可用,夏云林又暂代了平安郡的郡守,他给了夏家一个面子。
  崔郡守可能搞假消息骗人,但大伯是自己人,他说银江郡有红巾军出没,那就是真有。
  但红巾军去的是银江郡,关他们平安郡什么事。
  “帮不了!”夏文君想也不想就拒绝,说道:“我们平安郡如今哪有像样的兵马?之前仓库的铠甲,全被红巾军给抢走了。平安郡的铁矿产量又不怎么样,现在咱们正规军的铠甲还没凑齐呢。”
  自己开矿锻造,哪有抢来的快。
  现在红巾军这叛军的装备,比他们正规军的都要好。
  “我们平安郡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这口气还没缓过来,不出兵,崔郡守应该也能谅解。”夏文君说道:“红巾军又不是没去过银江郡。他上次闭城不出,坚守到红巾军离开,他这次也这么干不就完了吗,何必大动干戈呢。”
  “可你大伯要是再称病归家,就不会再有下次了。事不过三啊!”夏云林虽然已经是个郡守了,但还是心疼自家大哥那县令的职位。
  “做事总该有取舍。大不了就让大伯辞官回平安郡。”
  大伯做过县令,有基础在,回平安郡换个官职做,也不会有人挑理。如今平安郡才是他们的根基。
  平安郡按兵不动,但朝廷可没办法放过自己的心腹大患,很快就给周边各郡下令,协助朝廷大军平乱。
  “上次霍长安把银江郡围得严严实实,把人堵了好久,才有消息传出去。怎么这次这么快就走漏了风声。
  走漏了风声还不跑,夏文君怀疑风雪把霍长安脑子给冻坏了。
  朝廷大军外加周边地区的军队一起围剿,那威力可不小。
  他们平安郡历来就是软柿子,朝廷大军考虑到这点,还贴心的派来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替平安郡阻截叛军。
  知道这群人要来,夏文君二话不说,立刻就带着全郡上下的官员,换上了纸衣,没别的,就是为了哭穷。
  朝廷大军是自己来的,又不是他们求着来的,要是让平安郡管饭,那平安郡可不依。
  今年平安郡免税,衙门的仓库里,无论是绢布还是粮食,一个都没有,空空。朝廷不给真赈灾粮,他们平安郡是真穷得叮当响。
  上行下效,平安郡上面的官员,穿的都是纸衣,其他人一看,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跟着穿。甭管里面是穿裘穿绸,外面套的都是纸衣。
  朝廷那一万军队来了平安郡,那是一点富贵景象都没见着,也没有大家族热情款待,现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夏家,也是寒门出身,没什么家底。
  “劳烦薛将军跑这一趟,保护咱们平安郡的百姓。这不是快过年了嘛,底下的百姓听说你们来了,主动凑了一百头年猪,献给诸位将士,以表心意……薛将军也别嫌这猪小,实在是那红巾军太可恶,把我平安郡洗劫一空……”
  说到后面,夏云林还略带哽咽,一副他们平安郡快活不下去了的样子。
  除了这一百头犒劳将士的猪,其他就没了。他们夏家家贫,拿不出那么多东西来。
  好在朝廷大军出动,不是只出人,粮草后勤朝廷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朝廷这一万大军刚到,来送粮食的后勤队伍就到了。
  送粮的民夫,都是京都周边不远的郡县征召的,一路冒着风雪运送粮食,走近看,各个都身形单薄,脸上、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
  他们这样子,别说夏文君这样的人看不过眼,连刚过了一年好日子的平安郡百姓,也都看不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