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大成一时不查,没有反应过来,老爷子话题转化之快,回过神来才紧着点头。
  “会做饭就好,你要是过意不去,就帮我把那半个猪头卤了,就算你谢我了!”
  赵木匠老伴前些年就过世了,唯一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常年在外面干活。赵木匠上了年纪还是愿意回到生养他的地方,儿子也拗不过,只有随了老爹的愿,平时活儿不忙才能回来。
  偏偏赵木匠厨艺不佳,平日里没少麻烦左邻右舍,但因着赵木匠人好,谁家有个桌椅板凳坏了,都帮着修,也不要钱,大家伙也都愿意帮忙。
  实在馋的不行,老爷子也不委屈自己,拿上银子就去镇子上下馆子,今天买了半个猪头正想着一会拜托隔壁赵婶给料理一下,就去遇见了现成的“壮丁”。老爷子也不客气,把李大成领到灶房,就回屋歇着去了。
  李大成站在灶房里才回过神,暗笑老爷子真是像个小孩心性,也怪不得人都说老小孩。
  李大成四处看了看,调料很齐全,许多价格不便宜的香料都有,也看出老爷子是个好吃的。只是这卤制猪头和寻常的做饭还不同,卤制猪头步骤要更麻烦,要是卤不好不仅香味全无,还又腥又腻。
  既然材料齐全,李大成很快就着手料理起来,他上辈子就是个厨子,后来依靠着好手艺还开了饭店,卤汁肉菜更是不在话下。
  他动作麻利的将半个猪头清洗干净,刮去多余的杂质和残余的猪毛,又清洗了两遍后,为了卤制更加入味,将半个猪头一分为二,浸泡在清水中备用。
  这个时间准备其他辅料,葱包好切成段,野山姜切片,同桂皮、香叶、草果、小茴香等放置在一个空碗内,起锅烧油将所有辅料放入锅中炸出香味,连油带料一起倒入刚才的空碗中。
  李大成又将浸泡好的猪头,放入冷水中焯过水后,再次清洗干净放在一边控水,才起锅烧油放入黄糖小火慢炒,待炒至琥珀色利落的将两半猪头倒入锅内翻炒,一时间烟尘滚滚,惊的屋里休息的赵木匠赶忙来到灶房。
  “你是不是真会做饭啊,我看你这架势像要把我房子点了!”
  李大成一边网锅里加入热水一边笑着答话:“赵叔,您放心吧,我的手艺跟您的手艺不相上下,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赵木匠将信将疑的出了灶房,也不进屋了,就坐在院里,剖有“监工”的样子。
  李大成笑笑将刚才炸好的料油倒入锅内,又放入少许的酱油,才盖好锅盖,又往灶下添了根粗些的柴火,才出了灶房,找了个板凳坐在了赵木匠旁边。
  赵木匠见人坐下了,不解的发问:“你怎么出来了,不用在屋里看着?”
  “卤制需时,且得一会儿呢,要不然不入味。”李大成见老爷子用小刀劈着竹篾,也捡起一旁的竹条,动作熟练的劈成一根根竹篾。
  灶房里渐渐穿出香味,赵木匠见他手底下利落,一看就是做惯了活的,心里忍不住感慨,挺好的孩子,没遇见好人家!
  李大成身边的竹篾堆了一捆,才起身去了灶房,锅盖一掀开,香气四溢,色泽诱人,见火候差不多了李大成放了盐,盖上盖在闷一会,将灶底的火扯了,收拾利落。一转身就见,赵木匠站在灶房门口,一脸满足,显然是被香味吸引过来的。
  赵木匠见李大成笑着看着自己,也不见外,说道:“你这手艺还真和我的手艺不分上下!”
  李大成谢绝了赵木匠留他一起吃饭的好意,想着趁天还没黑,去村西头徐家看看,小吃车都打好了,他也该出摊了。
  赵木匠也没挽留,扔给他两个刚刚编好的竹筐,给他指了位置,就端着一盆卤猪头兴冲冲地进了屋。
  李大成笑着摇摇头,拉上刚打好的小吃车的车架,就奔着村西头走。有了轮子拉起来果然一点都不费力,走着走着又想起了沈桥,不知道他是不是也会过去,犹豫着如果再见面要不要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他,又怕吓着那样胆小的双儿,一时又犯了难!
  第018章 为他出头
  徐家的位置并不难找,在村西头的高台上,只有一户人家。许是为了养猪,怕味道大,特意避开了村子里的其他人,独一户将房子建在偏僻处。
  李大成过去的时候,想是猪肉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并没有赵木匠说的人头攒动,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他将车架放在底下,拉着上架上坡不便,心里想着先少买几斤肉做成烤肠拿到镇上卖卖试试,卖的好的话再多做。
  还没等他走到近前就听见一阵嘈杂声,李大成紧走了两步,见几个人围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咒骂个不停。
  被围着的人身量单薄,丝毫不敢反抗,蜷缩着身子,想要将自己藏起来,李大成心里一紧,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上前。
  如小兔子般柔弱的人儿,已经摇摇欲坠,仿佛陷入了波涛汹涌的漩涡,苍白如纸的脸上,挂满了泪水,不用看李大成也知道那双好看的眸子里盛满了怎样剧烈的悲怯与无助。
  李大成活了两世了,从没有过这般强烈的情绪,他的胸膛里好像有一团燃烧的烈火,所有的心疼都化作了愤怒的火焰,随时会喷涌而出,点燃周围的一切。
  沈桥的耳边全是不堪入耳的谩骂声,他想要逃走却找不到出路,他只有站在原地抱紧自己,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等这些人骂完了就好了。经历着从小到大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场景,他除了告诉自己忍一忍,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