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叔叔阿姨们好,我是钟云。”出于礼节,他率先向四位长辈做了自我介绍。
“好,这小伙子,大高个,真精神!”初妈妈也礼貌性地东北惯用的“精神”一词来评价初次见面的他。要说这个词它可不一般,比起五官身形等外貌,更偏重对气质的评价。个高加精神,说明长辈对这个小辈的基本面是相当满意的。爸爸和蔼地笑着,笑不露齿那种。
在车上,初颉的爸妈没有对钟云进行任何提问,出于好奇,反而是叶爸叶妈时不时打听几句钟云的情况。
“小钟比他们都大几岁是吧?”叶妈问。
“对。”
“你说你这条件也不错,家里肯定挺着急婚事的吧?”叶爸跟着说。
“还好,我上段婚姻结束之后,家里就不怎么管了。”
钟云边开车边回答,根本没多考虑。但这话一出,车内硬生生安静了几秒。
“钟哥可优秀了呢!当时在香港读书,奖拿到手软,还会拍照,我们系出了名的小富婆天天盯着他,钟哥都不为所动。”别人不方便说话,只能朱蜜出来解围。
几人维持体面,嘻嘻哈哈一笑而过。
“小钟在香港留学回来啊,真不错?人多出去看看总有好处的,当时让初颉出去,她非要在本校读研。”初妈嘴上表扬,实则思绪停留在钟云离过婚这事儿上过不去。
大家没有回店里,直奔朱蜜父母定好的餐厅,他们在那边等着大家一起吃饭了。
餐厅在古城北门雨巷旁边,今年才开业,但生意火得不得了,全包间制,每间都需要预定。这家以滇省融合菜见长,食材在古城数一数二,口味经过改良,特别适合招待外地游客。
大范围的见面会,通常自动过滤掉具体且有意义的推进式谈话。不过是聊些吃的玩的,表扬一下几个人在店里守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餐过后,兵分两路。朱蜜和父母邀请大家去自己家做客,人家显然是想和未来亲家商讨大事的,于是初颉一家明事理地推辞,钟云和初颉载着父母直接回到店里。
整个过程,钟云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热情,但应该有的礼貌是不欠缺的。在与朱蜜兴奋到有些讨好的对比下,这让初颉心理觉得,钟云有问题,问题是又挑不出什么问题。她不失望,因为本身就没抱着目的促成会面,只是想让爸妈来看看。
至于下一步,她自己没想那么多,经验告诉她,计划得再多,主动权也未必在自己手中。
“宝宝,你如果认定了小钟,我们就不说扫兴话。这么多年你没让我们操心过,感情上的事,我也不多嘴,相信我女儿的判断。”初颉的爸爸终于开口。
“哎呀,我没想这么多,就是相处看看而已,都是缘分,你们别整得我好像要偷户口本和他结婚似的。”
“哈哈,好好好,老爸多嘴了。”三口人的房间里,氛围轻松不少。
“让你们来又不是看他的,纯粹是因为叶一舟他爸妈要过来,让你们搭伴儿来看看我这里搞得怎么样。”初颉委屈巴巴。
“客栈比我想象的小点,但是更精致温馨,宝宝的眼光没错的。”初颉妈妈面露欣慰。
叶一舟和朱蜜那边进展异常顺利,双方虽然地域差异大,但经济层面来看是商贾家庭的门当户对,两个人的学历背景搭配,性格和而不同,怎么看都是良配。聊得开心之余,定下了正式上门的日子。
赶鸭子上架的朱蜜本以为自己会措手不及,当意识到幸福感大过慌乱时,她才明白,早已在心理接受了和叶一舟一起探索新阶段的现实,且对此抱有期待。
朱蜜的爸妈隔天来到云伏夜初和亲家吃饭,巡视一圈后,初颉给大家泡茶,大家围在前台喝茶聊天等开饭。
“我看你们前面那个小门面现在没什么大用,不如拿给我们做旅游咨询门店,你们这个地理位置这么好,不租出去岂不是浪费了。”朱蜜爸爸提出了双赢的建议。
“叔叔,这样的话,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啊!”叶一舟搓搓手。
“当初做把这个小门面收拾出来就是给旅拍引流的,现在不单独做旅拍,我们本店客的旅拍信任度也上来了,确实没必要留着它了。”钟云表示同意。
“不许反悔啊叔叔!”初颉兴奋地给朱蜜爸爸添了杯热茶。
“大哥大姐!小朋友们!饭菜好咯!来吃吧!”做饭阿姨在厨房门口呼唤几家人。
三十来岁的人装作小朋友抢着放学的样子你追我赶跑进餐厅,家长们在身后指指点点地摇头发笑。
只要爸妈在,孩子永远是孩子。
两对爸妈从没有过这样开心的旅行,景色美,孩子在身边,事情遂心意。他们回去的第二天,朱蜜的爸爸派人迅速接手小门面,简单装修后便投入营业。
事情貌似沿着正轨向前行进,那仅是我们站在车头瞭望,得出对视线范围内路线的有限判断和推测,而已。
029 第一位离人
「时间解构又重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要早。对于雨天,初颉又爱又恨。她喜欢听雨和万物撞击的声音——瓦片、水池、树叶、玻璃窗、木头门、石板路,那一刻,它们仿佛开口歌颂。但同时又很讨厌被雨淋到的感觉,头发贴到头皮上,发梢干了以后还要炸毛,打湿的衣袖裹住皮肉,又冷又黏。
“好,这小伙子,大高个,真精神!”初妈妈也礼貌性地东北惯用的“精神”一词来评价初次见面的他。要说这个词它可不一般,比起五官身形等外貌,更偏重对气质的评价。个高加精神,说明长辈对这个小辈的基本面是相当满意的。爸爸和蔼地笑着,笑不露齿那种。
在车上,初颉的爸妈没有对钟云进行任何提问,出于好奇,反而是叶爸叶妈时不时打听几句钟云的情况。
“小钟比他们都大几岁是吧?”叶妈问。
“对。”
“你说你这条件也不错,家里肯定挺着急婚事的吧?”叶爸跟着说。
“还好,我上段婚姻结束之后,家里就不怎么管了。”
钟云边开车边回答,根本没多考虑。但这话一出,车内硬生生安静了几秒。
“钟哥可优秀了呢!当时在香港读书,奖拿到手软,还会拍照,我们系出了名的小富婆天天盯着他,钟哥都不为所动。”别人不方便说话,只能朱蜜出来解围。
几人维持体面,嘻嘻哈哈一笑而过。
“小钟在香港留学回来啊,真不错?人多出去看看总有好处的,当时让初颉出去,她非要在本校读研。”初妈嘴上表扬,实则思绪停留在钟云离过婚这事儿上过不去。
大家没有回店里,直奔朱蜜父母定好的餐厅,他们在那边等着大家一起吃饭了。
餐厅在古城北门雨巷旁边,今年才开业,但生意火得不得了,全包间制,每间都需要预定。这家以滇省融合菜见长,食材在古城数一数二,口味经过改良,特别适合招待外地游客。
大范围的见面会,通常自动过滤掉具体且有意义的推进式谈话。不过是聊些吃的玩的,表扬一下几个人在店里守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餐过后,兵分两路。朱蜜和父母邀请大家去自己家做客,人家显然是想和未来亲家商讨大事的,于是初颉一家明事理地推辞,钟云和初颉载着父母直接回到店里。
整个过程,钟云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热情,但应该有的礼貌是不欠缺的。在与朱蜜兴奋到有些讨好的对比下,这让初颉心理觉得,钟云有问题,问题是又挑不出什么问题。她不失望,因为本身就没抱着目的促成会面,只是想让爸妈来看看。
至于下一步,她自己没想那么多,经验告诉她,计划得再多,主动权也未必在自己手中。
“宝宝,你如果认定了小钟,我们就不说扫兴话。这么多年你没让我们操心过,感情上的事,我也不多嘴,相信我女儿的判断。”初颉的爸爸终于开口。
“哎呀,我没想这么多,就是相处看看而已,都是缘分,你们别整得我好像要偷户口本和他结婚似的。”
“哈哈,好好好,老爸多嘴了。”三口人的房间里,氛围轻松不少。
“让你们来又不是看他的,纯粹是因为叶一舟他爸妈要过来,让你们搭伴儿来看看我这里搞得怎么样。”初颉委屈巴巴。
“客栈比我想象的小点,但是更精致温馨,宝宝的眼光没错的。”初颉妈妈面露欣慰。
叶一舟和朱蜜那边进展异常顺利,双方虽然地域差异大,但经济层面来看是商贾家庭的门当户对,两个人的学历背景搭配,性格和而不同,怎么看都是良配。聊得开心之余,定下了正式上门的日子。
赶鸭子上架的朱蜜本以为自己会措手不及,当意识到幸福感大过慌乱时,她才明白,早已在心理接受了和叶一舟一起探索新阶段的现实,且对此抱有期待。
朱蜜的爸妈隔天来到云伏夜初和亲家吃饭,巡视一圈后,初颉给大家泡茶,大家围在前台喝茶聊天等开饭。
“我看你们前面那个小门面现在没什么大用,不如拿给我们做旅游咨询门店,你们这个地理位置这么好,不租出去岂不是浪费了。”朱蜜爸爸提出了双赢的建议。
“叔叔,这样的话,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啊!”叶一舟搓搓手。
“当初做把这个小门面收拾出来就是给旅拍引流的,现在不单独做旅拍,我们本店客的旅拍信任度也上来了,确实没必要留着它了。”钟云表示同意。
“不许反悔啊叔叔!”初颉兴奋地给朱蜜爸爸添了杯热茶。
“大哥大姐!小朋友们!饭菜好咯!来吃吧!”做饭阿姨在厨房门口呼唤几家人。
三十来岁的人装作小朋友抢着放学的样子你追我赶跑进餐厅,家长们在身后指指点点地摇头发笑。
只要爸妈在,孩子永远是孩子。
两对爸妈从没有过这样开心的旅行,景色美,孩子在身边,事情遂心意。他们回去的第二天,朱蜜的爸爸派人迅速接手小门面,简单装修后便投入营业。
事情貌似沿着正轨向前行进,那仅是我们站在车头瞭望,得出对视线范围内路线的有限判断和推测,而已。
029 第一位离人
「时间解构又重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要早。对于雨天,初颉又爱又恨。她喜欢听雨和万物撞击的声音——瓦片、水池、树叶、玻璃窗、木头门、石板路,那一刻,它们仿佛开口歌颂。但同时又很讨厌被雨淋到的感觉,头发贴到头皮上,发梢干了以后还要炸毛,打湿的衣袖裹住皮肉,又冷又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