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住无人坐朝、政事怠荒引起的百官纷纷上来的谏书。
国君国君,无国何来君。
卧榻上的东越王在一个雨夜将齐沐唤过去,大骂一通后,让常进宣了旨,着令齐沐全权代政,执掌国柄。
读书方面,齐沐不算好学生,有时候还会逃课,听说小时候还经常口出妄语,将老师们驳得呆若木鸡。
如今他临朝理政,我不免担心他将怠惰逆反的性子带到朝堂之上。
以前的事情,说白了,闹了笑话也是关了门后家里的事,若是在外面丢脸,便是天下的笑柄,那东越王更有的说了。
我是世子妃,按道理也该多劝他勤勉政事之语。只是我每日除了陪伴世子,更多的时候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一个闲人去劝他人勤勉,我是无论如何也启不了口。
在同太后、王后等人的谈天中,我才得知理政的齐沐同在东宫读书的齐沐,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既不抬杠了,也不执拗了,展现出勤勉、谦逊、仁德的一面,深得朝中老臣好评。
宫中妇人们聚在一处,讲到世子总是赞不绝口的。王后会趁机巴结太后,说不枉太后教养一场,到底还是出息了。
太后笑得像个孩子,说静嫔可算是熬出了头。
若此时明贵妃也在,我也会注意到她不经意间弯出的笑容。
齐沐啊齐沐,你的女人缘真的够可以!
父亲来宫中的时候,说起齐沐倒并不见得多开心。
向来,都有个品秩不高,但权力极重的通政司帮着东越王处理如山似海的奏折。送到东越王跟前的,都是通政司按照轻重等级分类,拟好办理意见的,甚至批阅方面还有常进这个秉笔太监代劳,因此虽然国事纷繁,东越王处理起来,颇为游刃有余。
可目前,不知何原因,东越王遣散了通政司,秉笔太监常进也不拿笔了,干起了端药倒尿的营生。三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余下的时间世子大都花在了批折子上。
“东宫灯烛夤夜不熄,宁宁,你要多劝劝殿下,千万将息身体。”父亲无不担忧地叮嘱我。
劝人勤政我办不到,劝他休息自然不在话下。
我来到东宫的时候,赵美人、叶昭仪正悻悻地离开。
她俩是来看望齐沐的,还送来参汤给齐沐补身子。只是齐沐并未让她俩入殿,因此她俩也就只好将汤给了内侍。
我望着空空的两手,踟蹰半晌,准备跟她们一道回去。
却不料进去禀告的内侍传话:“世子妃来都来了,怎么又要走。”
我望见赵美人、叶昭仪脸上一闪而过的幽怨神色,心中叹了口气。
我借花献佛把两人送来的参汤带进了殿内,着绯色盘金云锦蟒袍的齐沐,金冠束发,神采奕奕。
今日大朝,他起得极早,昨日又歇得晚,想来也就睡了两个时辰而已。
“若殿下有时间,接见一下她俩也是应该的。殿下容许我进,却晾她俩在外面,倒有些厚此薄彼。”
他上前拉着我的手,打趣道:“世子就一个,你们可是三个。便是一张烧饼,也不能做到厚薄平均,何况我一个活人。”
我跺脚佯嗔道:“殿下,你又胡说。”
我与他一同落座,我见他眼下泛青,望着面前两叠半人高的折子,问他:“殿下何不找翰林学士帮衬一下,这么多,莫说批阅,便是看完也够吃力。”
他半是宽解半是笃定地回道:“确实挺多的,时间上紧一紧,倒也能批完。一则我年轻,身体底子还是有的,二则初涉政事,亲力亲为才能尽快熟悉,若此时假以他人,今后成个半吊子倒不好了。况且——”
他突然不语,我忙催他说下去,却发现他的眼光在我身上。
今日热了些,我穿着短襦长裙,外披石榴红的纱衣,那短襦许是开口低了些,深沟隐现。出门时,我并没注意,如今忙将手护在面前,面红耳燥。
他缓缓箍住我的腰轻语:“以后不许这样穿。”
我不敢再看他,像个鹌鹑一样窝在座椅一角,却被他突然拉起来,事发突然,我跌在了他怀里。
他将我稳稳接住,有些不耐烦地说:“我这袍子捂太热,你随我去换一件薄的。”
我心中惦念着参汤:“殿下,先把参汤喝了吧。”
齐沐拦腰将我抱了起来,我惊叫着双手环住他的脖子:“殿下——”
“放心,不喝参汤我也可以。”不由分说,穿堂入室,将我有些粗暴地扔在了榻上。
虽说榻上铺着不薄的锦褥,但我仍然感到腰上袭来的痛感。
青天昭昭,日头晃晃,他扔掉玉带,撩开袍子便要来抓我。
我用尽力气握住他不安分手,无不乞求:“殿下,这白日里传出去也不好。”
“你是来劝我劳逸结合的,这便是我要的逸。”
我不及反应,他已经开始大杀四方,让我毫无招架之力。在我们一起渐臻极乐时,我问他:“殿下,况且什么呢——”
“啊——”他身子一抖,瞬间软了下来,却又神经兮兮地大笑起来。
我还在榻上拥衾坐着,他已经起来装束:“况且,我觉得理政比读书有意思。我并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读酸儒千篇一律的唠叨。为君者,爱民敬民这个基本的道理懂了便是,为何得一字不漏背那么多自诩为经典的冗词繁章。我先前倒是背着父王读了些水利、食货、营造、地理的杂书,如今看来那些书倒是对理政更有裨益,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吃喝住行比讲空头道理更实际些。”
国君国君,无国何来君。
卧榻上的东越王在一个雨夜将齐沐唤过去,大骂一通后,让常进宣了旨,着令齐沐全权代政,执掌国柄。
读书方面,齐沐不算好学生,有时候还会逃课,听说小时候还经常口出妄语,将老师们驳得呆若木鸡。
如今他临朝理政,我不免担心他将怠惰逆反的性子带到朝堂之上。
以前的事情,说白了,闹了笑话也是关了门后家里的事,若是在外面丢脸,便是天下的笑柄,那东越王更有的说了。
我是世子妃,按道理也该多劝他勤勉政事之语。只是我每日除了陪伴世子,更多的时候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一个闲人去劝他人勤勉,我是无论如何也启不了口。
在同太后、王后等人的谈天中,我才得知理政的齐沐同在东宫读书的齐沐,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既不抬杠了,也不执拗了,展现出勤勉、谦逊、仁德的一面,深得朝中老臣好评。
宫中妇人们聚在一处,讲到世子总是赞不绝口的。王后会趁机巴结太后,说不枉太后教养一场,到底还是出息了。
太后笑得像个孩子,说静嫔可算是熬出了头。
若此时明贵妃也在,我也会注意到她不经意间弯出的笑容。
齐沐啊齐沐,你的女人缘真的够可以!
父亲来宫中的时候,说起齐沐倒并不见得多开心。
向来,都有个品秩不高,但权力极重的通政司帮着东越王处理如山似海的奏折。送到东越王跟前的,都是通政司按照轻重等级分类,拟好办理意见的,甚至批阅方面还有常进这个秉笔太监代劳,因此虽然国事纷繁,东越王处理起来,颇为游刃有余。
可目前,不知何原因,东越王遣散了通政司,秉笔太监常进也不拿笔了,干起了端药倒尿的营生。三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余下的时间世子大都花在了批折子上。
“东宫灯烛夤夜不熄,宁宁,你要多劝劝殿下,千万将息身体。”父亲无不担忧地叮嘱我。
劝人勤政我办不到,劝他休息自然不在话下。
我来到东宫的时候,赵美人、叶昭仪正悻悻地离开。
她俩是来看望齐沐的,还送来参汤给齐沐补身子。只是齐沐并未让她俩入殿,因此她俩也就只好将汤给了内侍。
我望着空空的两手,踟蹰半晌,准备跟她们一道回去。
却不料进去禀告的内侍传话:“世子妃来都来了,怎么又要走。”
我望见赵美人、叶昭仪脸上一闪而过的幽怨神色,心中叹了口气。
我借花献佛把两人送来的参汤带进了殿内,着绯色盘金云锦蟒袍的齐沐,金冠束发,神采奕奕。
今日大朝,他起得极早,昨日又歇得晚,想来也就睡了两个时辰而已。
“若殿下有时间,接见一下她俩也是应该的。殿下容许我进,却晾她俩在外面,倒有些厚此薄彼。”
他上前拉着我的手,打趣道:“世子就一个,你们可是三个。便是一张烧饼,也不能做到厚薄平均,何况我一个活人。”
我跺脚佯嗔道:“殿下,你又胡说。”
我与他一同落座,我见他眼下泛青,望着面前两叠半人高的折子,问他:“殿下何不找翰林学士帮衬一下,这么多,莫说批阅,便是看完也够吃力。”
他半是宽解半是笃定地回道:“确实挺多的,时间上紧一紧,倒也能批完。一则我年轻,身体底子还是有的,二则初涉政事,亲力亲为才能尽快熟悉,若此时假以他人,今后成个半吊子倒不好了。况且——”
他突然不语,我忙催他说下去,却发现他的眼光在我身上。
今日热了些,我穿着短襦长裙,外披石榴红的纱衣,那短襦许是开口低了些,深沟隐现。出门时,我并没注意,如今忙将手护在面前,面红耳燥。
他缓缓箍住我的腰轻语:“以后不许这样穿。”
我不敢再看他,像个鹌鹑一样窝在座椅一角,却被他突然拉起来,事发突然,我跌在了他怀里。
他将我稳稳接住,有些不耐烦地说:“我这袍子捂太热,你随我去换一件薄的。”
我心中惦念着参汤:“殿下,先把参汤喝了吧。”
齐沐拦腰将我抱了起来,我惊叫着双手环住他的脖子:“殿下——”
“放心,不喝参汤我也可以。”不由分说,穿堂入室,将我有些粗暴地扔在了榻上。
虽说榻上铺着不薄的锦褥,但我仍然感到腰上袭来的痛感。
青天昭昭,日头晃晃,他扔掉玉带,撩开袍子便要来抓我。
我用尽力气握住他不安分手,无不乞求:“殿下,这白日里传出去也不好。”
“你是来劝我劳逸结合的,这便是我要的逸。”
我不及反应,他已经开始大杀四方,让我毫无招架之力。在我们一起渐臻极乐时,我问他:“殿下,况且什么呢——”
“啊——”他身子一抖,瞬间软了下来,却又神经兮兮地大笑起来。
我还在榻上拥衾坐着,他已经起来装束:“况且,我觉得理政比读书有意思。我并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读酸儒千篇一律的唠叨。为君者,爱民敬民这个基本的道理懂了便是,为何得一字不漏背那么多自诩为经典的冗词繁章。我先前倒是背着父王读了些水利、食货、营造、地理的杂书,如今看来那些书倒是对理政更有裨益,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吃喝住行比讲空头道理更实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