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祝时晏思忖少顷,给堂上的父母磕了一个头:“父亲,母亲,千错万错都是晏儿的错,明日晏儿就去京师衙门认罪,流放也好劳役也罢,等晏儿走了父母都不会生气了。”
  “你也够了!”海平侯蹙了蹙眉心,看着雪地里跪着的祝时晏,“什么认罪不认罪的,还嫌这件事不够丢人吗?”
  海平侯滑了滑喉,“等你哥哥回来,你……你的去处父母自有安排!”
  祝时晏瞳孔骤缩,失望的看着面前他尊敬多年的父母。父亲所说他的去处自有安排,安排是什么呢?
  梦里,他的命运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原来,父母真的从未正眼看他吗?
  这时候,海平侯府府门房急匆匆的从雪地里跑过来,打断了祝时晏的话:“侯爷夫人不好啦!”
  “总管!刘总管他被摄政王府的人打折了腿,现在还在王府门前爬不起来呢!”
  “什么!”海平侯闻言,胡须一竖:“怎会如此?”
  几日前,新晋的新科状元祝墨回府认亲,确认了就是他海平侯的真世子,这对现如今没有重要官职的海平侯府乃天大的喜事。
  海平侯府便在一月后设宴,宴请朝中百官。
  其中手握西北三十万兵权的摄政王元辙,正是海平侯府需要急切拉拢的对象。
  昨日,海平侯送去王府的请帖已经被退了回来。今日早上,他狠心将自己珍藏的夜明珠与请帖一同让自己心腹管家送了过去。
  没想到元辙这个面子都不给他海平侯府?
  “侯爷,他们不仅仅是打折了管家的腿,他们还说、还说……”
  门房刚刚从王府出来,回忆起来方才的事情。
  摄政王府的人太可怕了,他们刚到了门前就被撵了出去,管家气不过只是和那护卫吵了两句,竟被一脚踹翻在地。
  而那王府的护卫还大言不惭的说:“想送请帖?让你们的什么世子爬过来送,再弄来一些阿猫阿狗,就扒了你们的皮挂你们侯府门前。滚!”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海平侯闻言大怒,一巴掌将餐桌掀翻,在堂下急匆匆的转了几圈:“好啊,先帝在世的时候,老夫为我大宗平定南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老夫退下了来了,一个突厥人的儿子敢骑在老子头上撒野!岂有此理!”
  堂上因为此事闹成一片,无人在意还跪在雪地里的祝时晏。
  海平侯夫人也做样起了身,安抚自己的丈夫:“侯爷莫生气,那、那元辙在西北荒蛮之地长大,仗着手里有点兵,就这么目中无人不知收敛,今后没什么好果子吃!”
  海平侯转悠了两圈,气儿消下去不少,看着还跪在面前的小厮,骂骂咧咧道:“还他娘不赶紧把人弄回来!丢了老子的脸你们都别活了!滚!”
  小厮急匆匆的退下。
  现如今,他们海平侯府宴请的时候闹的整个京师都知道了,元辙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请过来!
  海平侯夫妇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看着雪地里跪着的祝时晏。
  元辙喜怒无常,定不能让还没认回来的祝墨去请,伤了他们的和气。
  察觉父母目光的祝时晏,心已经疼的不能再疼。
  他衣袖中修长的指节骤然收紧倏地又缓缓松开,抬眸看着堂上欲言又止的两人,道:“父亲母亲,不如让孩儿去一趟王府吧。”
  一世界完。
  第 38 章 第1章
  ——“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1]
  .
  元盛十年,六皇子元辙出生。
  同年,天下大旱,边关告急,百姓民不聊生。
  时任国师褚遥一言断定,此子生来不详,是为祸端,应马上杀之以祭天地。
  其母妃拼死救他,于生产次日以自戕换得他一线生机。
  元帝留他一命,但厌之弃之,将其打入冷宫不管不问。
  故,六皇子元辙虽为皇室血脉,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众人嫌恶,活得连宫女太监都不如,身边常年只有一个老嬷嬷跟着。
  时间久了,人们逐渐淡忘,冷宫里还住着一个小皇子。
  八年后。
  老国师应皇室邀约,作为皇子太师下山入住皇宫。
  此次出山,他将自己唯一的关门弟子也一起带下山,并且宣布自己退位之后将由他接管国师之位。
  而这位关门弟子今年年仅12岁。
  国师在安国地位甚高,连元帝也对其礼让三分,据传,国师的小弟子祝时宴乃是国师一脉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天才,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通,推演算卦之术无一不精,气质清冷,容貌出众,小小年纪已有风华绝代之姿。
  元帝对其极为看重,不仅赐他一座单独的宫殿,对他的待遇奖赏也与皇子无异。
  一时风头无两。
  祝时晏面前的积雪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海平侯的皂角靴出现在他视野内。
  “晏儿啊。”
  “还跪着做什么?”海平侯闻言捋了捋胡须,从堂下踱步到祝时晏跟前,将自己这个相处了十七年的孩子拉了起来。
  他竟没注意过,不知什么时候祝时晏变的这么瘦弱,他拍了拍青年单薄的肩,像个慈父般给他拢了拢大氅:“你哥哥这件事错不在你,但是毕竟也是因为你的生母自私,才导致你哥哥在外流落十几年,你母亲生气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