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世界上到处都是苦难,夏文君也管不过来,她只能尽量照拂仙河县来的民夫,然后是平安郡的,不归她管的人,她也爱莫能助,毕竟她能力有限,管不过来。
“老大,隔壁小队的人听说你今日从城里请了大夫过来,想求您让大夫过去看看。”
大夫都已经请来了,多看一个病人,不过是顺手的事,夏文君无所谓的说道:“你叫人给大夫领路吧。”
等把大夫送走,丁大壮又屁颠屁颠的跑回来,好奇的问道:“那李四怎么样了?什么毛病啊?会不会死啊?今天他倒下的时候,吓我一跳。”
“身体亏空,累病的,只能好好养着,暂时干不了重活。调养的药里有人参,李四吃不起。”
“那怎么办啊?”丁大壮忍不住问道。
“养两天就送回去。”夏文君回答道,“这李四干不了活了,再干下去,得累死在运河工地上。把他送回去,让他家换个人来就是了。”
像王二和丁大壮他们这种跟着她混,会替她拼命的人,生老病死她都管,吃点带人参的药也不算什么。但这病倒的李四是隔壁县的,她帮忙请大夫,已经是仁至义尽,还替人管药,那就不可能了,她也不是冤大头。
丁大壮也觉得她做得很够义气,“这李四能活着回去,已经够他偷着乐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这运河边上。”
见别人过得更惨,平安郡来服役的人都很知足。别的不说,至少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挨一顿暴打,更不会死得莫名其妙。
李四出来一趟,明明身体都被掏空,直接累病了,但因为留了一条命,离开的时候,他反倒还感激的给夏文君磕了一个响头。
“多谢六娘子帮忙,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永记于心。”
“别这样。赶紧起来吧。”夏文君把人扶起,“去平安郡买糖的那个商队,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回去的路上,商队的管事会把你安排好的。”
把这个病号送走,夏文君才去运河边上,亲自带人测量数据,然后去找杨大人汇报情况。
夏文君出现的地方,认识她的人,都积极的同她打招呼,甚至不是平安郡的人,对她也很热情。
明明她对自己和下属的要求都很严格,也不是特别好说话,但大家好像都觉得她是个好人。
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没故意刁难人。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随意搭把手,就能获得一个好口碑。
这么简单的事,很多官员就是做不到。没有人人平等的思想,谁乐意搭理下层人。
运河还没修多久呢,夏文君的名声就先打出去了。
“我最近天天阴沉着脸,看着就不像好人,也亏他们能夸得出口。”
婢女凑过来给夏文君松头,轻声安慰道:“大家都知道您最近实在操心,又累又费心思,哪笑得出来。”
“杨大人今日又发火了。朝廷那边下了死命令,让我们赶工期,没在规定时间完成,有人会掉脑袋的。”夏文君声音幽幽的说道。
她是被贺老推荐过来刷履历,替未来成为一方名宿做准备的,朝廷没有女官的职位,她做好了也不会升官,做不好也轮不到她被砍头。
但出事的时候,除了官员,服役的民夫也会被殃及池鱼。
朝廷的命令一出,晚上运河两岸就亮起来火把,大家熬夜都得干活。
累了一天的丁大壮他们,看看别人,又看看自己,咬咬牙对夏文君问道:“老大,咱们这支队伍也点火把吗?”
夏文君拒绝得干脆,“不点。吃的差,干得多,这就是拿人命熬。我算过了,我们这队能完成任务,没必要跟他们学。”
被人拿鞭子逼着干活,跟主动干活还有有点差别的。除了真犯错,夏文君不体罚,她只奖励,所以哪怕她不用鞭子,她带着的人干活效率也比别人高。
“可是他们都在干活……”
“不管他们。只要你们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不出错不返工,我们这队就不会延误工期。”夏文君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
熬夜赶了几天工,服役民夫的死亡率忽然就极速上升,终于在一天晚上,点燃的火被丢进了监工和现场驻守官员的帐篷。
修渠的民夫们,反了。
“我就猜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夏文君站在高处,望向远处的火光,直接给气笑了。
丁大壮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激动的搓搓手,“老大,我们怎么办?干它一票?直接带人打到京都去?”
“不掺合。我们打不过。只要京都东郊那十几万大军还在,朝廷的根基就还在,暂时还亡不了。”夏文君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不能拿家人的命来赌。”
在银江郡搅事的时候,夏文君隐姓埋名,自然不怕。但现在她是夏家六娘子,她出事,会牵连夏家。
她带着仙河县出来的人,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没动。但在一片火光中,她却隐约听到了霍长安的名号,好像有很多人都在喊霍长安的名字。
半夜动乱平息,夏文君刚放下心神,就看到满身血迹的霍长安找来了。
看到他的瞬间,夏文君忽然福至心灵,神色焦急的问道:“昨晚是你主事?”
“老大,隔壁小队的人听说你今日从城里请了大夫过来,想求您让大夫过去看看。”
大夫都已经请来了,多看一个病人,不过是顺手的事,夏文君无所谓的说道:“你叫人给大夫领路吧。”
等把大夫送走,丁大壮又屁颠屁颠的跑回来,好奇的问道:“那李四怎么样了?什么毛病啊?会不会死啊?今天他倒下的时候,吓我一跳。”
“身体亏空,累病的,只能好好养着,暂时干不了重活。调养的药里有人参,李四吃不起。”
“那怎么办啊?”丁大壮忍不住问道。
“养两天就送回去。”夏文君回答道,“这李四干不了活了,再干下去,得累死在运河工地上。把他送回去,让他家换个人来就是了。”
像王二和丁大壮他们这种跟着她混,会替她拼命的人,生老病死她都管,吃点带人参的药也不算什么。但这病倒的李四是隔壁县的,她帮忙请大夫,已经是仁至义尽,还替人管药,那就不可能了,她也不是冤大头。
丁大壮也觉得她做得很够义气,“这李四能活着回去,已经够他偷着乐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这运河边上。”
见别人过得更惨,平安郡来服役的人都很知足。别的不说,至少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挨一顿暴打,更不会死得莫名其妙。
李四出来一趟,明明身体都被掏空,直接累病了,但因为留了一条命,离开的时候,他反倒还感激的给夏文君磕了一个响头。
“多谢六娘子帮忙,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永记于心。”
“别这样。赶紧起来吧。”夏文君把人扶起,“去平安郡买糖的那个商队,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回去的路上,商队的管事会把你安排好的。”
把这个病号送走,夏文君才去运河边上,亲自带人测量数据,然后去找杨大人汇报情况。
夏文君出现的地方,认识她的人,都积极的同她打招呼,甚至不是平安郡的人,对她也很热情。
明明她对自己和下属的要求都很严格,也不是特别好说话,但大家好像都觉得她是个好人。
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没故意刁难人。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随意搭把手,就能获得一个好口碑。
这么简单的事,很多官员就是做不到。没有人人平等的思想,谁乐意搭理下层人。
运河还没修多久呢,夏文君的名声就先打出去了。
“我最近天天阴沉着脸,看着就不像好人,也亏他们能夸得出口。”
婢女凑过来给夏文君松头,轻声安慰道:“大家都知道您最近实在操心,又累又费心思,哪笑得出来。”
“杨大人今日又发火了。朝廷那边下了死命令,让我们赶工期,没在规定时间完成,有人会掉脑袋的。”夏文君声音幽幽的说道。
她是被贺老推荐过来刷履历,替未来成为一方名宿做准备的,朝廷没有女官的职位,她做好了也不会升官,做不好也轮不到她被砍头。
但出事的时候,除了官员,服役的民夫也会被殃及池鱼。
朝廷的命令一出,晚上运河两岸就亮起来火把,大家熬夜都得干活。
累了一天的丁大壮他们,看看别人,又看看自己,咬咬牙对夏文君问道:“老大,咱们这支队伍也点火把吗?”
夏文君拒绝得干脆,“不点。吃的差,干得多,这就是拿人命熬。我算过了,我们这队能完成任务,没必要跟他们学。”
被人拿鞭子逼着干活,跟主动干活还有有点差别的。除了真犯错,夏文君不体罚,她只奖励,所以哪怕她不用鞭子,她带着的人干活效率也比别人高。
“可是他们都在干活……”
“不管他们。只要你们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不出错不返工,我们这队就不会延误工期。”夏文君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
熬夜赶了几天工,服役民夫的死亡率忽然就极速上升,终于在一天晚上,点燃的火被丢进了监工和现场驻守官员的帐篷。
修渠的民夫们,反了。
“我就猜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夏文君站在高处,望向远处的火光,直接给气笑了。
丁大壮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激动的搓搓手,“老大,我们怎么办?干它一票?直接带人打到京都去?”
“不掺合。我们打不过。只要京都东郊那十几万大军还在,朝廷的根基就还在,暂时还亡不了。”夏文君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不能拿家人的命来赌。”
在银江郡搅事的时候,夏文君隐姓埋名,自然不怕。但现在她是夏家六娘子,她出事,会牵连夏家。
她带着仙河县出来的人,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没动。但在一片火光中,她却隐约听到了霍长安的名号,好像有很多人都在喊霍长安的名字。
半夜动乱平息,夏文君刚放下心神,就看到满身血迹的霍长安找来了。
看到他的瞬间,夏文君忽然福至心灵,神色焦急的问道:“昨晚是你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