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元辙也笑了,声音笃定:“好,我一定带他来见你。”
  第 54 章 第17章
  回到六皇子府后,元辙将祝时宴给他的纸亲自手抄了一份,然后把原版收起来,将他手写的那一版交给手下人去查毒的来源。
  之后他传信给岳恒,让他去调查跟赵迁走得近的几个世家子弟的底细,而他则再次去了一趟大理寺。
  贺立轩见他时隔一天又来了,头都大了,脸上硬是挤出一抹笑:“六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有失远迎!不知殿下此次来所为何事?”
  元辙瞥了他一眼,“贺大人不必如临大敌,本殿下这次不找你。”
  贺立轩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殿下说笑了,殿下能来这里,是我们大理寺的荣幸,下官欢迎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如临大敌呢?”
  元辙懒得理他:“行了,赵迁怎么死的,你我心知肚明,本殿也没时间跟你在这儿虚与委蛇,大理寺卿何在?”
  “原来殿下是来找周大人的啊。”贺立轩松了口气,笑呵呵的说:“周大人志不在此,对大理寺的情况也不甚清楚,殿下有什么事问下官就好。”
  元辙在祝时晏房里喝了杯茶,补了觉,睡醒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暗了下来。
  祝时晏在书案前练字,突然觉得身后凉丝丝的,甫回眸看去,元辙不知何时从床上起来了,坐在不远处的小几前看他。
  “王爷,醒了怎么没知会一声,我去给您沏茶。”祝时晏慢吞吞地起身,还没走到元辙跟前,只见元辙起身自己丰衣足食,顺道还给他倒了一杯:“写完了?”
  祝时晏接过茶水,小抿了一口:“谢谢 ——已经写完了,又写了一份。”
  “嗯?”元辙放下茶杯,走到祝时晏书案前,双指掀开叠放整齐的宣纸,看着祝时晏规整的字迹满意一笑:“不错。”
  “是吗?!”祝时晏兴奋地颤了颤睫,眉眼一弯,“都是王爷教的好。”
  元辙抬眸看着祝时晏,“罢了。”
  单看海平侯父母强势虚伪的样子,就知道祝时晏的性格并非是一两日养成了。
  元辙将祝时晏练的字帖折了起来,收在袖口里,看着外面的天色不早,便准备离开:“今日家宴,本王知道你委屈,日后有不快的事情便来王府,让人给你做好吃的。本王就先回去了。”
  祝时晏脸色一喜,连连点了点头:“谢谢王爷。”
  祝时晏本以为元辙会过问他的家事,没想到元辙什么都没说,这样也好。他和元辙本来就只是合作的关系,太麻烦他也不好。
  祝时晏放下茶杯,看着元辙有些凌乱的衣领,犹豫少顷还是主动上前给他整理了一下:“王爷,衣领有些乱了。”
  弄好后,祝时晏连连往后退了一步,和元辙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我送王爷出去吧。”
  元辙‘嗯’了一声,看着面颊红润的青年,心情大好:“近些日子本王不出门,空了便直接去府里找本王。”
  祝时晏乖巧点头:“是。”
  两人作伴出了门,天边暮色渐沉,橙红色的晚霞烧地火红。
  祝时晏跟在元辙身后,沐浴着带着温度的小风,时不时摸摸袖子里元辙给他的小蛐蛐。
  心情因为元辙变得很好。
  海平侯夫妇一早就在门前候着了,见元辙和祝时晏出来上赶着请了安:“王爷。”
  而元辙就像是没看到两人,走到门前拍了拍祝时晏的肩,淡淡道:“好好练字,本王过些日子还要检查你的功课。”
  祝时晏乖巧应了声:“是。”
  说罢,元辙才掀了掀眼皮挤出来一个渗人的笑:“祝卿,晏儿这孩子乖巧伶俐,是你的福气。好生养着吧。”
  海平侯夫妇连连点头附和:“是,下官谨遵王爷的话,今后不会让晏儿再受一点委屈。”
  元辙并没再回应海平侯夫妇,上了轿子。
  马车朝着摄政王府的方向缓缓离去。
  祝时晏看着元辙的马车离开,收了收思绪,看着身边的父母,给他们行了个礼:“父亲,母亲今日这件事……”
  海平侯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尊大佛,哪里还敢朝着祝时晏发火,连连拍了拍祝时晏的肩:“好晏儿,王爷过来是好事,只不过下次你记得提前告诉父亲一声……哎呦今天可把老夫吓坏了,夫人快扶我进去。”
  海平侯夫人蹙了蹙柳眉,没有再对祝时晏说冷话,扶着海平侯进了门。
  祝时晏心中五味杂陈。
  转身跟着父母进了门。
  元辙微微一笑:“周大人以后会知道的。”
  周叙还是犹豫。
  元辙不急不缓的说:“我用八年时间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废皇子爬到现在这个位子,周大人不觉得与其继续颓废痛苦下去,信我更有可能报仇成功吗?”
  周叙抿了下唇:“殿下可否让我考虑一下。”
  “当然。但是我耐心不多,还望周大人三天之内可以给我一个答复。”
  周叙认真地行了一礼:“下官会好好考虑,多谢殿下提点。”
  从永昌侯府出来后已是深夜。
  路上行人寥寥,元辙走到一个无人的小巷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蒙面黑衣人,裹挟着浓厚的内力向他扑面而来,剑影在月光的映射下泛着幽幽的寒光。
  元辙反应很快,迅速闪身躲过,但锋利的剑刃还是划掉了他一片衣角,随后大约有五六个黑衣人骤然出现,呈包围姿态向他缓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