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而且,雍亲王对四福晋特别好,从未再次纳过妾,府里一直都只有三个人。
  两个皇孙,也长大了,入了尚书房读书,耳聪目明,文武双全。
  今日胤禛刚赈灾回来,给康熙复命后,便迫不及待地回了府见宜修。
  胤禛:" 修儿,我回来了。"
  宜修:" 四爷~"
  两人欢喜地牵着手进了寝殿。
  胤禛:" 想你...."
  宜修拦住了胤禛作怪的手,笑道
  宜修:" 四爷,还没到晚上呢..别急呀...."
  胤禛:" 不行,我怕我明天又被皇阿玛派出去,先来一次。"
  第33章 甄嬛传风韵正相宜(19)
  雍亲王府正殿的寝殿门再次紧闭,二人欢快了一把,完事后,胤禛大汗淋漓地伏在宜修耳边,笑道
  胤禛:" 我和皇阿玛谁更厉害。"
  宜修:" ....."
  宜修:" 你皇阿玛老了,当然是你更厉害呀~"
  康熙如今四十多了,靠的都是经验,常年习武倒也老得慢,而胤禛刚满三十,体力正是极好的时候,只能说各有千秋。
  但宜修肯定不能说,在身谁身下说谁厉害就对了。
  胤禛听完果然很高兴,风风火火又嚷了一次。
  ……
  午后用膳,胤禛潜退众人,神色认真的说道
  胤禛:" 修儿,我准备谋反了。"
  宜修手里的勺子突然就砸在了桌上。
  她不知道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等胤禛登基,这一切就都要了结了。
  宜修:" 四爷,这事儿太大了,您有几成把握?"
  胤禛自得满满
  胤禛:" 八成。"
  康熙的贴身太监,宗人府,九门提督以及六部,都有胤禛的人,胤禛谋反,现在只需要一个好时机。
  九月九泰山封禅大典,便是好日子。
  宜修温柔地笑了,这概率这么高,看来是一定能顺利成功的。
  宜修:" 那妾身就在府里等着四爷派人来迎接。"
  胤禛握住宜修的手,笑道
  胤禛:" 到时候,你便是尊贵的皇后娘娘,谁也欺负不了你了。"
  宜修:" 四爷~"
  宜修温柔地笑着,顺着胤禛的手躺入了胤禛的怀里。
  胤禛紧紧地拥着宜修,终于,终于,宜修终于就要只属于他一个人了。
  ……
  九月九重阳节,康熙奔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整个现场,礼乐合一,威严肃穆,无一人不低头,真心叩拜。
  胤禛站在众皇子之首,和康熙一起举起酒杯,祭天祭地。
  “啪嗒——”
  胤禛的酒杯落了。
  “以酒杯下落为信号,在场着,除了皇上与皇子,杀无赦——”
  这是他一刻钟前对士兵们说的话。
  康熙本想回头斥责胤禛,却发现四面八方袭来许多骑军。
  他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来人呐,护驾!——”
  康熙最忠诚的手下们以命相守,可却抵不过胤禛的攘攘大军。
  最终,胤禛拿过将领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宝剑,抵在了康熙的喉咙上
  胤禛:" 爱新觉罗·玄烨,你输了。"
  康熙从头到尾都站着没动,神色里,满是后悔。
  他那天,就不该看宜修那一眼。若不是那一眼,他们的父子关系也不会这样。
  康熙:" 你我何必如此。"
  胤禛愤恨地说道
  胤禛:" 辱妻之恨,怎能何必如此?"
  胤禛:" 皇阿玛,您老了,签了这退位诏书吧。"
  年羹尧在一旁将早就写好的退位诏书摆在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神色淡淡,拿起笔很快就签好了。
  胤禛得意地笑了
  胤禛:" 朕,给太上皇请安了。"
  ……
  宜修坐在雍亲王府的大门口,等待胤禛的消息。
  终于,门口来了人。
  隆科多笑意满满地跪了下来
  万能角色:" 隆科多:臣等恭迎皇后娘娘回宫!"
  宜修满意地笑了,起身,将隆科多扶起来,笑道
  宜修:" 好,带本宫去吧。"
  第34章 甄嬛传风韵正相宜(完)
  九月初十,登基大典。
  胤禛在文武百官的叩拜下,一步一步地走向龙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科多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袭一等公,首吏部尚书并监管理藩院。川陕总督年羹尧授二等公,凡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具照年大将军办理,钦此——”
  大臣:谢主隆恩——
  “册封弘晖为太子,和硕格格永宁为固伦永宁公主。”
  “册封王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位居坤宁宫,妾室齐氏和宋氏,为国祈福,出使甘露寺,未成不得回宫。”
  此言一出,众人又有些惊讶,皇上竟然为了皇后娘娘遣散后宫?
  不过,皇上后宫本来就没多少人。
  只是,以后那些想靠女儿得宠升官发财的人梦想破灭喽。
  ……
  登基大典结束,胤禛回到了养心殿。
  宜修这时候走了进来,娇俏地行了个礼,看得胤禛如沐春风
  宜修:"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胤禛前去牵着宜修的手来到了座椅上,笑道
  胤禛:" 修儿,这皇后做的可还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