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杀了她……杀了这女人、还有里面的狗奴才!”
一个都别想活!
五阿哥的亲信们终于如梦初醒,刀剑出鞘的争鸣声,响彻整个慎刑司。
然而。
卫嬿婉是聪明人。
聪明人,怎么会当真做蠢事呢。
舍弃自已保进忠这事儿吧,她能做得出、却也并非完全甘愿赴死就是了。
毕竟上辈子死过一次了,她还是挺怕疼的,如果可以,赴死这事儿,还是让别人来吧。
皇子在皇帝病重时,带着亲卫入宫本就不合规矩,现在在皇城里面,亲卫还敢亮家伙,这事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令皇贵妃带着侍卫赶到,正巧将这伙人逮了个现行,吵吵闹闹的慎刑司,被血冲刷了一遍,终于迎来了这场闹剧的终局。
五阿哥死了。
私带亲卫持刃,意图刺王杀驾、逼宫谋逆。
嗨。
紫禁城不就是这么个地方么,如果不能改变一个事实,自会有人帮它伪造一个假象。
毕竟史书该怎么写,从来都是胜者说了算。
五阿哥“逼宫”一个月后,先帝驾崩,宗亲朝臣自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遗诏,毫无例外,皇九子继位。
新帝登基后不久,翊坤宫便死了个太妃。
听说这太妃死之前异常疯癫,披头散发的谈不上一点体面,只一个劲儿的抓着伺候的宫人,说着什么墙头马上、什么少年郎,最后,被她的贴身大宫女不耐烦的甩开,骂了一句您对先帝那么深情,先帝驾崩一个多月了,怎么没见您去陪葬啊?!
这话被翊坤宫的掌事姑姑听见,连甩了那宫女两嘴巴,可有什么用呢,当夜,翊坤宫的娴太妃就去了。
娴太妃死后,洒扫处又死了个太监,隐约听闲话的宫人说,好像是叫什么小凌子的。
可。
谁又在乎呢。
进忠在宫外的宅子里养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慈宁宫的召见。
哦。
不对。
进忠已经死了,五阿哥“逼宫”那天,死在乱剑之下,现在入宫的,是一个名叫蒋进忠的商人。
据说,这商人在波斯机缘巧合下得了块定魂珠,觉得当真是件奇珍,所以特意入京,想进献给太后。
你瞧。
谁敢说这是事实还是捏造出来的假象。
慈宁宫。
已是太后的魏佳茵抬手挥退伺候的宫人,进忠倒是不见外,只袖着手戳在那儿,眼底藏着说不出的情绪:“你师傅呢。”|
他那日被锁在慎刑司,只能听到外面厮杀的动静,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却能猜得出,卫嬿婉必定是想豁出去走一步险棋。
杀了五阿哥。
再激怒他那些亲卫随便砍几个侍卫,最后,让永寿宫给他安个谋逆的罪名。
五阿哥谋逆,皇上看到死成一排的侍卫,还会在乎是谁先动的手么?又有谁还会惦记这场意外之中,死了的那个“御前总管”?
可。
万一没成呢。
五阿哥哪有那么好杀,万一他没死,或者他手下有机灵点的,及时喊停呢?又或者,乱剑之中,有人伤了她呢?
进忠不敢去想后果,他甚至不知道,卫嬿婉怎么就选了这条路了。
他又不是什么好人,这小祖宗怎么偏偏学他学个没完了?
上辈子学他心狠手辣也就罢了,好歹能护住她自个儿,怎么这辈子为情乱智这种蠢事,她也学?
万一有什么好歹——
进忠只觉得手指尖儿都跟着他那颗心一起冰冷了起来,好像身体里的血都因为他这想法一并被冻了起来。
他这辈子宁可被千刀万剐,也不愿意让卫嬿婉冒哪怕半点风险。
可。
就在他强迫自已动一动早被疼痛麻木了的脑子,想想还有什么法子时,牢门外的动静小了。
进忠尚来不及反应,便被一个黑影套上个麻袋,直接打晕了过去。
他再睁眼,人已经被运到京郊的一间宅子里。
留在那儿帮他治伤的,是个一问三不知的城外大夫,大夫只晓得有个人模狗样、声线阴柔的主儿抱着只鸽子,付了他几锭金子,让他帮忙替自已医治,其余一概不知。
紫禁城眼下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进忠只觉得自已头疼欲裂,他知道,自已不能去打听紫禁城的半点消息。
他能活着离开那儿,至少说明,起码五阿哥栽了。
皇子谋逆,这可是件大事,自已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打探消息,除了节外生枝的添乱,起不了丁点作用。
可。
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控制不住自已焦躁的心是另一回事。
毕竟,世间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呢?
一天等不到卫嬿婉平安的消息,他便焦躁一日。
就连医治他的鸽大夫都劝他,忧思不利于伤势回复,您说,万一您担心的那位啥事没有,你最后却落下个病根,人家想下个江南、走个漠北、闯个西域、爬个天山,大好河山啊,您呢,只能在后面用汤药吊着一口气儿。
说到这儿,鸽大夫还十分嫌弃的摇了摇头,tui了一口,跟着道,您也不想被人家一脚踹了吧。
鸽大夫的话宛若有什么奇效。
进忠身子倒是好了,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等到了国丧、等到了新帝登基、等到了宛若冷宫一般的翊坤宫里那位太妃的死讯,却始终没等到卫嬿婉的任何消息。
一个都别想活!
五阿哥的亲信们终于如梦初醒,刀剑出鞘的争鸣声,响彻整个慎刑司。
然而。
卫嬿婉是聪明人。
聪明人,怎么会当真做蠢事呢。
舍弃自已保进忠这事儿吧,她能做得出、却也并非完全甘愿赴死就是了。
毕竟上辈子死过一次了,她还是挺怕疼的,如果可以,赴死这事儿,还是让别人来吧。
皇子在皇帝病重时,带着亲卫入宫本就不合规矩,现在在皇城里面,亲卫还敢亮家伙,这事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令皇贵妃带着侍卫赶到,正巧将这伙人逮了个现行,吵吵闹闹的慎刑司,被血冲刷了一遍,终于迎来了这场闹剧的终局。
五阿哥死了。
私带亲卫持刃,意图刺王杀驾、逼宫谋逆。
嗨。
紫禁城不就是这么个地方么,如果不能改变一个事实,自会有人帮它伪造一个假象。
毕竟史书该怎么写,从来都是胜者说了算。
五阿哥“逼宫”一个月后,先帝驾崩,宗亲朝臣自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遗诏,毫无例外,皇九子继位。
新帝登基后不久,翊坤宫便死了个太妃。
听说这太妃死之前异常疯癫,披头散发的谈不上一点体面,只一个劲儿的抓着伺候的宫人,说着什么墙头马上、什么少年郎,最后,被她的贴身大宫女不耐烦的甩开,骂了一句您对先帝那么深情,先帝驾崩一个多月了,怎么没见您去陪葬啊?!
这话被翊坤宫的掌事姑姑听见,连甩了那宫女两嘴巴,可有什么用呢,当夜,翊坤宫的娴太妃就去了。
娴太妃死后,洒扫处又死了个太监,隐约听闲话的宫人说,好像是叫什么小凌子的。
可。
谁又在乎呢。
进忠在宫外的宅子里养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慈宁宫的召见。
哦。
不对。
进忠已经死了,五阿哥“逼宫”那天,死在乱剑之下,现在入宫的,是一个名叫蒋进忠的商人。
据说,这商人在波斯机缘巧合下得了块定魂珠,觉得当真是件奇珍,所以特意入京,想进献给太后。
你瞧。
谁敢说这是事实还是捏造出来的假象。
慈宁宫。
已是太后的魏佳茵抬手挥退伺候的宫人,进忠倒是不见外,只袖着手戳在那儿,眼底藏着说不出的情绪:“你师傅呢。”|
他那日被锁在慎刑司,只能听到外面厮杀的动静,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却能猜得出,卫嬿婉必定是想豁出去走一步险棋。
杀了五阿哥。
再激怒他那些亲卫随便砍几个侍卫,最后,让永寿宫给他安个谋逆的罪名。
五阿哥谋逆,皇上看到死成一排的侍卫,还会在乎是谁先动的手么?又有谁还会惦记这场意外之中,死了的那个“御前总管”?
可。
万一没成呢。
五阿哥哪有那么好杀,万一他没死,或者他手下有机灵点的,及时喊停呢?又或者,乱剑之中,有人伤了她呢?
进忠不敢去想后果,他甚至不知道,卫嬿婉怎么就选了这条路了。
他又不是什么好人,这小祖宗怎么偏偏学他学个没完了?
上辈子学他心狠手辣也就罢了,好歹能护住她自个儿,怎么这辈子为情乱智这种蠢事,她也学?
万一有什么好歹——
进忠只觉得手指尖儿都跟着他那颗心一起冰冷了起来,好像身体里的血都因为他这想法一并被冻了起来。
他这辈子宁可被千刀万剐,也不愿意让卫嬿婉冒哪怕半点风险。
可。
就在他强迫自已动一动早被疼痛麻木了的脑子,想想还有什么法子时,牢门外的动静小了。
进忠尚来不及反应,便被一个黑影套上个麻袋,直接打晕了过去。
他再睁眼,人已经被运到京郊的一间宅子里。
留在那儿帮他治伤的,是个一问三不知的城外大夫,大夫只晓得有个人模狗样、声线阴柔的主儿抱着只鸽子,付了他几锭金子,让他帮忙替自已医治,其余一概不知。
紫禁城眼下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进忠只觉得自已头疼欲裂,他知道,自已不能去打听紫禁城的半点消息。
他能活着离开那儿,至少说明,起码五阿哥栽了。
皇子谋逆,这可是件大事,自已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打探消息,除了节外生枝的添乱,起不了丁点作用。
可。
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控制不住自已焦躁的心是另一回事。
毕竟,世间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呢?
一天等不到卫嬿婉平安的消息,他便焦躁一日。
就连医治他的鸽大夫都劝他,忧思不利于伤势回复,您说,万一您担心的那位啥事没有,你最后却落下个病根,人家想下个江南、走个漠北、闯个西域、爬个天山,大好河山啊,您呢,只能在后面用汤药吊着一口气儿。
说到这儿,鸽大夫还十分嫌弃的摇了摇头,tui了一口,跟着道,您也不想被人家一脚踹了吧。
鸽大夫的话宛若有什么奇效。
进忠身子倒是好了,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等到了国丧、等到了新帝登基、等到了宛若冷宫一般的翊坤宫里那位太妃的死讯,却始终没等到卫嬿婉的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