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何晓爱整理着用炭笔画的眉毛,又梳理了一下头发,才哼着歌高高兴兴地出门。
  王桃枝摇头说,“咱家就数她最臭美,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就怕她在大学里见识到花花世界不学好,转头把学习落下了。”
  何瑞雪却不赞同,“嫂子,晓爱啊正是爱漂亮的时候,但也能分清楚轻重。
  你瞧她高考那几天,头发不梳脸也不洗,成天灰头土脸的读书,不照样坚持下来了?”
  “在你眼里,家里谁不是好孩子?”
  王桃枝望着门口的方向,突然想起既然谭家人搬走,那留下的房子就成了香饽饽。
  “诶,冬宝,你说我们要不要找谭薇把他们的屋子买下来?”
  “嫂子觉得家里住得挤吗?”
  “倒是还好,我就想着买下来给晓团嘛,往后等延诺他们长大了也有地方住。”
  谭家虽然只有一间半,但屋子宽敞,紧巴一些都能隔出两间来。
  何瑞雪摇头,“就买一两间有什么意思,将来还要和别人住一起,吵吵闹闹的不安生,我看如今的形势越来越宽松,房管所那边的好房子不少,要买就买一整个大院子。
  嫂子,我给你交个底,衍序手里可有不少房产呢,到时候低价转给你一间。”
  当然,这话只是托词,未来的房地产事业蓬勃发展,以大哥家的存款想买一两套房甚至一栋楼都不难。
  她是想拉着家里人在京城多买几间门面和院子,往后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能坐吃山空好久。
  “都住了这么多年,要搬走我还舍不得。”
  赵梅丫比她看得清楚,“谭家的屋子可有不少人盯着呢,你去买当心得罪人。”
  这几年政策宽松,各家各户的日子都比较好过,孩子没少生,钱也没少攒,结果就是房子越住越挤。
  大院里的许家、李家哪个是缺钱的?
  只是没找到合适的住处,谭薇还没搬走,她的屋子估计早早就被两家给看中了。
  “也是,孟玉琴上次还跟我说,他们家转个身都能踩到人,吃饭时都能碰到别人的胳膊肘。”
  三两句话的功夫,王桃枝打消了念头。
  要是她贸然把屋子买走,往后许家不得天天骂她一顿?
  谭薇在搬走前一天请院子里的人去国营饭店吃饭,感谢他们这些年的照顾。
  她家里不少搬不走又不值多少钱的家当被留下来放进杂物间,谁家有需要都能去拿,就算用不着,劈成柴烧也行。
  怎么会用不到呢?谭薇手里有钱,买的都是全新的好家具。
  连搪瓷盆和热水瓶都没带走,院子里的人家捡到不少好物件,交口称赞她大方敞亮。
  有不少人打听她的新房在哪,吵着要去帮她暖房,谭薇全程笑而不语,知情的几人随口帮她打岔过去。
  谭家一搬走,孟玉琴没等过夜,立刻把三个孩子的东西搬进去。
  毕竟老李氏不是个讲道理的,就算房子已经过户,她也能干出挂上自家锁头霸占屋子的事。
  不得不说,孟玉琴对她还挺了解,见到许家的动作如此迅速,李老太太站在水槽边上骂骂咧咧好一会才回家。
  在饭桌上不停数落李有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把要到手的屋子让给了别家。
  李家人把她的话只当耳边风,筷子都没停,李多粮轻声反驳,“孟婶和谭婶的关系向来亲近点,人家肯定卖给她啊。”
  话刚出口,李老太太立刻把他当成出气口,劈头盖脸地说,“咱家出的钱多,什么买不到?”
  “那丫头就等着你加价呢,情分在钱面前算啥,你是一根肠子通到底,就知道吃!”
  李多粮被骂得一愣,下意识扭头寻求媳妇的安慰,孟倩却浮现出爱莫能助的神色,低头继续吃饭。
  李多粮:……
  早知道奶奶是什么德性,他就多余开这个口。
  牛立业躺在床上,摸着咕咕叫的肚皮,望向隔壁屋子面露狰狞,眼里也添了一丝愤恨。
  听到李家的争吵内容,又想到谭家卖房的价格。
  他眼珠一转,打算给大哥来个狠的,看他还能不能继续得意。
  别怪他做事不讲究,这都是他们欠他的。
  他爸留下来的家产,怎么能给这对不讲人伦的玩意霸占呢?
  第354章 何晓友归来
  这天,何瑞雪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包裹,是一个半米长的箱子,由几名令行禁止的退伍军人亲自护送过来。
  里面的东西还挺沉,要两个男人才能抬起。
  打开,映入眼帘的是码放整齐的书,看上去都有些年头。
  纸张枯黄,封面破损,用来装订书的线被腐朽得差不多,全是正儿八经的古籍。
  书虽然破旧,上面的字迹却保存得十分完整,清晰可见。
  最上方放着一封信,她一目十行地看完,总算明白是谁给她的。
  方宏文,那位几乎被她遗忘的前大户方家小少爷,他在西北过得似乎不错,与爸妈团聚后,每天出去铺草方格种沙棘,去农场种耐旱的粮食。
  信中还说他们家喂养了一只骆驼,总能带他找到仙人掌的果实,滋味可好了。
  虽然报喜不报忧,但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他经历的艰辛劳苦,幸而他们一家都齐齐整整地活下来。
  如今上面给他们家平反,方家的祖宅和部分产业得到归还,他们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动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