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两宫各不相让,皇帝周旋其中,头疼不已。
如懿挂着聪慧的笑,吹了吹慈宁宫的香茶,故作神秘说朝中老臣并未劝到点子上,太后您不仅要让朝臣们力陈下嫁恒媞长公主的益处,还得您自已开口,说要许嫁恒媞。
如此一来,富察氏一族明白嫁女的好处,便会给皇后施压,皇后又素来以全族利益为重,如此,只能顺从。
两个女人相视一笑,好像不过喝个茶的功夫,她们便轻轻松松决定了璟瑟的命运。
如懿甚至还提前去了趟长春宫,对着富察皇后阴阳怪气什么,公主既然承天下供养,合该为大清尽心尽力,何况,太后已有一女远嫁蒙古,皇帝是不会让太后手下,有两个蒙古部族的女婿,所以,此次远嫁科尔沁部,璟瑟本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眼看富察皇后越发惨白的面色,如懿唇角笑意更甚,突然风轻云淡的来了句,还好自已无儿无女,倒是不用经历皇后这般,与儿女生离死别。
言罢,施施然的起身,迈着胜利者的步伐,缓步走出长春宫,全然不顾身后颓然倒下的富察皇后,和整个陷入混乱的长春宫。
富察皇后病危。
御前更忙了。
今儿个进忠陪着皇帝上朝,富察富恒显然也是因自家姐姐一事被气着了,字字殷切,说什么大清国富力强,开国便是马上定的天下,科尔沁部不过蒙古一部族,哪有让嫡公主远嫁的道理?!
若大清只能像乌拉那拉氏所言,靠牺牲女子才能安定天下,他这做臣子的,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富察富恒的话很明白,就差把科尔沁部狗日的不知好歹,不如臣带人灭了丫的,这种略显不雅的话,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儿喊出来了。
皇帝下了朝,按着眉心烦恼。
如懿对皇后大不敬,已被他勒令禁足翊坤宫,可他不得不承认,如懿分析的,与他心之所想,竟是分毫不差。
他不可能眼睁睁瞧太后一党势力扩大,但富察皇后……
璟瑟,是他们唯一的女儿了……
“皇上,令嫔娘娘来了。”
进忠的通传,打断了皇帝的思绪,想到魏佳茵明媚活泼的笑脸,苦闷许久的皇帝挥了挥手:“让她进来吧。”
待魏佳茵入内,进忠识相的退至殿外候着。
卫嬿婉从他小徒弟那儿接了茶盏过来,瞧人出来,便顺手递了过去,悄声道:“如何?没叫皇上瞧出什么吧?”
“放心。”
进忠垂着眸,虽然眼底满是不屑,却不得不承认,魏佳茵是个有用的:“你那徒弟,鬼机灵一样,有她在一旁劝着,富察氏的人情,永寿宫算是稳妥收下了。”
是了。
后宫争斗,哪可能像上辈子一样,随便喝个茶、发个誓,便替皇帝把储君给订下来了。
简直跟闹着玩儿一样。
皇帝最忌惮前朝后宫有所牵扯,可忌惮,反而说明此招虽险,但最有用。
富察氏自然知道后宫之中,乌拉那拉氏凭着自已早些年与皇帝两心相许,处处与皇后作对,前阵子,更是借着公主和亲一事,让皇后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富察富恒听说自家姐姐因忧心此次和亲一事,缠绵病榻,更是心急如焚,若非顾虑皇帝不喜后宫与前朝过从甚密,他恨不得杀到长春宫,让他胞姐清醒一点。
富察家满门荣耀,忠心耿耿,就算璟瑟不嫁,有他这个舅舅在,放眼朝堂便无人能撼动他们富察一族!
上辈子已是皇贵妃的卫嬿婉深谙其中门道,如今重来一回,自然不会放过早早将眼线安插下去的机会。
不得不说,御前红人这身份,可比上辈子的后妃好用太多了。
后妃要避忌的太多,而她或进忠,随便出宫送个赏、传个话,一来二去,只要有心,那些臣子的府邸上,少不了想巴结他们的人。
毕竟,皇帝若有个什么心思,谁不愿先得个信儿,好做准备呢?
若此次永寿宫能帮璟瑟公主留在京城,加上先前沐佛节一事,想来,永寿宫不说搭上富察氏的东风,好歹也能彼此留个印象,他日,便多个筹码。
翌日。
圣旨下了。
璟瑟公主和亲科尔沁部,但公主不必远嫁,而是将公主府建在京郊,由科尔沁部入赘驸马。
听说,科尔沁部的使节一听这话,瞬间脸色都变了,不过,却被富察富恒用眼神给瞪了回去,只能乖乖领旨。
禁足中的如懿听闻这个消息,只觉得天旋地转,容佩赶忙将人搀住,奈何她又是个直来直往的,没什么过脑子的习惯,便想什么说什么道:“早知如此,娘娘您还不如像太后提议,将姮悌长公主嫁过去,左右是留在京城,现在反倒叫永寿宫白白捡了这个便宜。”
如懿面色一僵,沉着眸轻轻剜了容佩一眼:“皇上最痛恨别人干涉他的选择,此次永寿宫擅进谗言,改了原本决定好的远嫁一事,日后,自有她的苦果。”
“娘娘!”
然。
尚不及如懿帮自已找补完,便瞧三宝匆匆入内:“娘娘,听说永寿宫一语点破璟瑟公主不必非要远嫁蒙古一事,皇帝龙颜大悦,不顾太后反对,已将令嫔晋为妃位了!”
“什么?!”
此言一出,连容佩都端着一脸不可置信,赶忙瞧像如懿,好像在问,娘娘,这就是你说的“苦果”吗?
如懿挂着聪慧的笑,吹了吹慈宁宫的香茶,故作神秘说朝中老臣并未劝到点子上,太后您不仅要让朝臣们力陈下嫁恒媞长公主的益处,还得您自已开口,说要许嫁恒媞。
如此一来,富察氏一族明白嫁女的好处,便会给皇后施压,皇后又素来以全族利益为重,如此,只能顺从。
两个女人相视一笑,好像不过喝个茶的功夫,她们便轻轻松松决定了璟瑟的命运。
如懿甚至还提前去了趟长春宫,对着富察皇后阴阳怪气什么,公主既然承天下供养,合该为大清尽心尽力,何况,太后已有一女远嫁蒙古,皇帝是不会让太后手下,有两个蒙古部族的女婿,所以,此次远嫁科尔沁部,璟瑟本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眼看富察皇后越发惨白的面色,如懿唇角笑意更甚,突然风轻云淡的来了句,还好自已无儿无女,倒是不用经历皇后这般,与儿女生离死别。
言罢,施施然的起身,迈着胜利者的步伐,缓步走出长春宫,全然不顾身后颓然倒下的富察皇后,和整个陷入混乱的长春宫。
富察皇后病危。
御前更忙了。
今儿个进忠陪着皇帝上朝,富察富恒显然也是因自家姐姐一事被气着了,字字殷切,说什么大清国富力强,开国便是马上定的天下,科尔沁部不过蒙古一部族,哪有让嫡公主远嫁的道理?!
若大清只能像乌拉那拉氏所言,靠牺牲女子才能安定天下,他这做臣子的,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富察富恒的话很明白,就差把科尔沁部狗日的不知好歹,不如臣带人灭了丫的,这种略显不雅的话,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儿喊出来了。
皇帝下了朝,按着眉心烦恼。
如懿对皇后大不敬,已被他勒令禁足翊坤宫,可他不得不承认,如懿分析的,与他心之所想,竟是分毫不差。
他不可能眼睁睁瞧太后一党势力扩大,但富察皇后……
璟瑟,是他们唯一的女儿了……
“皇上,令嫔娘娘来了。”
进忠的通传,打断了皇帝的思绪,想到魏佳茵明媚活泼的笑脸,苦闷许久的皇帝挥了挥手:“让她进来吧。”
待魏佳茵入内,进忠识相的退至殿外候着。
卫嬿婉从他小徒弟那儿接了茶盏过来,瞧人出来,便顺手递了过去,悄声道:“如何?没叫皇上瞧出什么吧?”
“放心。”
进忠垂着眸,虽然眼底满是不屑,却不得不承认,魏佳茵是个有用的:“你那徒弟,鬼机灵一样,有她在一旁劝着,富察氏的人情,永寿宫算是稳妥收下了。”
是了。
后宫争斗,哪可能像上辈子一样,随便喝个茶、发个誓,便替皇帝把储君给订下来了。
简直跟闹着玩儿一样。
皇帝最忌惮前朝后宫有所牵扯,可忌惮,反而说明此招虽险,但最有用。
富察氏自然知道后宫之中,乌拉那拉氏凭着自已早些年与皇帝两心相许,处处与皇后作对,前阵子,更是借着公主和亲一事,让皇后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富察富恒听说自家姐姐因忧心此次和亲一事,缠绵病榻,更是心急如焚,若非顾虑皇帝不喜后宫与前朝过从甚密,他恨不得杀到长春宫,让他胞姐清醒一点。
富察家满门荣耀,忠心耿耿,就算璟瑟不嫁,有他这个舅舅在,放眼朝堂便无人能撼动他们富察一族!
上辈子已是皇贵妃的卫嬿婉深谙其中门道,如今重来一回,自然不会放过早早将眼线安插下去的机会。
不得不说,御前红人这身份,可比上辈子的后妃好用太多了。
后妃要避忌的太多,而她或进忠,随便出宫送个赏、传个话,一来二去,只要有心,那些臣子的府邸上,少不了想巴结他们的人。
毕竟,皇帝若有个什么心思,谁不愿先得个信儿,好做准备呢?
若此次永寿宫能帮璟瑟公主留在京城,加上先前沐佛节一事,想来,永寿宫不说搭上富察氏的东风,好歹也能彼此留个印象,他日,便多个筹码。
翌日。
圣旨下了。
璟瑟公主和亲科尔沁部,但公主不必远嫁,而是将公主府建在京郊,由科尔沁部入赘驸马。
听说,科尔沁部的使节一听这话,瞬间脸色都变了,不过,却被富察富恒用眼神给瞪了回去,只能乖乖领旨。
禁足中的如懿听闻这个消息,只觉得天旋地转,容佩赶忙将人搀住,奈何她又是个直来直往的,没什么过脑子的习惯,便想什么说什么道:“早知如此,娘娘您还不如像太后提议,将姮悌长公主嫁过去,左右是留在京城,现在反倒叫永寿宫白白捡了这个便宜。”
如懿面色一僵,沉着眸轻轻剜了容佩一眼:“皇上最痛恨别人干涉他的选择,此次永寿宫擅进谗言,改了原本决定好的远嫁一事,日后,自有她的苦果。”
“娘娘!”
然。
尚不及如懿帮自已找补完,便瞧三宝匆匆入内:“娘娘,听说永寿宫一语点破璟瑟公主不必非要远嫁蒙古一事,皇帝龙颜大悦,不顾太后反对,已将令嫔晋为妃位了!”
“什么?!”
此言一出,连容佩都端着一脸不可置信,赶忙瞧像如懿,好像在问,娘娘,这就是你说的“苦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