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家如往常一般分列站好,等待皇帝上朝。
萧宏和萧鸣两个皇子站在百官之中,时不时偷眼看高处的御座。
一身锦袍的小太监梁小顺捧着金黄色圣旨走来,百官疑惑,频频对眼,皇宫昨夜解围,皇上今天不来上朝吗?
梁小顺用尖细的公鸭嗓道:“圣旨在此,诸位大臣,请稍安勿躁。”
他说完这句话,百官交头接耳声骤停,大家的目光落在那卷圣旨上。
梁小顺展开圣旨,尖细悠长的声音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业,君临天下甫及逾年……”
这声音传遍皇城内外,众位臣子听见诏书内容渐渐跪倒在地。
天光渐渐亮起,洛京城郊,白雪漫漫的荒山脚下,一辆青帷马车停在路边,后面跟着一小队人马。
有三个人站在山脚缓坡下,望着这座山。
萧翀乾一身明黄,梁闻喜弓背站在他侧后方,另一边是身着铠甲的燕归。
这座山是皇陵,历朝历代皇帝都葬身于此,不远处就是萧翀乾的陵寝,一群灰衣陵夫正在拉拽石头制成的厚重陵墓大门,一扇大门足有两千千斤重,他们要把绳子套在门上打开。
七年之前,这座陵寝打开过一次,萧翀乾将去世的贵妃阮宁芙送入其中,他让人封上了陵墓,等他百年之后再由后人重新打开陵墓,将他的尸身放进去。
随着陵夫用力,一道一道石头制成的陵门訇然打开,脚下的大地微微颤动。
梁闻喜的背愈发弓了,他的头低下去,牙齿打颤,说不清是冻的还是怕的。
昨夜永寿公主离开定坤宫,皇上在定坤宫转了一圈,没去问仙殿,而是来到了帝陵,让人将帝陵打开。
日光渐渐灿烂起来,照亮了萧翀乾鬓角的白发,熠熠流光中,他大部分头发变白了,一些本就苍白色的发丝呈现出枯败的灰黄色,他抬头看了一眼天光,觉得十分之美。
“到早朝的时辰了吧?”
梁闻喜躬身答道:“已经有一会儿了。”
萧翀乾笑了笑,说道:“燕归。”
燕归行了一礼,道:“臣在。”
“你以后要好好保护永寿,不要让人欺负她。”
“臣遵旨。”
守陵大臣傅光远远走上前来,行了一礼,说道:“陛下,通往主墓室的墓门已尽数打开。”
萧翀乾说:“好。”
他举步朝洞开的黑黝黝墓穴走去,冬日风雪凛冽,吹动他的衣袍。
燕归、傅光、梁闻喜、不远处的兵卒、陵人尽数跪下,说道:“请陛下三思。”
萧翀乾说:“都平身吧。”
他继续向前走,迈过了第一道墓门,金黄色的背影有些模糊了,他走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背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中。
过了一会儿,墓门由里到外一道道合拢,大地又开始颤抖。
在这一天,萧翀乾亲手写就遗诏传位于公主永寿。
自此帝女永寿承天子位,龙袍换粉装,冕旒替钗环,君临天下。
与萧澜谋反的一概人等彻查,包括齐璟在内的一干主谋被判斩首,中间牵涉到萧重云当年谋反的余党,也一应处死。
燕归为大将军,留任洛京。
一年后,王韶音以才干被提拔为礼部尚书,两年后任丞相。
新帝登基第二年,开恩科,广选良材,一甲当中有一个叫文英的年轻人,是旧年重元谋反案被牵涉,近年被昭雪的犯官家眷。
察举制从此废除。
……
从此大昭晒海水为盐、大造钢铁、制水泥、广修路、造种种玻璃器物远销海外……
建立工厂,使得妇女与老弱均有所养
建立海军,谴太监远行海外以求良种
派出兵出海,收倭岛,得银山数座,臣民百姓皆欢喜不已
-
万事皆好,最近雾隐阁也倒闭了,臣民所忧只有一事,国君永寿无皇后,亦无子女。
前两年,陛下为先帝事伤怀,丞相王韶音常常哄陛下开心,并多次留宿皇宫,百官多上书参其媚上。
大将军燕归捉野狐一双、仙鹤数只、波斯舞女数人,赠陛下,陛下对其笑,众官参其媚上。
京兆尹崔文英清姿丽质、寡言少语,有人言曾见他为陛下打扇,众官参其媚上。
另多有少年才俊,淡妆浓抹、姿态妖娆,行走与前朝后宫,众官恐国君遭惑。
……
但一年一年过去了,百官渐渐发觉这些人都没能媚上成功,陛下后宫空虚,昔年留宫的宫妃与宫女许多都放归了,百官深恨这些媚上的人无用。
没有人知道,檀华为萧翀乾守了三年的孝,不管血缘如何,对她而言萧翀乾就是她的父亲。
当年萧恒的尸身终究没有运来洛京,运送棺椁的人听见萧澜死后放下棺椁逃走了,檀华派人找过去的时候只是一具空棺。
她又派了许多人搜寻萧恒的下落,一直没有找到。
-
登基第五年,檀华离开洛京,带着亲信微服出巡。
经过一座州县,听说附近有一家人种的稻子产量是别人家的二倍之多,檀华带人去庄子里看。
看过稻子,她在附近看到了一个年轻男子,对方生了和萧恒一样的面容。
萧宏和萧鸣两个皇子站在百官之中,时不时偷眼看高处的御座。
一身锦袍的小太监梁小顺捧着金黄色圣旨走来,百官疑惑,频频对眼,皇宫昨夜解围,皇上今天不来上朝吗?
梁小顺用尖细的公鸭嗓道:“圣旨在此,诸位大臣,请稍安勿躁。”
他说完这句话,百官交头接耳声骤停,大家的目光落在那卷圣旨上。
梁小顺展开圣旨,尖细悠长的声音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业,君临天下甫及逾年……”
这声音传遍皇城内外,众位臣子听见诏书内容渐渐跪倒在地。
天光渐渐亮起,洛京城郊,白雪漫漫的荒山脚下,一辆青帷马车停在路边,后面跟着一小队人马。
有三个人站在山脚缓坡下,望着这座山。
萧翀乾一身明黄,梁闻喜弓背站在他侧后方,另一边是身着铠甲的燕归。
这座山是皇陵,历朝历代皇帝都葬身于此,不远处就是萧翀乾的陵寝,一群灰衣陵夫正在拉拽石头制成的厚重陵墓大门,一扇大门足有两千千斤重,他们要把绳子套在门上打开。
七年之前,这座陵寝打开过一次,萧翀乾将去世的贵妃阮宁芙送入其中,他让人封上了陵墓,等他百年之后再由后人重新打开陵墓,将他的尸身放进去。
随着陵夫用力,一道一道石头制成的陵门訇然打开,脚下的大地微微颤动。
梁闻喜的背愈发弓了,他的头低下去,牙齿打颤,说不清是冻的还是怕的。
昨夜永寿公主离开定坤宫,皇上在定坤宫转了一圈,没去问仙殿,而是来到了帝陵,让人将帝陵打开。
日光渐渐灿烂起来,照亮了萧翀乾鬓角的白发,熠熠流光中,他大部分头发变白了,一些本就苍白色的发丝呈现出枯败的灰黄色,他抬头看了一眼天光,觉得十分之美。
“到早朝的时辰了吧?”
梁闻喜躬身答道:“已经有一会儿了。”
萧翀乾笑了笑,说道:“燕归。”
燕归行了一礼,道:“臣在。”
“你以后要好好保护永寿,不要让人欺负她。”
“臣遵旨。”
守陵大臣傅光远远走上前来,行了一礼,说道:“陛下,通往主墓室的墓门已尽数打开。”
萧翀乾说:“好。”
他举步朝洞开的黑黝黝墓穴走去,冬日风雪凛冽,吹动他的衣袍。
燕归、傅光、梁闻喜、不远处的兵卒、陵人尽数跪下,说道:“请陛下三思。”
萧翀乾说:“都平身吧。”
他继续向前走,迈过了第一道墓门,金黄色的背影有些模糊了,他走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背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中。
过了一会儿,墓门由里到外一道道合拢,大地又开始颤抖。
在这一天,萧翀乾亲手写就遗诏传位于公主永寿。
自此帝女永寿承天子位,龙袍换粉装,冕旒替钗环,君临天下。
与萧澜谋反的一概人等彻查,包括齐璟在内的一干主谋被判斩首,中间牵涉到萧重云当年谋反的余党,也一应处死。
燕归为大将军,留任洛京。
一年后,王韶音以才干被提拔为礼部尚书,两年后任丞相。
新帝登基第二年,开恩科,广选良材,一甲当中有一个叫文英的年轻人,是旧年重元谋反案被牵涉,近年被昭雪的犯官家眷。
察举制从此废除。
……
从此大昭晒海水为盐、大造钢铁、制水泥、广修路、造种种玻璃器物远销海外……
建立工厂,使得妇女与老弱均有所养
建立海军,谴太监远行海外以求良种
派出兵出海,收倭岛,得银山数座,臣民百姓皆欢喜不已
-
万事皆好,最近雾隐阁也倒闭了,臣民所忧只有一事,国君永寿无皇后,亦无子女。
前两年,陛下为先帝事伤怀,丞相王韶音常常哄陛下开心,并多次留宿皇宫,百官多上书参其媚上。
大将军燕归捉野狐一双、仙鹤数只、波斯舞女数人,赠陛下,陛下对其笑,众官参其媚上。
京兆尹崔文英清姿丽质、寡言少语,有人言曾见他为陛下打扇,众官参其媚上。
另多有少年才俊,淡妆浓抹、姿态妖娆,行走与前朝后宫,众官恐国君遭惑。
……
但一年一年过去了,百官渐渐发觉这些人都没能媚上成功,陛下后宫空虚,昔年留宫的宫妃与宫女许多都放归了,百官深恨这些媚上的人无用。
没有人知道,檀华为萧翀乾守了三年的孝,不管血缘如何,对她而言萧翀乾就是她的父亲。
当年萧恒的尸身终究没有运来洛京,运送棺椁的人听见萧澜死后放下棺椁逃走了,檀华派人找过去的时候只是一具空棺。
她又派了许多人搜寻萧恒的下落,一直没有找到。
-
登基第五年,檀华离开洛京,带着亲信微服出巡。
经过一座州县,听说附近有一家人种的稻子产量是别人家的二倍之多,檀华带人去庄子里看。
看过稻子,她在附近看到了一个年轻男子,对方生了和萧恒一样的面容。