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昨日回宫后,姜妧只顾着和外祖母说谢家的事情了,所以还未来得及提及太子那番诛心之言。当然了, 除了这原因之外, 她其实也不知该不该和外祖母说这事儿,毕竟太子自幼也算是外祖母看着长大的,若知道他这些混账话,外祖母多少会伤心的吧。
  可这会儿,姜妧自是不需要替太子瞒着了, 便把那日太子哭哭啼啼求自己嫁给她, 还允诺自己若不喜陈皇后等他荣登大宝便送了陈皇后往行宫去荣养。
  李太后纵是这些日子和陈皇后生了隔阂,在听到这消息之后,还是气的脸色苍白,“太子, 这便是皇后精心教导的好太子。遇着事情,竟往你一个姑娘家面前哭哭啼啼,好不经事,对陈皇后更是没有半分母子情分。这当真是皇帝的血脉啊,骨子里便是这样薄情寡义,自私自利。”
  李太后看着这样的太子,怎会不联想到承乾帝,她以为自己扶持承乾帝登基,他总该给自己些体面的,可他却闹腾的想要挪了他的生母往帝陵去,而他的儿子太子,也要送陈皇后出宫荣养。
  李太后如何能不害怕,等到太子登基,怕不是比承乾帝还要寡情薄意。
  这一瞬间,李太后第一次认同了外孙女的选择,她选了谢家,想必也是看清了太子不会是安国公府的退路,甚至他非但不会成为安国公府的退路,还会给安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
  知道外祖母生气,姜妧忙安抚外祖母道:“外祖母,您别生气,这天家素来无情,太子如此言语,不过是效仿陈皇后罢了。这些年陈皇后得您多少恩惠,可她一朝得意,竟这么急着在您面前沾沾自喜,拿捏起来。所以,太子如今这样对她,全都是她应得的。”
  李太后哪里只是气太子,她一把摔了手中的杯子,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她气的脸色铁青道:“这对母子,当真是让哀家开眼界。太子不孝,陈皇后又好到哪里去了,不想着趁着太子年轻还能好好教导太子,竟想着让太子赶快有了子嗣,她这么急到底想做什么,是想手中有一个皇长孙当做把柄,想着未雨绸缪吗?”
  “外祖母,皇后娘娘纵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您也莫要拦着。毕竟,皇后娘娘在太子的婚事上,已经退让了一步了。若您连这个都要干涉,只怕又生了嫌隙。”
  说完,姜妧斟酌了下,又道:“何况,陈皇后手中若能有了皇长孙,也未尝不是好事。您和表舅舅都不会支持靖北王,所以太子势必是要登基的。可太子登基后,若陈皇后和太子母子一心,与我们安国公府可不是好事。毕竟,到时候陈皇后可以趁着新帝登基,大肆封赏自己的母族,朝臣们也都会笑着法子的讨好新帝和陈皇后,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陈皇后和新帝若手中有了可用之人,或许就容不得我们安国公府了。”
  姜妧这番话并非在吓唬李太后,因为上一世,安国公府便落了个满门覆灭的结局。
  李太后看多了京城的起起伏伏,这番话无需外孙女说,她自然是晓得这个道理的。
  她方才动怒,也只是觉着讽刺罢了。
  许在这皇城中,连亲情都不会变了味吧,想着这些,李太后暗暗叹息一声。
  姜妧安抚了外祖母一番,之后也没多留就离开了。
  等她和李澜从李太后屋里出来,刚转过抄手游廊,却见太子往这边来了。
  太子也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遇上姜妧。可不知为什么,他竟觉着有些心虚,尤其想到自己昨晚的荒唐。
  心里这样不安着,他不由便想替自己辩解一番:“妧儿,我,我无意幸了那几个宫女的。这都是母后的主意,我昨晚心情不好,喝醉了酒,也不知怎么就幸了那几个宫女。”
  姜妧看着努力想替自己辩解的太子,脑海中却不由想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陈皇后因为依附于外祖母,所以几乎是日日带了太子往慈宁宫来。所以姜妧和太子其实是一块长大的,比起一段时间才能入宫给外祖母请安的两个表哥,姜妧其实和太子更亲近些的。
  可谁能想到,两人今日会变成这般呢?
  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是身处这权力的漩涡,才让人有了变化吗?
  见姜妧只怔怔的看着自己,并不说话,
  太子还以为她在生气,不由委屈道:“妧儿,我昨晚心情不好,都是因为你。我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可妧儿你难道没发觉吗?近些日子以来,你总是看我哪里都不顺眼,不愿意正眼瞧我。”
  “我都那样低三下四求你嫁给我了,为什么,为什么妧儿你丝毫感觉不到我的真心呢?”
  如果没有上一世惨痛的教训,姜妧许就被太子这番话感动了吧。
  可这一刻,她却颇为讽刺的看着太子,“因为我觉着,比起我,幼姝妹妹更适合做这太子妃。”
  提及李幼姝,太子脸色愈发难看了。
  李幼姝虽也是安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可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在太子眼中丝毫都没有存在感的。
  可现在,却要做了自己的太子妃。
  这李幼姝哪里都比不上姜妧,也比不上李澜,他凭什么要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