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长山看着她谄媚的笑容……忍着不适,擦了擦手拿起手把掊刀,开始切肉。
分肉着实是个技术活,非最专业的大厨都无法做到一刀尽平。众人看着羊羔肉被分成了歪歪扭扭的五份。场面陷入沉默。
一顿饭结束。瓦沙的人送走了。
李长山屏退旁人。
他看着陈岁,面无表情,语气不善,“我向来不管你们的事情,以后这类麻烦不必再寻我,你以为我和你们一样挂着闲心舞文弄术,在边疆地带周游找乐子?”
好吧,这老狐狸有点生气了。不过他本来也厌弃我们,向来泾渭分明。从进入属地执行任务开始,就没有任何的便利提供。不使绊子就很好了。
李长山曾经吃过夜不收组织的亏。
而陈岁就是一名夜不收。还是夜不收里的直拨。
夜不收是大胤国的谍哨组织,由一军主帅直接调动,是深入在战略要地的暗哨。夜不收又分成两组,直拨深入虏穴,进一线察情观形。横拨负责沿边墩瞭,将直拨察探得的消息,及时接续飞报。
前线带兵的将军和夜不收组织,按理两者都是为了组织目标而行动的。但是由于夜不收在探察敌国信息的同时,也会背负上对沿边戍守将领的重要动向监察报告,所以两派人马互不信任,心手难同,全然无法协作一致。尤其是与李长山这种,曾被误报的信息干扰过的。
“感谢李公此次施以援手”。陈岁识趣地一揖。
她请求在李公府停留一晚,即日离开。
次日寅时,陈岁忍着头疼爬起来,一夜没有睡好,一阖上眼,尽是在乌陶伏边的记忆。
四下里很安静,突然听到一阵细小扑棱声,信鸽?她小心推门而出,看那鸽子往另一侧院落掠去。在李公府上只有李公能运用。
李长山,治军严谨,常胜将军,善战而不好战。李将军,耕耘半世铸就出了如今的阳城,在孔雀河流域的安定日子,这样的人,不应被诡道小计所扰累,陈岁在心里默道,看在这一顿烤羔羊肉上,送一份小礼与你。
早膳是单独吃的,她和管家招呼,吃完就走,但是要准备些盘缠,一并记在戚总兵头上。管家无语,这又是到处谎称出来的新名号了。
李叔这是什么眼神,我们都为了大胤的和平大业行动,格局,格局。
陈岁拿上包裹,出了府。
她优哉游哉,穿梭在城郊专门划出来的东市。东市是三国自由贸易的区域,只在每日的白天开放。入目是琳琅缤纷的各类简易商铺,丝绸、香料、石蜜、牛羊肉干、皮袄、陶具,此刻这里各种叫卖声闲谈声夹杂着骆驼车铃铛声,空气里的尘土味被丝丝入脾的香料味冲淡,一片祥和。
和乌陶形成鲜明对比。
世上再无乌陶。
第3章 入城(2)
“大娘,这个怎么卖?”陈岁拿起一个腰带,询问。她迎向路侧,在阳光下仔细端详这条腰带。
有人在跟踪自己。
她望了一眼斜对面也在查看货物的男子,放下手中的腰带,向城中返回。街边一家茶楼小厮在门口热情吆喝,陈岁微微停步,走进茶楼。
二楼雅间。窗户正对着街市,街上行人走马一览无余,对面是城中最老牌的酒楼。
她没有等太久,客人已经到了。
对面这名男子,白布大袖袍,顶上的狐狸毛毡帽别着一金一银的羽状装饰,脚上着的是方便长途行路的兽皮靴子,行走利落,珠玉串饰随人走动发出悦耳的碰撞声,大商人。
“敢问阁下这是否还有空座,让在下拼桌”。
“徐良材,好了,别装了。”陈岁笑嘻嘻地拍拍左手侧椅子。
“大半年没见了,你怎么才得空露面。”
徐良材在一边坐下,“我们做贸易的,可不得深入跑一跑通市,到处看看新鲜小玩意儿”。
“阳城大富翁这番出现是有新任务,还是来协助我呀”
“专心淘美玉呢,不过”,他顿了顿,“可以看情势需要。毕竟你是生间,我们都为你所用。”
陈岁笑而不语。
夜不收的直拨训练营里,以五间为类。
她犹记得正式入营后的第一堂课上,陈夫子带他们乔装成普通医士,先进安置重症伤兵的帷帐走过一圈,又绕到死去无名士民的埋骨之地,然后肃容而告,“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兴兵打仗不是儿戏,关系着千万民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他压低音量,“察探敌情是动兵前的关键,三军之遣皆需恃间而动。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所以,你们的行动,才是两国对抗的第一场较量,决定着整场战事的成败。”
她兴致勃勃,对钻研巧术和谋略充满了期待。
没想到一开始的营训内容却和五间活动一点不相干,是最基础最枯燥的体能训练。
当然没两天她就发现这个认知还不够透彻,这简直是要人命的体能训练,无法用基础和枯燥来定义。所有入营的成员需要围绕训练场地的跑道跑圈,跑完一圈可以在终点入口处的张教头手上领取一面小旗子,每个人每天早起雷打不动就要撒开丫子跑,单人必须获得八枚小旗子才能离开跑场,进食膳堂用餐。
分肉着实是个技术活,非最专业的大厨都无法做到一刀尽平。众人看着羊羔肉被分成了歪歪扭扭的五份。场面陷入沉默。
一顿饭结束。瓦沙的人送走了。
李长山屏退旁人。
他看着陈岁,面无表情,语气不善,“我向来不管你们的事情,以后这类麻烦不必再寻我,你以为我和你们一样挂着闲心舞文弄术,在边疆地带周游找乐子?”
好吧,这老狐狸有点生气了。不过他本来也厌弃我们,向来泾渭分明。从进入属地执行任务开始,就没有任何的便利提供。不使绊子就很好了。
李长山曾经吃过夜不收组织的亏。
而陈岁就是一名夜不收。还是夜不收里的直拨。
夜不收是大胤国的谍哨组织,由一军主帅直接调动,是深入在战略要地的暗哨。夜不收又分成两组,直拨深入虏穴,进一线察情观形。横拨负责沿边墩瞭,将直拨察探得的消息,及时接续飞报。
前线带兵的将军和夜不收组织,按理两者都是为了组织目标而行动的。但是由于夜不收在探察敌国信息的同时,也会背负上对沿边戍守将领的重要动向监察报告,所以两派人马互不信任,心手难同,全然无法协作一致。尤其是与李长山这种,曾被误报的信息干扰过的。
“感谢李公此次施以援手”。陈岁识趣地一揖。
她请求在李公府停留一晚,即日离开。
次日寅时,陈岁忍着头疼爬起来,一夜没有睡好,一阖上眼,尽是在乌陶伏边的记忆。
四下里很安静,突然听到一阵细小扑棱声,信鸽?她小心推门而出,看那鸽子往另一侧院落掠去。在李公府上只有李公能运用。
李长山,治军严谨,常胜将军,善战而不好战。李将军,耕耘半世铸就出了如今的阳城,在孔雀河流域的安定日子,这样的人,不应被诡道小计所扰累,陈岁在心里默道,看在这一顿烤羔羊肉上,送一份小礼与你。
早膳是单独吃的,她和管家招呼,吃完就走,但是要准备些盘缠,一并记在戚总兵头上。管家无语,这又是到处谎称出来的新名号了。
李叔这是什么眼神,我们都为了大胤的和平大业行动,格局,格局。
陈岁拿上包裹,出了府。
她优哉游哉,穿梭在城郊专门划出来的东市。东市是三国自由贸易的区域,只在每日的白天开放。入目是琳琅缤纷的各类简易商铺,丝绸、香料、石蜜、牛羊肉干、皮袄、陶具,此刻这里各种叫卖声闲谈声夹杂着骆驼车铃铛声,空气里的尘土味被丝丝入脾的香料味冲淡,一片祥和。
和乌陶形成鲜明对比。
世上再无乌陶。
第3章 入城(2)
“大娘,这个怎么卖?”陈岁拿起一个腰带,询问。她迎向路侧,在阳光下仔细端详这条腰带。
有人在跟踪自己。
她望了一眼斜对面也在查看货物的男子,放下手中的腰带,向城中返回。街边一家茶楼小厮在门口热情吆喝,陈岁微微停步,走进茶楼。
二楼雅间。窗户正对着街市,街上行人走马一览无余,对面是城中最老牌的酒楼。
她没有等太久,客人已经到了。
对面这名男子,白布大袖袍,顶上的狐狸毛毡帽别着一金一银的羽状装饰,脚上着的是方便长途行路的兽皮靴子,行走利落,珠玉串饰随人走动发出悦耳的碰撞声,大商人。
“敢问阁下这是否还有空座,让在下拼桌”。
“徐良材,好了,别装了。”陈岁笑嘻嘻地拍拍左手侧椅子。
“大半年没见了,你怎么才得空露面。”
徐良材在一边坐下,“我们做贸易的,可不得深入跑一跑通市,到处看看新鲜小玩意儿”。
“阳城大富翁这番出现是有新任务,还是来协助我呀”
“专心淘美玉呢,不过”,他顿了顿,“可以看情势需要。毕竟你是生间,我们都为你所用。”
陈岁笑而不语。
夜不收的直拨训练营里,以五间为类。
她犹记得正式入营后的第一堂课上,陈夫子带他们乔装成普通医士,先进安置重症伤兵的帷帐走过一圈,又绕到死去无名士民的埋骨之地,然后肃容而告,“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兴兵打仗不是儿戏,关系着千万民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他压低音量,“察探敌情是动兵前的关键,三军之遣皆需恃间而动。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所以,你们的行动,才是两国对抗的第一场较量,决定着整场战事的成败。”
她兴致勃勃,对钻研巧术和谋略充满了期待。
没想到一开始的营训内容却和五间活动一点不相干,是最基础最枯燥的体能训练。
当然没两天她就发现这个认知还不够透彻,这简直是要人命的体能训练,无法用基础和枯燥来定义。所有入营的成员需要围绕训练场地的跑道跑圈,跑完一圈可以在终点入口处的张教头手上领取一面小旗子,每个人每天早起雷打不动就要撒开丫子跑,单人必须获得八枚小旗子才能离开跑场,进食膳堂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