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话听得丁大壮他们心里都一个咯噔,悄悄询问,“老大,咱们整个县的衙役才多少人啊。真跟他们打啊?”
  在他的设想中,霍长安真带人来了,仙河县也只有投降的份。他去运河两岸干过活,那乌泱泱的人,真不是吹的。
  “打不打倒是其次,但我们备战工作得做好嘛。”夏文君微笑着说道:“明天码头有一批货,你带着兄弟亲自去搬,码头的搬运工我不放心。”
  “哎,好。”
  丁大壮还以为又是一些粮食之类的货,自己就能交接明白,结果他带着人去码头的时候,夏文君的贴身婢女琉璃已经等在那里了。
  “琉璃姐姐,你也在啊。”
  “跟你一样,来办六娘子交代的差事。”
  仅仅是丁大壮干活,没一个聪明的监工,夏文君可不放心。
  现在不是战时,县衙也没有强制征召匠人到一处干活,所以这批武器,都不用趁天黑搬入库房,只需要放在外面的院子里,第二天换批人搬到铁匠那里去就行。
  修补的刀剑铠甲是叛军的,羽箭皮甲也是叛军下的订单,但工钱和材料成本,却全是衙门在给。
  “衙门库房里的铜钱,早晚都是要被抢的,留着干嘛呀,使劲花呀。”
  夏文君一边撒钱,一边做假账。夏云林则在边上气得翻白眼。
  县里的那些匠人,就只管赚钱,也不知道县里具体修补了多少东西。因为这些订单,有很多都被夏文君名下的小作坊承担了,县里的散户,没办法统计总数,只知道东西有很多。毕竟光是夏文君名下的羽箭的流水线作坊,都有几百号人。
  “搞这么多武器,咱们仙河县是要大干一场吗?”
  “不知道啊。听夏六娘的吧,夏六娘带我们干,我们就干呗。”
  夏文君名下的产业平时就能消耗大量的工人,突然多了这么个军需生意,需要的工人就更多了,一时间,仙河县的人都还挺忙碌。
  普通百姓都忙着挣钱,也没时间关心别的东西去了。
  只有县里的那些个大户,在鬼鬼祟祟的藏粮食,东藏一点,西藏一点,有一个窝点的家产被抢了,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本钱。郡城或者外地有亲戚的,胆子也大的人,还准备去外头躲一躲。
  但跑路的人还是少数,因为外地也不一定安全,到了外地,反而还容易孤立无援。
  城里的大户小动作多,但都逃不过夏文君的法眼,谁叫她手底下有几千个衙役呢,还日日在城内城外巡逻。
  “六娘子,这是沈家人可能有藏粮的地点名单。”
  “行,把单子给我吧。”夏文君瞄了一眼,把单子夹在小本本里,说道:“沈家做事不地道。把粮食藏他家祖坟里也不管用。”
  她已经准备做个热心群众,等霍长安来的时候,就跟人揭发了。
  有霍长安在,还有当初在运河干活的民夫在,夏文君在叛军那里,还有点面子。夏家的族人,留在郡城,绝对没有仙河县安全。
  夏文君给夏云林出主意道:“正好也快到二哥的生辰了,家里不如大办一场,让族里的人都来凑热闹。”
  “你二哥一个小辈,生辰哪来那么大阵仗。”夏云林也担心族人,思索了两秒,建议道:“不如把你大哥的婚事提前。这种大喜事,多请些族人也合理。”
  “这合适吗?”夏文君有些犹豫。
  “我和你母亲一起去找亲家谈。”夏云林一脸正经的说道:“现在世道乱,早成亲早放心。家里在这个时候想赶紧迎儿媳妇进门,亲家应该也能理解。”
  夏文博倒是不介意把成亲时间提前,他巴不得早点把人娶进门,而且提前婚期,是他家提的。欠着女方一个人情,花月容也会多给儿媳妇一个面子,不会为难人。
  未来大嫂夏文君也见到过,确实是个极为貌美的女子,而且才二十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她和前夫生的那个儿子也乖巧懂事。抛开其他东西不谈,纯看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她配夏文博那是绰绰有余。
  就是大哥一成婚,都不用努力,自己就能直接升级为姑姑这件事,让夏文君还得适应一下。
  家里的喜事办得极为热闹,光是铜钱,就在街道上撒了两大筐。
  亲戚们来都来了,夏云林也极为好客,把人留到了第二天,不让大家回去。
  第二天下午,霍长安就按着约定好时间,领着叛军闪现到仙河县。
  一发现叛军的踪迹,巡逻的衙役立马点狼烟,然后往县城赶。
  县城的守军把城门一关,狼烟一点,就巴巴的看着夏文君和夏云林,等他们下决定。
  “先把武器搬出来,整兵备战。”夏文君说得一脸正气。搞得夏云林都不好意思看她。
  县里的百姓此刻都慌得不行,但看到在各个街道奔走,还有站在城墙上的官兵,也都稳住了心神,主动帮忙搬运物资上城墙。
  除了县衙原本的衙役,还有很多青壮,居然主动要求上城墙守城,还喊出来誓死保卫仙河县的口号。
  这一情况,把夏云林都给看愣了,不敢置信的小声嘀咕,“我们仙河县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勇呢?不应该啊。”
  县里的子民都这么勇猛,到时候他这个县令开口投降,岂不是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