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温念姝笑了下,“妈妈,我想好了,我答应下乡。”
  听到她的话温家父母心中可算松了口气,温爸爸安抚道,“别担心,你先去乡下避避风头,我们明年保准将你接回来,你下乡地方是吉省,那里生活富足,我之前的兵又好几个都在那边军区,到时候会去看你,你有什么事情只管和他说。”
  温念姝点头,“我知道了爸爸妈妈。”说完见对面二人还一直注视着自己,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那爸爸妈妈可得多给我准备些钱票。”
  “好肯定多准备。”
  ……
  因为出发时间是后天,第二天一早温妈妈便托人请了假,带着温念姝四处买东西,水壶水盆,毛巾枕巾,各种下乡用得到的东西都买了个遍,回来就开始帮着收拾行李,压缩再压缩,最后还是两个大包袱,温爸爸甚至给她准备了一套课本,特地嘱咐她要好好学习。
  温念姝点头,因为是第二天一早的火车,她怕误了火车,晚上睡得也不踏实,火车站里有不少去下乡,有人哭有人笑,而温念姝却始终木着一张脸,因为她睡得晚,眼下脑子全是浆糊,只是再看到温妈妈泛红的眼眶,她也没忍住掉了几滴眼泪,然后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火车。
  她在火车里艰难行进,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连忙坐下,把行李放好,便从身上的背包里拿了两个肉包子出来,这是温妈妈一早就起来包的,温念姝早起没胃口就没吃,温妈妈就给她装了十几个。
  眼下是九月底,东西能放住,而且得坐四十多小时的火车,路上就能把这些包子都吃了。
  她一边吃着包子,一边放空大脑计算着大概什么时候到地方,不知不觉她就连吃了五个包子,眼下手里拿着的是第六个。
  在她吃包子的功夫,这一小节车厢也陆续坐满了,大家的目光大多都落在温念姝身上,有的是因为这姑娘实在太好看了,只一眼就让人移不开视线,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她可太能吃了……
  有少年实在忍不住,上前主动打招呼,“同志你好,我叫林海,是去黑省的知青,不知道你去哪,说不准咱们还能去一个地呢。”
  温念姝回神,摇了摇头,“我要去吉省。”
  少年面露可惜,“吉省啊,没事那也挺近的。”
  有了第一个,之后陆陆续续有人找温念姝搭话,温念姝开始有些无聊,自然来者不拒,但说得多了也有点烦了,态度也冷淡了下来,佯装疲惫,大家也慢慢不再找她说话。
  温念姝松了一口气,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她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回,旁边一个编了两枝麻花辫得姑娘便站起来,直愣愣地看着她,“你笑什么?”
  温念姝,“???”眼下这时候笑也不行?这个年代这么苛刻吗?
  见她不回答,女孩又走近了些,神情更严肃了,“你在笑什么?”
  周围的人也察觉到这边的异样,但车厢内一直有人说话,大家没听到这边说了什么,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温念姝身上。
  温念姝被这么多人看着,想了想道,“我为什么笑?因为开心,因为即将到吉省,响应国家政策,为国家做出贡献,我高兴,自然要笑。”
  “说得好!”也不知谁先起头鼓个掌,车厢内都是掌声,麻花辫女孩还想说什么,只是见有掌声,这才没再说话,只是目光一直看着温念姝。
  这姑娘的性子温念姝不太喜欢,生怕自己说的哪句话被她挑出毛病来,在车上便不和她对上视线,尽量少接触,好在二人去的不是同一个地方,女孩前一天晚上下了火车,而温念姝则是第二天一早下的火车。
  出了火车站温念姝问了下车站的工作人员,这才坐上了去往公社的客车,到了公社先去里面报个到,而后便有人带着他们去找所在大队来接她们的人。
  她到时已经有两个女知青在了,大家都是女孩子相互打了招呼,其中长着娃娃脸笑起来很甜的姑娘叫郑桃,另一个个子高挑长相偏冷的叫于姚。
  她们等了一会陆续又来了三个男知青,这三人中,长得黑一点的叫卫国,矮一点的叫爱国,还有一个看着普通的叫兴国,且三人都姓郭,光听名字像一家人似的,但其实并不是,只是这个时候起名的特色。
  人到齐了,驾着马车来的顾老大也招呼她们上车准备走了,板车不算大,但她们人也少,六个人,抱着各自行李挤一挤都坐下了。
  马车走的不快,一路上晃晃悠悠,过了晌午她们才到村子里,知青点在村口的位置,虽然没往村子里走,但在外头也能看到一些田地,地里的苞米还没有收,苞米棒长得不小,一看就是丰收的景象,想来村子里的日子好过,她们带着也能稍稍安心一点。
  温念姝将行李拿下马车,赶马车的人告诉他们明早去大队长家后就先走了。
  温念姝她们则拎着自己的行李往知青点走,推门进去,入眼的便是三间砖瓦房,据说是之前哪个有钱人家的,后来这家人都没了,房子的使用权在队里,因为屋子大,还靠近村口所以就用来做知青的住处。
  走进院子里,左手边是个厕所,右手边屋子是厨房,院子中间靠右有一口水井,后头看着还有屋子,不过看得不太清,屋子里也有人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