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死去的债主就不是债主,如今织造局可以说是无债一身轻,然后姜余就下令把那些欠条都销毁了。
  姜余忍不住吐槽,“我说织造局的纺车和织车怎么都那么久,结果是硬生生被放旧的。”真是腐败啊腐败。
  顾文承道:“郭大人肯定事先调查了明州织造的情况,你所在织造局都尚且问题重重,想必织造衙门的情况肯定不比织造局好多少。而且郭大人可是管税的,也就是说他本来就站在浙江豪强的对立面。
  今日他和你说的这些话,明显是有意与你亲近,明日你只要把织造局的账本带去织造衙门,把问题全盘托出,就是已经是帮了郭大人大忙了。”
  姜余眨眨眼睛,顿时明白了顾文承的意思,“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
  顾文承给姜余夹了一块海蛎,“若是你和郭大人日后能达成统一战线,不仅是你的工作好做,郭大人也能省心不少。”
  姜余把顾文承夹过来的海蛎吃了,又吃一口大米饭,幸福的眯起眼点点头。
  顾文承看他吃的开心,“这米好吃吗?”
  姜余疯狂点头,“好吃,这发绿的米,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坏了呢。”
  顾文承笑着道:“这是玉田碧粳米,颜色呈现淡绿,味香,属于贡米的一种。昨天有人送了两斛过来,若是你吃着喜欢,就让他以后常送些过来。”
  姜余:……
  顾文承,“怎么?”
  姜余踟蹰了一会儿说,“文承哥,这东西会不会太危险了?”又是供米,又是受贿得来的,他总感觉吃的有点怕。
  顾文承一手拄着下巴,温和俊朗的面孔在烛光的映照下更填一分光彩。
  “放心,那些王公贵族家也会吃这种米。而且,有些东西只有我收了,他们才能更安心的替我办事。”
  姜余听顾文承这样说后,才放心下来,又吃了几大口。
  别说,这米就是比一般的大米香。
  顾文承笑眯眯的又给姜余夹一块鹿肉,紧接着又给盛了一碗虾丸鲜笋汤。
  再然后,姜余晚上就睡不着了,他躺在房间的架子床上,总感觉有些燥热,他把领子微微掀开。
  “怎么了?”顾文承的声音轻轻传来。
  姜余转头看过去,就见顾文承半倚在一边,他刚刚沐浴出来,穿着一身墨色绣红线的丝绸中衣,周身还萦绕的一层水汽。
  顾文承俯身凑过去,一手摸了摸姜余的额头,装模做样的问:“脸怎么这样红?”
  姜余皱眉,把领子撤散,“不知道。明明天不热,但是总感觉有点燥的慌。”
  顾文承想,应该是晚上那顿饭起作用的,医师说的牡蛎、鹿肉、虾肉这些壮阳气的东西果然好用。
  “要不要喝杯凉茶?”
  姜余一把握住顾文承的手,看着面前顾文承流口水,“我觉得文承哥你就挺解渴的。”
  …
  第二日,顾文承早早去衙门上值,而姜余也凭借自己的毅力挣扎起床。
  吃早饭的时候姜余还是有些蔫蔫的,就吃了几口粥。
  顾文承走之前吩咐姜余身边跟的人,让他们准备些糕点,若是姜余饿了好有东西吃。
  上午,姜余就搬着他之前总好的账目去找织造郎中郭大人,并向他表明自己知道的关于织造局的一切事物。
  果然不出顾文承所料,自从姜余这样做之后,郭大人就把姜余放在了自己人这边。
  而郭大人不愧是嘉隆帝看好的人,他一上任就给那些纳税机户们来了个狠的,直接换了一种机户的税收方式。
  于是和郭大人做的这些事情比起来,姜余在织造局搞的一些小动作,在外人看来就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姜余先是把织造局的机械换了一遍,又开始给织造局的手工艺人做了评级。
  评级高的,能织更巧布匹的手艺人工钱多,另外在手工艺人开始实行基本工钱+绩效工钱制度。
  所谓基本工钱就是每个月大家固定的工钱,而绩效则细分平日绩效、季度绩效、年度绩效,若是平时速度快、质量好那这个工人的绩效就高,反之就低。
  至于缫丝的工人,则是从原本的一样工钱变成了计件制度,也是谁缫的丝多,谁赚的多,而且每个月有两天三天假期,若是其中没有请假者,还会格外发放半吊钱作为奖励。
  这个制度一出马,织造局监督的官看姜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监督官:这是什么阎王设定,想挣钱的工人可不得卷死。
  果然,此制度一发布,整个织造局的工人全部卷起来了。
  另外姜余开始寻找新的民布坊作为合作伙伴。
  宫廷用的贡品布匹,自然需要技艺高超的工人来织,除了这些定量的布之外,更多的布其实是普通绸布和棉布,因此“合作伙伴”必不可少。
  另外,姜余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那就是海外市场。
  一日休沐,姜余和顾文承两个人坐在一出池塘钓鱼。
  姜余手里拿着鱼竿晃啊晃,“我发现很多西域商人对丝绸茶叶瓷器很感兴趣。”
  顾文承回想了一下自己记忆,发生无论是在那个朝廷,中国的这三样东西都是在全世界风靡的存在。
  “你发现了什么?”
  姜余低头表情很是严肃,“之前文承哥你和我说过豪强不想朝廷开港口,我以为他们是怕更多人抢他们生意,但是我太还是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